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90753 阅读:7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包括螺母、平垫圈、上压板、上胶垫、下胶垫、下压板、支撑底座、螺栓以及安装固定导轨,所述上压板置于下压板上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间隙,上胶垫和下胶垫设于上、下压板之间,支撑底座置于下压板的下方,螺栓的六角固定端滑动设于安装固定导轨内,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支撑底座、下压板、下胶垫、上胶垫、上压板以及平垫圈并与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安装多种尺寸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容纳太阳能电池板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固定车顶的硅晶太阳能电池板针只针对一种车型开发,对其他车型的通用性不强,其原因不在于太阳能电池板,而在于固定支架的限制。而且太阳能电池板因生产制造原因,会有尺寸上的误差,这就要求固定支架能够有容纳误差的设计。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包括螺母、平垫圈、上压板、上胶垫、下胶垫、下压板、支撑底座、螺栓以及安装固定导轨,所述上压板置于下压板上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间隙,上胶垫和下胶垫设于上、下压板之间,支撑底座置于下压板的下方,螺栓的六角固定端滑动设于安装固定导轨内,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支撑底座、下压板、下胶垫、上胶垫、上压板以及平垫圈并与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固定导轨为铝合金,在沿该安装固定导轨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滑槽。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为Z字形,上压板的一端边与螺栓连接,另一端边与下压板形成所述固定间隙。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上胶垫、下胶垫以及下压板上均设有腰型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安装多种尺寸的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安装固定导轨中的滑槽,可以使得螺栓在其内部滑动,以包容各种尺寸的太阳能电池板;2)可以容纳太阳能电池板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误差:通过螺栓在下压板、下胶垫、上胶垫及上压板中腰形孔的移动,就可以包容太阳能电池板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包括螺母1、平垫圈2、上压板3、上胶垫4、下胶垫5、下压板6、支撑底座8、螺栓9以及安装固定导轨10,上压板3置于下压板6上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7的固定间隙100,上胶垫4和下胶垫5设于上、下压板之间,支撑底座8置于下压板6的下方,螺栓9的六角固定端滑动设于安装固定导轨10内,螺栓9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支撑底座8、下压板6、下胶垫5、上胶垫4、上压板3以及平垫圈2并与螺母1螺纹连接。本技术中的安装固定导轨10为铝合金,在沿该安装固定导轨10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滑槽11,螺栓9的六角固定端滑动设于该滑槽11内。上压板3为Z字形,上压板3的一端边与螺栓9连接,另一端边与下压板6形成所述固定间隙100。在上压板3、上胶垫4、下胶垫5以及下压板6上均设有腰型孔。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1)、平垫圈(2)、上压板(3)、上胶垫(4)、下胶垫(5)、下压板(6)、支撑底座(8)、螺栓(9)以及安装固定导轨(10),所述上压板(3)置于下压板(6)上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间隙(100),上胶垫(4)和下胶垫(5)设于上、下压板之间,支撑底座(8)置于下压板(6)的下方,螺栓(9)的六角固定端滑动设于安装固定导轨(10)内,螺栓(9)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支撑底座(8)、下压板(6)、下胶垫(5)、上胶垫(4)、上压板(3)以及平垫圈(2)并与螺母(1)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1)、平垫圈(2)、上压板(3)、上胶垫(4)、下胶垫(5)、下压板(6)、支撑底座(8)、螺栓(9)以及安装固定导轨(10),所述上压板(3)置于下压板(6)上方,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间隙(100),上胶垫(4)和下胶垫(5)设于上、下压板之间,支撑底座(8)置于下压板(6)的下方,螺栓(9)的六角固定端滑动设于安装固定导轨(10)内,螺栓(9)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支撑底座(8)、下压板(6)、下胶垫(5)、上胶垫(4)、上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