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251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4:10
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其设置有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以及金属筒。在该动力传递结构中,减速轴和第二转子轴在径向相反的方向上从筒状金属构件接纳反作用力。筒状金属构件在径向上可弹性变形并且压配合到减速轴和第二电动机的第二转子轴在径向上彼此重叠且邻近减速轴和第二转子轴的花键配合部的部分中。因此,减速轴的轴线与第二转子轴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被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齿击声的产生。因为筒状金属构件具有高刚性并且被抑制在旋转方向上变形,所以改进了转矩传递的响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通过花键配合来抑制彼此连接的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轴线的偏移、并且用于改进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转矩传递的响应性的技术。
技术介绍
已知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第一转子与动力传递构件连接以能够传递动力,动力传递构件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第二转子与第一转子同心地设置并且花键配合到第一转子。图13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210的示例的截面图。在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210中,第一转子212和第二转子214通过花键配合部216彼此连接以便能够传递动力。在花键配合部216中,例如来自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构件传递到的第一转子212的花键齿和与第一转子212同心地设置的第二转子214的花键齿彼此花键配合。因此,存在由于第一转子212的轴线与第二转子214的轴线的偏移而在花键配合部216中出现齿击声的可能性。该偏移由于在与发动机的点火相关联的膨胀冲程期间、特别是在第二转子214的旋转速度小时,通过第一转子212传递的转矩波动等而发生。为了减少上述齿击声的问题,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14646号(JP 2011-214646 A)中提出了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其中在径向上可弹性变形的环形弹性构件被压合在分别与花键配合部在轴向上相邻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内周表面与外周表面之间。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在径向上彼此面对。因此,第一转子的轴线与第二转子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被抑制,并且由轴线偏移引起的在花键配合部中产生的齿击声减少。在设置有上述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以及例如第二转子与电动机连接的车辆中,执行减振控制。在减振控制中,用于抑制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的减振转矩从电动机输出,从而例如抑制由例如车轴的转矩波动引起的车厢隆隆噪声的产生。在减振控制中输出的减振转矩基于扭转振动的相位来输出,
以便抵消扭转振动。因此,要求在将从电动机输出的减振转矩传递到动力传递构件(扭转振动通过第二转子传递到该动力传递构件)时,不应发生相位的移动。然而,在以上所述的JP 2011-214646 A中描述的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中,在径向上压合在与电动机连接的第二转子和第一转子之间的弹性构件具有低的刚性。因为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花键配合部中存在齿间隙,弹性构件在第二转子与第一转子之间在周向上变形,并且第二转子与第一转子之间的转矩传递的响应性劣化。这可能引起在从第二转子到第一转子的电动机的减振转矩的传递之前和之后的相位的移动。由于减振转矩的相位的移动,可能使通过减振控制实现的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的减振效果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情形而完成,并且提供了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其通过花键配合来抑制彼此连接的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轴线偏移,并且提高了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转矩传递的响应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提供了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其包括:第一转子,其与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的动力传递构件连接以便能够运送动力;以及第二转子,其与第一转子同心地设置并且花键配合到第一转子。动力传递结构具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被构造成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地变形并且插入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在径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中。此外,金属筒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一转子接触。第二区域与第二转子接触。第三区域将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彼此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具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地变形并且插入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在径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并且金属筒由与第一转子接触的第一区域、与第二转子接触的第二区域以及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连接的第三区域构成。因此,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在径向上被压缩的状态下,金属筒设置在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一转子接触,第二区域与第二转子接触。因此,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在径向相反的方向上从金属筒接纳反作用力。因此,第一转子的轴线与第二转子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被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齿击声的产生。进一步地,因为金属筒具有在旋转方向上的高刚性,所以抑
制了金属筒在旋转方向上的变形。因此,提高了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转矩传递的响应性。在前述动力传递结构中,第一转子可以是驱动轴,而第二转子可以是电动机的旋转轴。在这样的动力传递结构中,插入金属筒以致使其能够在驱动轴与电动机的旋转轴在径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弹性地变形。驱动轴与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的动力传递构件连接,以便能够传递动力。因此,提高了驱动轴与电动机的旋转轴之间的转矩传递的响应性。由此,在用于抑制发动机的旋转波动的减振控制期间,相位的移动在从电动机输出的减振转矩从电动机的旋转轴传递到驱动轴之前以及之后被抑制。因而,维持了减振控制的效果。在前述动力传递结构中,由驱动轴、电动机的旋转轴以及金属筒构成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共振频率可以为发动机的旋转速度的上限或更高。金属筒可以在径向上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可以插入到驱动轴和电动机的旋转轴在径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在这样的动力传递结构中,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共振频率不与发动机的正常旋转区域中的频率一致。因此,共振的产生被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驾驶性能的劣化。在前述动力传递结构中,电动机的旋转轴可以是混合动力车辆的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在所述混合动力车辆中,发动机、第一电动机以及与发动机和第一电动机连接的行星齿轮布置在与第二电动机的旋转轴不同的旋转轴上。驱动轴可以为减速轴。金属筒可以设置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与减速轴之间。根据这样的动力传递结构,金属筒设置在减速轴与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之间,其中,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所述减速轴。因此,在混合动力车辆中减速轴的轴线与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被抑制。同时,相位的移动在减振转矩从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传递到减速轴之前以及之后被抑制。在用于抑制发动机的旋转波动的减振控制期间,减振转矩从第二电动机输出。因此,维持了减振控制的效果。在前述动力传递结构中,第一转子可以是混合动力车辆的第二行星齿轮的太阳轮,在所述混合动力车辆中,发动机、第一电动机以及与发动机和第一电动机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布置在与第二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连接到的第二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相同的旋转轴上。第二转子可以是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而金属筒可以设置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与太阳轮之间。根据这样的动力传递结构,金属筒设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的太阳轮与第二
电动机的转子轴之间,其中,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第二行星齿轮的太阳轮。因此,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第二行星齿轮的太阳轮的轴线与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被抑制。同时,相位的移动在减振转矩从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传递到第二行星齿轮的太阳轮之前以及之后被抑制。在用于抑制发动机的旋转波动的减振控制期间,减振转矩从第二电动机输出。因此,维持了减振控制的效果。在前述动力传递结构中,由太阳轮、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以及金属筒构成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共振频率可以为发动机的旋转速度的上限或更高。金属筒在径向上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插入到太阳轮和转子轴在径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中。根据这样的动力传递结构,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共振频率与发动机的正常旋转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包括:第一转子,其与构造成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的动力传递构件连接;第二转子,其与所述第一转子同心地设置并且花键配合到所述第一转子,所述动力传递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结构具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构造成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地变形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并且所述金属筒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转子接触,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转子接触,并且所述第三区域将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彼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27 JP 2015-0908761.一种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包括:第一转子,其与构造成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的动力传递构件连接;第二转子,其与所述第一转子同心地设置并且花键配合到所述第一转子,所述动力传递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结构具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构造成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地变形并且插入到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并且所述金属筒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转子接触,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转子接触,并且所述第三区域将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彼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为驱动轴,并且所述第二转子为电动机的旋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驱动轴、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以及所述金属筒构成的所述动力传递结构的共振频率为所述发动机的旋转速度的上限或更高,其中所述金属筒在所述径向上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插入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在所述径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为混合动力车辆的第二电动机的转子轴,在所述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发动机、第一电动机以及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一电动机连接的行星齿轮布置在与所述第二电动机的旋转轴不同的旋转轴上,所述驱动轴为减速轴,并且所述金属筒设置在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所述第二电动机的所述转子轴与所述减速轴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彰孝横内由充杉山正隆矶村治郎桑本祐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