四唑啉酮化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6651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0 14:33
一种由式(1)表示的四唑啉酮化合物对于有害生物具有优异防治活性:其中E表示5-元芳族杂环基如吡唑基、噻唑基或咪唑基;R4和R5表示氢原子;R6表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R7、R8和R9表示氢原子;R10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Y表示氧原子;并且Q表示氧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四唑啉酮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已经广泛开发了多种化学品以防治有害生物并且提供到实践使用中,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化学品可能不发挥足够的活性。同时,作为具有四唑啉酮环的化合物,已知有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参见WO96/36229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对于有害生物具有优异防治活性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进行广泛的研究以找到对于有害生物具有优异防治活性的化合物,并且发现由以下式(1)表示的四唑啉酮化合物对于有害生物具有优异的防治活性,由此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1]至[4]。[1]一种由式(1)表示的四唑啉酮化合物:其中E表示选自P2组的5-元芳族杂环基;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R4和R5可以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烃环;R6表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硫基、硝基、氰基、羟基、硫烷基、五氟硫烷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具有5-14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亚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羰基、羧基或甲酰基;R7、R8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硫基、硝基、氰基、羟基、硫烷基、五氟硫烷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具有5-14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亚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羰基、羧基或甲酰基;R10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Y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Q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12基团;R12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P2组为由以下结构式组成的组:其中符号#表示对于Q的结合部位;R0、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羧基或氰基;R1表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6-16个碳原子的芳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7-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金刚烷基或氢原子,其中,当所述具有6-16个碳原子的芳基、所述具有7-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所述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所述金刚烷基具有两个以上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时,所述原子或基团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R11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炔基或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R13表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6-16个碳原子的芳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7-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或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金刚烷基,其中,当存在两个以上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时,所述原子或基团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P1组为由以下结构式组成的组:卤素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硫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式(1)表示的四唑啉酮化合物:其中E表示选自P2组的5‑元芳族杂环基;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R4和R5可以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烃环;R6表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硫基、硝基、氰基、羟基、硫烷基、五氟硫烷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具有5‑14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亚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羰基、羧基或甲酰基;R7、R8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硫基、硝基、氰基、羟基、硫烷基、五氟硫烷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具有5‑14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亚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羰基、羧基或甲酰基;R10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Y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Q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12基团;R12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P2组为由以下结构式组成的组:其中符号#表示对于Q的结合部位;R0、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羧基或氰基;R1表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6‑16个碳原子的芳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7‑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金刚烷基或氢原子,其中,当所述具有6‑16个碳原子的芳基、所述具有7‑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所述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所述金刚烷基具有两个以上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时,所述原子或基团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R11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7 JP 2013-2160761.一种由式(1)表示的四唑啉酮化合物:
其中
E表示选自P2组的5-元芳族杂环基;
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R4和R5可以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
烃环;
R6表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
的卤代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
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氧基、
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硫基、硝基、
氰基、羟基、硫烷基、五氟硫烷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12
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
卤代炔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
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
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氧
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硫基、
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硫基、具有2-12
个碳原子的卤代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
原子的卤代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氧基、具有2-12个
碳原子的烷基羰基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具有3-12个
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具有5-14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基、

\t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磺酰基、
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亚磺
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
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
氨基羰基、羧基或甲酰基;
R7、R8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
卤素原子、具有1-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1-12
个碳原子的卤代烷氧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1-12个碳原
子的卤代烷硫基、硝基、氰基、羟基、硫烷基、五氟硫烷基、具有2-12
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
炔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氧基、
具有3-12个碳原子的卤代环烷基氧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硫基、
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炔基氧基、具有2-12
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氧基、具有2-12
个碳原子的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
卤代烯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炔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
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羰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
羰基氧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硫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烷
氧基羰基、具有3-12个碳原子的三烷基甲硅烷基、具有5-14个碳原子的
三烷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
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磺酰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具有1-12
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亚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
基磺酰基、任选地具有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任选地具有包含
1-1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羰基、羧基或甲酰基;
R10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
Y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Q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12基团;
R12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
代烷基:
P2组为由以下结构式组成的组:
其中符号#表示对于Q的结合部位;
R0、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

\t的烷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
2-6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
卤代炔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羧基或氰基;
R1表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6-16个
碳原子的芳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7-18
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
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
的金刚烷基或氢原子,其中,当所述具有6-16个碳原子的芳基、所述具有
7-18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所述具有3-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和所述金刚烷
基具有两个以上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时,所述原子或基团彼此可以相同
或不同;
R11表示氢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卤
代烷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烯基、具有
2-6个碳原子的炔基或具有2-6个碳原子的卤代炔基;
R13表示任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P1组的原子或基团的具有6-16
个碳原子的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森贞幸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