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成型模具,其中包括:上模、下模,上模设置有上模腔,下模上设置有下模腔,上模设置有浇道,浇道连接上模腔和外壁,浇道为圆形呈漏斗状且有一定的坡度,浇道靠近上模腔的一端口比较小且位置偏下,靠近外壁的一端口比较大且位置偏上,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热防摩擦垫片,降低了模具的磨损,上模上有导向槽,侧导向槽,定位孔,下模上设置有与上模相对应的导向块,侧导向块,定位块,帮助上下模在合模时候进行定位操作,以及增加了上下模的配合度。该设备降低了模具之间的撞击磨损,提高了注塑机成型模具的配合问题,解决了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自动化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成型模具,它是一种塑料的注塑成型的模具,属于塑料的注塑成型领域,特别是用于注塑机自动加工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料成型工艺中,注塑成型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工艺,在自动化一体成型工艺不断成熟的今天,自动注塑成型机具有生产速度快,成型效率高,良品率高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人工的调整,注塑机自动加工对于模具的要求比较高,对于模具的配合程度要求更加的严苛,现阶段采用了上下模,通过机械手臂进行定位合模的方法进行注塑成型,由于机械手的机械的力比较大,因此上下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互相的撞击,会出现磨损严重的情况,维护费用高,且维护的造成的生产停机会降低生产效率,但是该方法由于上下模的配合度的调试和加工过程的磨损,加工出来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毛边,需要后序工序人工进行一定的修整,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成型模具,该设备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塑料成型的模具,实现设备功能与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了模具之间的撞击磨损,提高了注塑机成型模具的配合问题,降低了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自动化问题,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一种塑料成型模具,其中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有上模腔,下模上设置有下模腔,所述的上模设置有浇道,所述浇道连接上模腔和外壁,浇道为圆形呈漏斗状且有一定的坡度,浇道靠近上模腔的一端口比较小且位置偏下,靠近外壁的一端口比较大且位置偏上,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热防摩擦垫片。上下模在机械手的相互配合下,由于耐热防摩擦垫片存在,减少了上下模之间的撞击,降低了模具的磨损,减少了 1旲具检修的时间,提闻了生广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梯形导向槽,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导向槽可以方便的使得上模和下模进行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梯形导向块。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下模的导向块和上模的导向槽相互配合,加快上下模的定位,提升了上下模的配合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模的侧边设置有侧导向槽。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侧导向槽可以方便的使得上模和下模进行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配合挡板,且配合挡板上设置有侧导向块。采用这 种设计以后,下模的侧导向块和上模的侧导向槽相互配合,加快上下模的定位,提升了上下模的配合度,采用配合挡板可以增加下模侧导向块的刚性,降低侧导向块的损坏可能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定位块和弹簧,所述的定位块和弹簧至少为I组,优选为4组。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定位块和和弹簧可以在合模时充当定位和缓冲作用,在开模的时候有一定推力,减少上下模之间的粘合程度,降低开模的力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的数量和上模定位块的数量一致。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下模的导向块和上模的导向槽相互配合,加快上下模的定位,提升了上下模的配合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定位块为球形。采用这种设计以后,球形定位块可以在合模过程中进行旋转,增加滑动,减少定位块和下模的磨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上模散热鳍片,下模上设置有下模散热鳍片。采用这种设计以后,散热鳍片可以在注塑成型之后运用喷气枪进行降温处理,加快模具的温度回复速度,减少模具的热变形可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和下模上设有注塑机机械臂安装槽,槽内预留固定螺钉孔。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可以直接将模具固定在机械臂上,减少机械臂的夹持设备的使用,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稳定性。塑料成型磨具的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热防摩擦垫片。上下模在机械手的相互配合下,由于耐热防摩擦垫片存在,减少了上下模之间的撞击,降低了模具的磨损,减少了模具检修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上模上有导向槽,侧导向槽,定位孔,帮助上下模在合模时候进行定位操作,以及增加了上下模的配合度,下模上设置有与上模相对应的导向块,侧导向块,定位块,同样是增加了上下模的配合度。上下模上还设置有散热鳍片,增加磨具的散热性,减少模具的热变形。该设备总体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塑料成型的模具,实现设备功能与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了模具之间的撞击磨损,提高了注塑机成型模具的配合问题,解决了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自动化问题,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上模的结构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模的结构透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下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下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合模操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注塑过程工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开模操作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 一上模,2—下模,3—浇道,4一下模散热鳍片,5—注塑机机械臂安装槽,6—上模散热鳍片,7—上模腔,8—下模腔,9一固定螺钉孔,10—定位块,11 一弹簧,12—侧导向槽,13—导向块,14一导向槽,15—侧导向块,16—定位孔,17—配合挡板,17—耐热防摩擦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1:结合附图可见,一种塑料成型模具,其中包括:上模1、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设置有上模腔7,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腔8,所述的上模I设置有浇道3,所述浇道3连接上模腔7和外壁,浇道2为圆形呈漏斗状且有一定的坡度,浇道2靠近上模腔7的一端口比较小且位置偏下,靠近外壁的一端口比较大且位置偏上,所述的上模I和下模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热防摩擦垫片18。上模I和下模2在机械手的相互配合下,由于耐热防摩擦垫片18存在,减少了上模I和下模2之间的撞击,降低了模具的磨损,减少了模具检修的时间,提闻了生广的效率。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模I上设置有梯形导向槽14,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导向槽14可以方便的使得上模I和下模2进行配合。其余结构特点和优点与实施例I完全相同。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下模2上设置有梯形导向块13。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下模2的导向块13和上模I的导向槽14相互配合,加快上模I和下模2的定位,提升了上模I和下模2的配合度。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模I的侧边设置有侧导向槽12。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侧导向槽12可以方便的使得上模I和下模2进行配合。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I完全相同。实施例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下模2上设置有配合挡板17,且配合挡板17上设置有侧导向块15。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下模2的侧导向块15和上模的侧导向槽12相互配合,加快上模I和下模2的定位,提升了上模I和下模2的配合度,采用配合挡板15可以增加下模侧导向块15的刚性,降低侧导向块15的损坏可能性。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I完全相同。实施例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定位块10和弹簧11,所述的定位块10和弹簧11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成型模具,其中包括:上模(1)、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设置有上模腔(7),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腔(8),所述的上模(1)设置有浇道(3),所述浇道(3)连接上模腔(7)和外壁,浇道(3)为圆形呈漏斗状且有一定的坡度,浇道(3)靠近上模腔(7)的一端口比较小且位置偏下,靠近外壁的一端口比较大且位置偏上,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热防摩擦垫片(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成型模具,其中包括:上模(I)、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I)设置有上模腔(7),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腔(8),所述的上模(I)设置有浇道(3),所述浇道(3)连接上模腔(7)和外壁,浇道(3)为圆形呈漏斗状且有一定的坡度,浇道(3)靠近上模腔(7)的一端口比较小且位置偏下,靠近外壁的一端口比较大且位置偏上,所述的上模(I)和下模(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热防摩擦垫片(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上模(I)上设置有梯形导向槽(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下模(2)上设置有梯形导向块(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上模(I)的侧边设置有梯形侧导向槽(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景春,许民,李义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