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氧化镍纳米线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974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氧化镍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Ni(NO↓[3])↓[2]·6H↓[2]O、H↓[4]N↓[2]·H↓[2]O、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为原料,并按如下步骤进行: a.在室温下,先将Ni(NO↓[3])↓[2]·6H↓[2]O溶解在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与蒸馏水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制成0.0125~0.05M硝酸镍溶液,继续搅拌,然后将H↓[4]N↓[2]·H↓[2]O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制得镍溶胶; b.将多孔氧化铝膜浸入到镍溶胶中,在压力为1.25~1.3MPa情况下加压3~5小时; c.将经步骤b处理过的多孔氧化铝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500~700℃、惰性气氛下常压焙烧3-5小时,即得到氧化镍纳米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镍纳米线的合成工艺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六水硝酸镍(Ni(NO3)2·6H2O)、水合联氨(H4N2·H2O)、无水乙醇(C2H5OH)和蒸馏水为原料,并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室温下,先将Ni(NO3)2·6H2O溶解在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与蒸馏水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制成0.0125~0.05M硝酸镍溶液,继续搅拌,然后将H4N2·H2O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制得镍溶胶;b.将多孔氧化铝膜浸入到镍溶胶中,在压力为1.25~1.3MPa情况下加压3~5小时;c.将经步骤b处理过的多孔氧化铝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500~700℃、惰性气氛下常压焙烧3-5小时,即得到氧化镍纳米线。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中所用的材料易得,其工艺过程简便,可合成出直径50~300纳米,长度大于10微米的氧化镍纳米线。图2a、2b为实施例1的氧化镍纳米线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氧化铝膜板上的氧化铝后得到)。图3a、3b为实施例2的氧化镍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氧化铝膜板上的部分氧化铝后得到)。图4a、4b为实施例3的氧化镍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氧化铝膜板上的部分氧化铝后得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加以说明,以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在室温下,以六水硝酸镍(Ni(NO3)2·6H2O)、水合联氨(H4N2·H2O)、无水乙醇(C2H5OH)和蒸馏水为原料,将1.454克六水硝酸镍(Ni(NO3)2·6H2O)先溶液在50毫升蒸馏水中,再向此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不停地搅拌,得到0.05M硝酸镍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滴加1~2滴水合联氨(H4N2·H2O),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镍溶胶。将商用的孔径为20纳米多孔氧化铝膜浸入上述镍溶胶中,10分钟后,在反应器中加压(1.3MPa)5小时。将用上述方法处理过的多孔氧化铝膜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600℃、氩气氛中常压焙烧5小时,即得到氧化镍纳米线。由附图说明图1a或1b可见该纳米线长度大于10微米,直径约在50~300纳米之间,并由图2b可确定此物质属立方晶系的氧化镍。实施例2在室温下,以六水硝酸镍(Ni(NO3)2·6H2O)、水合联氨(H4N2·H2O)、无水乙醇(C2H5OH)和蒸馏水为原料,将0.727克六水硝酸镍(Ni(NO3)2·6H2O)先溶液在50毫升蒸馏水中,再向此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不停地搅拌,得到0.025M硝酸镍溶液,向此溶液再滴加1~2滴水合联氨(H4N2·H2O),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镍溶胶。将商用的孔径为20纳米多孔氧化铝膜浸入上述镍溶胶中,10分钟后,在反应器中加压(1.25MPa)5小时。将上述方法处理过的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500℃、氩气氛中常压焙烧5小时,即得到氧化镍纳米线(如图3所示)。实施例3在室温下,以六水硝酸镍(Ni(NO3)2·6H2O)、水合联氨(H4N2·H2O)、无水乙醇(C2H5OH)和蒸馏水为原料,将0.3635克六水硝酸镍(Ni(NO3)2·6H2O)先溶液在50毫升蒸馏水中,再向此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不停地搅拌,得到0.0125M硝酸镍溶液,向此溶液再滴加1~2滴水合联氨(H4N2·H2O),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镍溶胶。将商用的孔径为20纳米多孔氧化铝膜浸入上述镍溶胶中,10分钟后,在反应器中加压(1.3MPa)3小时。将上述方法处理过的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700℃、氩气氛中常压焙烧3小时,即得到氧化镍纳米线(如图4所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Ni(NO3)2·6H2O、H4N2·H2O、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为原料,并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室温下,先将Ni(NO3)2·6H2O溶解在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与蒸馏水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制成0.0125~0.05M硝酸镍溶液,继续搅拌,然后将H4N2·H2O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制得镍溶胶;b.将多孔氧化铝膜浸入到镍溶胶中,在压力为1.25~1.3MPa情况下加压3~5小时;c.将经步骤b处理过的多孔氧化铝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500~700℃、惰性气氛下常压焙烧3-5小时,即得到氧化镍纳米线。全文摘要,涉及一种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该方法是以六水硝酸镍、水合联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为原料,在室温下,先将六水硝酸镍溶解在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继续搅拌,然后将水合联氨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得到镍溶胶;然后将多孔氧化铝膜浸入到镍溶胶中,在压力为1.25~1.3MPa情况下加压3~5小时;将经处理过的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500~700C、惰性气氛常压下焙烧3~5小时,即得到氧化镍纳米线。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可合成出直径为50~300纳米,长度大于10微米的氧化镍纳米线,此为氧化镍新的纳米结构材料。文档编号C04B35/26GK1413946SQ0215689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曹化强, 邱显清, 梁瑜, 朱起明 申请人:清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化强邱显清梁瑜朱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