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和混合动力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250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和混合动力汽车,该移动电站包括:动力电池;双向车载电源,双向车载电源与动力电池相连,双向车载电源用于将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其中,双向车载电源分别与充电口和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相连,充电口用于通过双向车载电源为动力电池充电,充电口还用于输出工频交流电,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用于输出工频交流电。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能够在车辆停靠时或行驶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和一种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已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人们在车上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开着车旅行,随意停靠在远离城市的沙滩、湖岸、草地、山坡和森林中,由于远离市电供电电网,此时人们难以维持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目前,汽车大多采用点烟器对外接用电器进行供电,但点烟器的负载能力较低,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电烹饪器、电视机和热水器等电器的用电需求。还有就是房车中普遍应用的燃油发电技术,通过燃油发动机进行发电,但其燃油发动机的噪音大,污染严重,另外房车的价格普通大众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噪音低、污染小,输出功率较高,能够在车辆停靠时或行驶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包括:动力电池;双向车载电源,所述双向车载电源与所述动力电池相连,所述双向车载电源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其中,所述双向车载电源分别与充电口和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相连,所述充电口用于通过所述双向车载电源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充电口还用于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至少一个所述逆变输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根据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双向车载电源可将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从而双向车载电源既可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也可用于向外输出工频交流电,由此,能够通过车辆的动力电池为外接用电器提供电能,而且该移动电站的噪音低、污染小,输出功率较高,能够在车辆停靠时或行驶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该车辆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根据本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能够通过动力电池为外接用电器提供电能,而且提供电能时其噪音低、污染小,输出功率较高,能够在车辆停靠时或行驶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双向车载电源中的电路拓扑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双向车载电源中的电路拓扑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和混合动力车辆。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包括动力电池10和双向车载电源20。其中,双向车载电源20与动力电池10相连,双向车载电源20用于将动力电池10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其中,双向车载电源20分别与充电口和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相连,充电口用于通过双向车载电源20为动力电池10充电,充电口还用于输出工频交流电,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用于输出工频交流电。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车载电源20不仅能够将电网的交流电整流后为动力电池10充电,还能够将动力电池10的直流电逆变后供向电网,或为外接用电器等交流负载供电。图1中以包括两个逆变输出口的移动电站为例,还有一个逆变输出口中的可与充电口集成设置,即该移动电站可包括一个既能够充电又能够输出工频交流电的端口。也就是说,在图1中的充电口(逆变输出口1)连接到外接充电电源时,可为动力电池充电,在充电口(逆变输出口1)连接到外接用电器时,可向外接用电器输出工频交流电。而相对来说,逆变输出口2和3仅可用于连接到外接用电器,并向外接用电器输出工频交流电。如图1所示,双向车载电源20可包括单片机21和功率转换器22。其中,功率转换器22可与充电口和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通过交流传输线相连。单片机21可用于获取充电功率和工频交流电的输出功率,并根据充电功率和输出功率控制功率转换器22进行功率转换。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电站还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30,电池管理系统30与动力电池10和双向车载电源20分别相连,电池管理系统30用于监测动力电池10的荷电状态,并根据动力电池10的荷电状态控制双向车载电源20输出工频交流电。具体地,在动力电池10的荷电状态较高时,可允许双向车载电源20将动力电池10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双向车载电源中的电路拓扑图。如图3所示,双向车载电源中的电路可包括第一桥式单元和可控开关K1-K4(可为继电器),第一桥式单元由四个开关管Q1~Q4组成,开关管Q1~Q4可由PWM信号进行控制。第一桥式单元可在输出工频交流电时将动力电池10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可在充电时将充电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外接充电电源或外接用电器与双向车载电源相连时,充电口和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可将连接确认信号CC1-CC3发送至单片机21,单片机21可根据采集的CC1-CC3判断充电或输出工频交流电,并可通过连接确认信号确认充电功率或工频交流电的输出功率,并且单片机21通过与电池管理系统30的通信以获取是否允许双向车载电源20将动力电池10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的信息,如果允许,则单片机21发送控制信号至可控开关K1-K4,使可控开关K1-K4闭合以导通电路。同时,单片机21可通过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占空比给到开关管Q1~Q4,实现功率转换。此外,该电路还可包括连接在第一桥式单元直流侧的第一电容C1以及连接在第一桥式单元交流侧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图4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双向车载电源中的电路拓扑图。如图4所示,双向车载电源中的电路可包括第二桥式单元、第三桥式单元、第四桥式单元和变压器T1,第二至第四桥式单元由四个开关管Q5~Q16组成。另外,该电路还可包括连接在第二桥式单元直流侧的第三电容C3、连接在第四桥式单元直流侧的第四电容C4以及连接在第四桥式单元交流侧第三电感L3和第五电容C5。该电路的控制方案与上述的图3中电路的控制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口可位于车辆外部,充电口可用于在车辆停止行驶后输出工频交流电,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可位于车辆内部,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可用于在车辆停止行驶后或车辆行驶过程中输出工频交流电。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可禁止位于车辆外部的充电口输出工频交流电。而位于车辆内部的逆变输出口不仅可以在车辆停止行驶后输出工频交流电,还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输出工频交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双向车载电源,所述双向车载电源与所述动力电池相连,所述双向车载电源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所述工频交流电,其中,所述双向车载电源分别与充电口和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相连,所述充电口用于通过所述双向车载电源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充电口还用于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至少一个所述逆变输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双向车载电源,所述双向车载电源与所述动力电池相连,所述双向车载电源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所述工频交流电,其中,所述双向车载电源分别与充电口和至少一个逆变输出口相连,所述充电口用于通过所述双向车载电源为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充电口还用于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至少一个所述逆变输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车载电源包括所述单片机和功率转换器,所述单片机用于获取充电功率和所述工频交流电的输出功率,并根据所述充电功率和所述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功率转换器进行功率转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位于所述车辆外部,所述充电口用于在所述车辆停止行驶后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至少一个所述逆变输出口位于所述车辆内部,至少一个所述逆变输出口用于在所述车辆停止行驶后或所述车辆行驶过程中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双向车载电源分别相连,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监测所述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并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控制所述双向车载电源输出所述工频交流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燃油发动机;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相连,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在所述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林旺王超滕景翠刘宇王兴辉罗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