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3992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和车辆。该调节装置包括转向节(1)、下摆臂(2)和副车架(3),所述下摆臂一端连接到所述转向节,另一端通过螺栓(4)连接到所述副车架,其中,所述副车架形成有安装所述螺栓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5),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螺栓沿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该驱动件的安装部。通过驱动件驱动螺栓的移动,带动了下摆臂的移动,从而实现了车轮外倾角的可调性,使得车辆轮胎磨损均匀并且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有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并且本调节机构不需对螺栓进行特殊设计,使用通用螺栓即可,降低制造难道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在四轮汽车中,前轮外倾是指前轮安装后,其上端向外倾斜,于是前轮的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间形成一个夹角,称之为前轮外倾角,其主要作用是使车轮紧靠轮毂内轴承,以减少外轴承及轮毂螺母的负荷,有利于安全行驶。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偏心螺栓来调整前轮外倾角,但是偏心螺栓的制造困难、成本较大以及偏移量有限,加之会产生车辆质量增加等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能够调节车轮外倾角并且便于制造。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另外一种车辆,该车辆能够调节车轮外倾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包括转向节、下摆臂和副车架,所述下摆臂一端连接到所述转向节,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形成有安装所述螺栓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螺栓沿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该驱动件的安装部。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副车架。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形成为凸轮孔,所述偏心凸轮通过紧固件穿过该凸轮孔固定到所述副车架。可选地,所述凸轮孔位于所述长孔的延伸方向并与所述长孔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偏心凸轮包括相接的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圆心用于与所述凸轮孔同轴对齐并位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圆心连线与所述长孔共线,且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长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半径之和。可选地,所述螺栓与所述长孔为间隙配合。可选地,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标记有刻度。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另一种车辆,包括车轮、连接该车轮的转向节、下摆臂和副车架,所述下摆臂一端连接到所述转向节,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形成有安装所述螺栓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驱动件的安装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螺栓沿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为凸轮孔,所述驱动件为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凸轮孔上的偏心凸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副车架上安装有驱动件,利用驱动件驱动螺栓移动,以此带动下摆臂的移动,下摆臂则会带动转向节的位置移动。转向节的移动使得车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产生倾斜,从而实现车轮外倾角的调节,使得车辆轮胎磨损均匀并且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有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并且本调节机构不需对螺栓进行特殊设计,使用通用螺栓即可,降低制造难道和成本。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悬架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副车架)。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装置的配合图(未示出转向节)。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副车架的部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偏心凸轮带动螺栓移动的变化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向节2下摆臂3副车架4螺栓5长孔6偏心凸轮7凸轮孔8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和使用该调节装置的车辆。该调节装置包括转向节1、下摆臂2和副车架3,下摆臂2一端连接到转向节1,另一端通过螺栓4连接到副车架3。其中,该副车架3形成有安装螺栓4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5,而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螺栓4沿长孔5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副车架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该驱动件的安装部。通过在副车架3的安装部安装有驱动件,副车架3固定不动,驱动件驱动螺栓4沿长孔5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螺栓4带动下摆臂2移动,下摆臂2由此带动转向节1的移动。转向节1的移动使得车轮能够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移动倾斜,从而实现了车轮外倾角的改变。同时该调节装置的调节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长孔5的长度,使其能够充分满足车轮外倾角调节的需求。使得车辆轮胎磨损均匀并且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有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并且本调节机构不需对螺栓进行特殊设计,使用通用螺栓即可,降低制造难道和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驱动件为偏心凸轮6,该偏心凸轮6可转动地连接到副车架3。当需要调节车轮外倾角时,可以将偏心凸轮6安装到副车架3上,并且副车架3固定不动,转动偏心凸轮6,偏心凸轮6则会推动螺栓4沿长孔5的长度方向(即,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移动)移动,进而实现车轮外倾角的调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可以为其他形式,对此不作限制。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安装部形成为凸轮孔7,偏心凸轮6通过紧固件8穿过凸轮孔7固定到副车架3。偏心凸轮6可拆卸的安装在副车架3,使得偏心凸轮6能够根据需要随拆随装,同时减轻了车辆的重量。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孔7位于长孔5的延伸方向并与长孔5间隔设置。这样,凸轮孔7与长孔5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为偏心凸轮6与螺栓4的安装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为保证凸轮孔7与长孔5的距离最短,可以将凸轮孔7设置在长孔5的长度延伸方向,即,凸轮孔7与长孔5对齐设置。即,一方面能够有利于偏心凸轮6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始终带动螺栓4的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偏心凸轮6的转动位移最大时,螺栓4可以达到最大移动量(即螺栓4由长孔5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距离)。具体地,为了满足螺栓4在长孔5的最大移动量,如图2所示,偏心凸轮6包括相接的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该第一圆弧段的圆心用于与凸轮孔7同轴对齐并位于第二圆弧段的延长线上,第二圆弧段的圆心与第一圆弧段的圆心连线与长孔5共线,即,在第二圆弧段朝向螺栓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带动螺栓4在长孔5内移动。并且第二圆弧段的直径不小于长孔5的长度与第一圆弧段的半径之和,换言之,在第二圆弧段达到最大转动位移时,螺栓4至少已经可以达到最大移动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圆弧段的延长线是指第二圆弧段与第一圆弧段相交的两个点之间连接所形成的能够使得第二圆弧段呈圆形的曲线段,第一圆弧段的圆心刚好落在该曲线段上。为了实现螺栓4能够在长孔5内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栓4与长孔5为间隙配合。为了便于读取车轮外倾角的调节量,如图2所示,在长孔5的长度方向可以标记有刻度,刻度可以显示车轮外倾角的调节量,方便控制外倾角的调节。另外在本技术中,由于车轮定位需要专业的调节设备,通常需要到专业的修理场所定位,因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偏心凸轮6可以不用始终安装在车辆上。换言之,只需要在调节车轮外倾角时,安装偏心凸轮6对车轮进行定位即可。这种驱动件可以随车携带也可以只在维修点提供,即本技术提供的另外一种车辆中,仅在副车架3上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安装驱动件的安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包括转向节(1)、下摆臂(2)和副车架(3),所述下摆臂(2)一端连接到所述转向节(1),另一端通过螺栓(4)连接到所述副车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3)形成有安装所述螺栓(4)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5),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螺栓(4)沿所述长孔(5)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副车架(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该驱动件的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包括转向节(1)、下摆臂(2)和副车架(3),所述下摆臂(2)一端连接到所述转向节(1),另一端通过螺栓(4)连接到所述副车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3)形成有安装所述螺栓(4)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5),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螺栓(4)沿所述长孔(5)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副车架(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该驱动件的安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偏心凸轮(6),该偏心凸轮(6)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副车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形成为凸轮孔(7),所述偏心凸轮(6)通过紧固件(8)穿过该凸轮孔(7)固定到所述副车架(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孔(7)位于所述长孔(5)的延伸方向并与所述长孔(5)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外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凸轮(6)包括相接的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圆心用于与所述凸轮孔(7)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齐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