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及包括其的乘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456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乘用车的可调节顶棚拉手,包括固定支架机构,滑动及限位机构及拉手。所述的拉手固定在滑动机构上,滑动机构与固定支架相连并可实现相对滑动及锁止。整个机构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车辆侧围钣金上,外表面与车辆顶衬配合。整个机构的调节行程可根据整车设计的需要进行设计,满足不同乘员,不同乘坐位置的舒适性操作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设计制造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及包括其的乘用车
技术介绍
在乘用车中,通常为靠近车门或车窗的乘员座椅都提供有顶棚拉手组件。由于不同乘坐人员的体型不同,不同乘员对于顶棚拉手位置的要求相差较大。此外,许多车型的第二、第三排座椅也设计成了可滑动座椅,使得人体的乘坐位置范围变得更大、进一步突出了对于乘用车顶棚拉手位置要求的差异。目前汽车行业的普遍做法是把顶棚拉手组件布置在一个相对能满足更多人群的折中位置,越来越不能满足不同乘员不同乘坐位置对顶棚拉手位置的舒适性需求。可见,亟需提供一种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使得其位置能够满足更多人群及乘坐位置的操作舒适性要求,以期有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高车辆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现有问题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前述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乘用车。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其中,所述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包括:固定支架结构,其适于装配至乘用车的车身内侧围的顶衬;滑动及限位机构,其以能够沿所述乘用车的前后方向调节与锁止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支架结构;以及拉手,所述拉手装配在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上且能够随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移动。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中,所述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下滑轨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下滑轨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车身内侧围的钣金上。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中,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包括:滑动上滑轨,其侧边上形成有适于配合所述固定下滑轨的滑槽,所述滑动上滑轨能够沿所述固定下滑轨移动;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下滑轨固定所述滑动上滑轨的位置的限位机构;用于启用和解除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的拉手调节开关,其处于适合乘坐人员操作的位置。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中,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还包括饰盖,其装饰在所述顶衬中用于所述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开口内。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中,所述拉手安装在所述滑动上滑轨上。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中,在所述滑槽处具有位于所述固定下滑轨和所述滑动上滑轨之间的自润滑材料。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中,所述饰盖固定于所述滑动上滑轨上。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中,所述滑动上滑轨及所述饰盖均比所述开口更长,并且在整个滑动过程中所述饰盖都能够覆盖所述开口。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在所述乘用车上装设有如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本技术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前后位置调节,与单一固定位置的顶棚拉手组件相比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不同乘坐位置的操作舒适性需求,其中调节范围可以根据整车环境及需求进行设计。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外观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在车身内侧围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图1和图2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局部细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外观示意图。根据图示,从外观上看,本技术的拉手组件比现有技术的拉手组件多了在车身内顶衬上的开口、位于开口内的饰盖3以及用于调节拉手2的拉手调节开关1。在使用中,通过以例如按压等方式操作拉手调节开关,将拉手组件从锁止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即可调状态),便能够对扶手进行前后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形的乘坐人员。所属
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想到不同形式的拉手调节开关以便于应用。图2示出了图1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在车身内侧围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拉手组件的若干组成部件,例如固定下滑轨5及固定下滑轨上的固定螺栓6、滑动上滑轨8、限位机构7等。固定下滑轨5和固定螺栓6起到固定支架结构的作用。根据图2,固定下滑轨通过例如图中的两个固定螺栓固定在车身内侧围的钣金上,从而形成了固定支架结构。该固定支架结构为拉手组件安装到车身上提供了依托,实现了整个机构在车身上的固定。可以了解,固定支架结构还可以具有其它部件;或者,所属
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想到采用其它形式的适于装配至乘用车的车身内侧围的顶衬的固定支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拉手组件的固定支架结构上装配有滑动及限位机构,该滑动及限位机构以能够沿乘用车的前后方向调节与锁止的方式连接至固定支架结构。结合图1和图2可以了解,滑动及限位机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图示的滑动上滑轨8、限位机构7及拉手调节开关1等。滑动上滑轨安装在固定下滑轨上并且能够沿固定下滑轨移动,而拉手则装配在滑动上滑轨上且能够随其移动从而能够调节位置。整个滑动调节机构的行程视车辆具体环境及需求而定。限位机构7是通过拉手调节开关1操作的,用于相对于固定下滑轨固定滑动上滑轨的位置并将其锁止在位,使得拉手达到舒适位置后不再移动,除非乘坐人员再次操作拉手调节开关。拉手调节开关用于启用和解除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其布置在适合乘坐人员操作的位置。例如可以如图所示地邻近拉手设置。拉手2安装在滑动上滑轨上,随着滑动上滑轨移动,从而实现拉手的移动功能。饰盖3也可以作为滑动及限位机构的一个部件,装饰在顶衬4中用于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开口内。这在图1中更清楚地示出。饰盖可以固定于滑动上滑轨上作为可见部分,避免滑动上滑轨钣金件直接外露。结合图1与图2可以看出,滑动上滑轨及饰盖3均比顶衬4中的开口更长,保证在整个滑动调节过程中饰盖3都能够覆盖整个顶衬开口,避免内部机构可见,实现较好的外观效果。图3示出了图1和图2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局部细节。从图3可以看出,滑动上滑轨的侧边上形成有适于配合固定下滑轨的滑槽9。在滑槽9处可以具有位于固定下滑轨5和滑动上滑轨8之间的自润滑材料,以避免固定下滑轨与滑动上滑轨间相对滑动产生的阻滞及摩擦异响等问题并降低操作力。结合上述关于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的描述,所属
的技术人员易于可以了解,装设有这种顶棚拉手组件的乘用车能够满足更多乘客人群范围及乘坐位置的使用舒适性要求,尤其适用于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带滑动座椅的车型,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本技术的这种调节拉手机构结构简单,同一产品可适用多个车型,操作简便,外观效果良好。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及包括其的乘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包括:固定支架结构,其适于装配至乘用车的车身内侧围的顶衬;滑动及限位机构,其以能够沿所述乘用车的前后方向调节与锁止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支架结构;以及拉手,所述拉手装配在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上且能够随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包括:固定支架结构,其适于装配至乘用车的车身内侧围的顶衬;滑动及限位机构,其以能够沿所述乘用车的前后方向调节与锁止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支架结构;以及拉手,所述拉手装配在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上且能够随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下滑轨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下滑轨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车身内侧围的钣金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其中,所述滑动及限位机构包括:滑动上滑轨,其侧边上形成有适于配合所述固定下滑轨的滑槽,所述滑动上滑轨能够沿所述固定下滑轨移动;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下滑轨固定所述滑动上滑轨的位置的限位机构;用于启用和解除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海盛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