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板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890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顶板夹紧装置,括支架、压紧机构和控制系统,述支架用于放置车顶板,其设有直线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压紧机构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机构沿所述直线导轨的运动,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压紧所述支架上的车顶板,其包括底座、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头的压紧与抬起,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车顶板的自动拉紧预组,解决了车顶板组板后缝隙不均匀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顶板夹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顶板组焊前对车顶板进行预组的车顶板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动车组铝合金车顶板在组焊前需要对车顶板进行预组,以消除组板间隙。目前,在生产现场通常使用手动栓紧器对车顶板进行手动拉紧预组,但是这种手动拉紧预组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手动拉紧时受操作者的影响因素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不同操作者的拉紧力不同,很容易导致组板后间隙不均匀;手动拉紧的过程中,需要两名甚至更多操作者同时进行配合操作,占用了现有的资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顶板夹紧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手动拉紧,所造成的组板后间隙不均匀且费时费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板夹紧装置,包括支架、压紧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支架用于放置车顶板,其设有直线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压紧机构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机构沿所述直线导轨的运动;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压紧所述支架上的车顶板,其包括底座、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在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压紧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支架用于放置车顶板,其设有直线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压紧机构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机构沿所述直线导轨的运动;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压紧所述支架上的车顶板,其包括底座、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头的压紧与抬起;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压紧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支架用于放置车顶板,其设有直线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压紧机构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机构沿所述直线导轨的运动;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压紧所述支架上的车顶板,其包括底座、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设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所述压紧头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紧头的压紧与抬起;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其缸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其活塞杆与所述压紧机构的底座的下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直连杆和V形连杆,所述直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直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头固定连接,所述V形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V形连杆的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明刘建方喜风刘学之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