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925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工件的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膨胀软管,软管保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膨胀软管绕制成圈,圈内用于夹持住所述工件;所述软管保持部具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内侧设置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软管保持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可以大大减小易损工件在夹持过程中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件夹具技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工件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加工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之后再加工,但是各类机械器件中通常存在易损工件需要加工,由于易损工件强度很弱、刚性差,在加工夹持过程中极易损坏或变形,导致工件的形位公差增大,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因此加工这种易损工件时的夹持问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件的夹持装置,可以大大减小易损工件在夹持过程中的损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工件的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膨胀软管,软管保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膨胀软管绕制成圈,圈内用于夹持住所述工件;所述软管保持部具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内侧设置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软管保持部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膨胀软管绕制多圈设置在所述支撑壁内侧,每一圈的内侧直接接触工件、外侧直接接触支撑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膨胀软管为充气软管,内部充气后充气软管膨胀以将圈内的工件夹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软管的一端设有用以封塞该端的填塞物件,所述充气软管的另一端用以气体进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充气装置,其充气口连接所述充气软管的另一端,用以对所述充气软管内进行充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硬质短管,作为充气软管的进出气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软管为耐油空气胶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壁呈圆环壁或者圆环壁的一部分,所述圆环壁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弧形大于半圆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壁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保持部,另一端连接到固定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在圈内夹持工件,通过圈的径向膨胀力将工件夹紧,由于膨胀软管具有一定的膨胀力,因而在径向上具有一定的工件缓冲余量空间,不会造成易损工件因突来的夹持力而受损或变形;采用软管保持部对膨胀软管进行支撑,支撑壁可以防止膨胀软管膨胀多度,并保持膨胀软管成圈的形状,膨胀软管紧固在支撑壁和易损工件之间,从而夹持住易损工件,连接部可以用来实现夹持装置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件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膨胀软管,2-软管保持部,3-连接部,4-填塞物件,5-硬质短管,10-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工件的夹持装置,工件10可以呈管状或圆柱状,该装置包括:膨胀软管1,软管保持部2及连接部3。夹持装置可以用来夹持易损工件,不易使易损工件在夹持过程中损伤或变形。易损工件是指强度弱、刚性差、在夹持过程中容易因夹持力过大而破损变形的工件。例如可以是材质易损的薄壁工件。其中,膨胀软管1绕制成圈,绕成的圈内用来夹持住工件10,利用膨胀软管1绕成的圈的膨胀力来夹持住工件10,膨胀力将易损工件胀紧,使工件10被夹持部位各点软支撑,不易损坏或变形。软管保持部2具有支撑壁,支撑壁内侧设置该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1,支撑壁可限制膨胀软管1膨胀过度,保持膨胀软管1的成圈形状,对膨胀软管1起到支撑作用。连接部3连接在软管保持部2上,用来实现整个夹持装置的安装连接。可选的,连接部3的一端固定连接软管保持部2,连接部3的另一端连接到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夹持装置,从而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保持夹持装置的稳定。优选的,膨胀软管1绕制多圈设置在支撑壁内侧,每一圈的内侧直接接触工件、外侧直接接触支撑壁,也就是说,膨胀软管1沿支撑壁绕制成圈,各圈在圈的轴向方向上并排排布,利用膨胀软管1在圈的径向上均一的膨胀力来支撑工件10,使工件10各点受力均匀。膨胀软管1可以是任意能够膨胀且在膨胀后具有一定柔软度的软管,可以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使其产生膨胀,例如温度、气体压力等;膨胀软管1也可以是自身已经膨胀了具有一定柔软度的软管,设置在支撑壁内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膨胀软管1为充气软管,内部充气后充气软管膨胀以将圈内的工件10夹紧。通过向充气软管内充加空气来实现充气软管的膨胀,膨胀量由充气的压力决定,且充气量及充气压力可调,因而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的易损工件的易损程度来调整充气压力及充气量,调节充气软管的膨胀度,从而调节到合适的夹持力。具体的,充气软管可以为耐油空气胶管,通过向内充入空气实现胶管的膨胀。可选的,充气软管的一端设有用以封塞该端的填塞物件4,填塞物件4例如是闭塞栓,充气软管的另一端用以气体进出,也就是说,在充气软管的该另一端进行充气泄气,该一端被堵住。当然充气软管也可以是两端畅通的,通过持续循环的充气而产生持续的充气压力,使充气软管保持膨胀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可以包括充气装置(图中未示出)。充气装置的充气口连接充气软管的气体进出的该另一端,对充气软管内进行充气。充气装置的充气量及充气压力可调。充气软管(膨胀软管1)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硬质短管5,作为充气软管的进出气口,便于充气的连接。较佳的,支撑壁呈圆环壁或者圆环壁的一部分,圆环壁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弧形大于半圆弧。可以使充气软管与支撑壁最大程度地贴合。支撑壁的高度优选大于等于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的高度,以对充气软管更好地支撑,利于工件夹紧力的调控。本技术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膨胀软管,软管保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膨胀软管绕制成圈,圈内用于夹持住所述工件;所述软管保持部具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内侧设置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软管保持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膨胀软管,软管保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膨胀软管绕制成圈,圈内用于夹持住所述工件;所述软管保持部具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内侧设置绕制成圈的膨胀软管;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软管保持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软管绕制多圈设置在所述支撑壁内侧,每一圈的内侧直接接触工件、外侧直接接触支撑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软管为充气软管,内部充气后充气软管膨胀以将圈内的工件夹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软管的一端设有用以封塞该端的填塞物件,所述充气软管的另一端用以气体进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曹建东孔茗许戴铭张旭胡永贵汤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