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结构件的发泡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8236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结构件的发泡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属于塑料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泡成型模具包括产品型腔、加温介子通道、冷却通道、感温元件、加温与冷却控制装置,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设有电子信号控制阀,所述加温与冷却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感温元件和电子信号控制阀相连,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能够调节所述产品型腔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发泡成型模具的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速效加温介子和冷却通道控制,实现制品表面光泽无料花、低应力、低密度、高品质微孔发泡,制得的产品表面硬度更高,材料内部发泡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成型
,涉及一种发泡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结构件的发泡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音响结构件等塑料结构件,目前是通过传统的注塑机将塑料注射到金属音响模具中成型,制品属实心没有中空结构微孔。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结构件是实心结构,密度高,比强度低,比重大,成本比高;而且吸收冲击载荷及隔音的性能一般;另外,这种通过塑料注塑成型由于是高压成型,加工过程中胀模系数大,制品易产生毛边,相对注塑机输出也需要高压力高能耗;特别对于大型的厚壁件,表面会有缩水痕,成型周期长,成本高。现有的注塑发泡成型技术,存在发泡成型时模腔深处内气体被夹在中间,难以排出,使熔融的材料不能正常流动填充满模具,引起缺料、空洞或鼓包、制品内应力高,容易翘曲变形、表面容易产生料花,没有光泽等技术问题,本申请人在第一代发泡技术中(专利申请号:201510498309.2,申请日2015.08.14),通过设置溢料控制阀及预料井,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排气阀进行发泡过程中气体释放过程中的溢料造成产品容易产生硬边、模具容易堵塞、产品容易缺料或出现空洞或鼓包等发泡不均匀的问题。但是,针对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塑料结构件的发泡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结构件的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型腔、加温介子通道、冷却通道、感温元件、加温与冷却控制装置,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设有电子信号控制阀,所述加温与冷却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感温元件和电子信号控制阀相连,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能够调节所述产品型腔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结构件的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型腔、加温介子通道、冷却通道、感温元件、加温与冷却控制装置,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设有电子信号控制阀,所述加温与冷却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感温元件和电子信号控制阀相连,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能够调节所述产品型腔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成型模具还包括感温元件管道,所述感温元件设置在所述感温元件管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内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冷却通道内设有冷却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的数量分别为多排,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和冷却通道垂直分布,在所述产品型腔方向上的投影呈网格状。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成型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内设有前模芯,所述后模内设有后模芯,所述产品型腔设置在所述前模芯和后模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介子通道、冷却通道、感温元件设置在所述前模芯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发泡成型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周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乐新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