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复合体、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1424370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极复合体、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锂电池,通过将该电极复合体应用于锂二次电池而能实现表现出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的锂二次电池,通过上述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可制造该电极复合体,具备该电极复合体的锂电池表现出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电极复合体(4)其特征在于,具有:活性物质成形体(2),具备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颗粒状的活性物质粒子(21)及设于活性物质粒子(21)彼此间的连通孔;第一固体电解质层(3),设于活性物质成形体(2)的表面,并包含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及第二固体电解质层(5),设于活性物质成形体(2)的表面,并包含组成与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不同、且含有硼作为构成元素的晶质的第二无机固体电解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复合体、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作为以便携式信息设备为代表的众多电气设备的电源,利用有锂电池(包括一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锂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设在这些层之间以作为锂离子传导的媒介的电解质层。近年来,作为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锂电池,提议有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层的形成材料的全固体型锂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对于这些全固体型锂电池,要求更高的输出及容量,但是,不能说现有的全固体型锂电池已经充分获得了这些特性。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799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915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6153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应用于锂二次电池而能实现表现出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复合体、能够制造该电极复合体的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极复合体并表现出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的锂电池。通过下面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极复合体的特征在于,具有:活性物质成形体,具备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呈颗粒状的活性物质粒子、以及设于所述活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极复合体、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锂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活性物质成形体,具备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呈颗粒状的活性物质粒子、以及设于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彼此间的连通孔;第一固体电解质层,设于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的表面,并包含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以及第二固体电解质层,设于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的表面,并包含组成与所述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不同、且含有硼作为构成元素的晶质的第二无机固体电解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08 JP 2015-1155071.一种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活性物质成形体,具备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呈颗粒状的活性物质粒子、以及设于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彼此间的连通孔;第一固体电解质层,设于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的表面,并包含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以及第二固体电解质层,设于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的表面,并包含组成与所述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不同、且含有硼作为构成元素的晶质的第二无机固体电解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LiCoO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是Li7-xLa3(Zr2-x,Mx)O12,式中,M表示Nb、Sc、Ti、V、Y、Hf、Ta、Al、Si、Ga、Ge、Sn及Sb中的至少一种,X表示0以上2以下的实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机固体电解质是Li2+XBXC1-XO3,式中,X表示大于0且小于1的实数。5.一种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供给第一无机固体电解质的溶液,使所述溶液与具备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呈颗粒状的活性物质粒子和设于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彼此间的连通孔的活性物质成形体接触,并使所述溶液浸渗入所述连通孔内;对浸渗有所述溶液的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进行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冈努横山知史山本均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