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严专利>正文

柴油机泵前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599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19:02
一种柴油机泵前油水分离器,包括端盖及连接在端盖下的两级滤筒,所述端盖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滤油出口孔、第二滤油出口孔和滤油内通道,所述两级滤筒结构相同,底部设置油水分离阀,油水分离阀包括阀体和设在阀体内腔的特制浮子,阀体包括筒形上腔和锥形阀口,筒形上腔与锥形阀口之间设置特制浮子,筒形上腔的进水口Ⅰ设有对特制浮子限位的限位销,阀体腰部两侧设进水口Ⅱ,阀体包含进水口Ⅱ以上的部位置于滤筒内,下部置于滤筒底外并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特制浮子的密度大于油而小于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排水方便,打开水龙头,水便可自动流出,水出油停,防盗油;且经过二级分离,油水分离较彻底,不仅排水,还可吸附铁质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机泵前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油水分离器广泛应用于柴油发动机中柴油的过滤,从而使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多次污染含有许多水分的柴油剔除水分,使其正常燃烧,也避免发动机内零件腐蚀生锈,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但现有使用的油水分离器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一些油水分离器只是用吸水滤网吸水,吸水有限又不方便排水,且无法去除杂质;2.一些可排水的油水分离器需要用手或其它方式来确定流出的是油或水,从而确定是否关闭出水阀门,费时费力,且油随着水流尽而流出,造成材料的浪费;3.一些油水分离器是通过撞击挡板,使水下沉、油上升,有一定噪音和损失能耗,且分离效果不好。公告号为CN203847296U的技术专利是在壳体内设置一浮子,当壳体中水分下沉底部时,浮子随着积水的增多而上移,当浮子上移到规定的放水水位时被挡块挡住并通过液面传感器将电路接通从而发出放水信号,驾驶员拧松壳体下方的放水塞放水从而达到将水分离的目的,虽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1.该油水分离器不能随时放水,需等浮子上升触碰挡块时才会发出放水信号,若柴油中的水不足以使浮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泵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及连接在端盖下的两级滤筒(2),所述端盖(1)设有油路进出口、包括:第一进油口(11)、第二进油口(12)、第一滤油出口孔(13)、第二滤油出口孔(14)和滤油内通道(15),所述第一进油口(11)与外部油箱的进油管连接,第二滤油出口孔(14)与柴油发动机供油油泵连接,第一滤油出口孔(13)通过滤油内通道(15)与第二进油口(12)连通;所述两级滤筒(2)结构相同,第一级滤筒端口与端盖的第一进油口(11)和第一滤油出口孔(13)连通,第二级滤筒端口与端盖的第二进油口(12)和第二滤油出口孔(14)连通;所述两级滤筒底部设置油水分离阀(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泵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及连接在端盖下的两级滤筒(2),所述端盖(1)设有油路进出口、包括:第一进油口(11)、第二进油口(12)、第一滤油出口孔(13)、第二滤油出口孔(14)和滤油内通道(15),所述第一进油口(11)与外部油箱的进油管连接,第二滤油出口孔(14)与柴油发动机供油油泵连接,第一滤油出口孔(13)通过滤油内通道(15)与第二进油口(12)连通;所述两级滤筒(2)结构相同,第一级滤筒端口与端盖的第一进油口(11)和第一滤油出口孔(13)连通,第二级滤筒端口与端盖的第二进油口(12)和第二滤油出口孔(14)连通;所述两级滤筒底部设置油水分离阀(3),所述油水分离阀(3)包括阀体(31)和设在阀体内腔的特制浮子(32),所述阀体包括筒形上腔和锥形阀口(37),筒形上腔与锥形阀口(37)之间设置特制浮子(32),筒形上腔的进水口Ⅰ(35)设有对特制浮子(32)限位的限位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严
申请(专利权)人:梁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