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使用可吸藏、释放锂离子的电极材料来形成正极·负极的锂电池在高能量密度和高输出(大电流充放电)、在其反复使用下长年维持上述特性(长寿命化)以及高的安全性上存在大的课题。针对这些课题,提出了(1)正·负电极材料自身的改良(专利文献1、2)、(2)集电箔的改良(专利文献3)、(3)分离器的改良(专利文献4)等各种解决对策。通过正、负电极活性物质粒子自身的高容量化、粒子自身的小粒径化、表面改性等,根据粒子比表面积的增加、电极设计来实现电极面积的增加等,从而进行了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高输出化。但是,虽然电极材料的特性得到改善,但对于上述高安全性、长寿命对策尚不足够。另外,针对高能量密度化的研究开发活跃,关于正极,提出富含Ni的Li(Ni/Mn/Co)O2正电极材料的充电高电压化、理论上容量密度高的硫化合物的研究,关于负极,提出具有半导体特性的合金系负电极、其氧化物系的研究等、以及作为新的锂电池系材料包括空气金属锂电池的研究。进而,作为新材料系,公开有Li(Ni/Mn/Co)O2和LiFePO4的正极混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材料,是在锂电池的正以及负电极中使用的对碳系导电材料和电极活性物质进行复合化而得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系导电材料是使用包含氟气的气体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碳系导电材料,所述复合化是在氟树脂存在的情况下,对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所述碳系导电材料以及所述电极活性物质的混合物进行烧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极材料,是在锂电池的正以及负电极中使用的对碳系导电材料和电极活性物质进行复合化而得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系导电材料是使用包含氟气的气体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碳系导电材料,所述复合化是在氟树脂存在的情况下,对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所述碳系导电材料以及所述电极活性物质的混合物进行烧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电极中使用的电极活性物质是在所述氟树脂熔融并开始热分解的温度以上且在所述电极活性物质不热分解的温度以下,对所述氟树脂、未处理电极活性物质、以及金属氧化物或者该金属氧化物生成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烧成而得到的电极活性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电极中使用的电极材料的复合化是在所述氟树脂熔融而开始热分解的温度以上且在所述电极活性物质不热分解的温度以下,对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所述碳系导电材料以及进行了烧成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的混合物进行烧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电极中使用的电极材料的复合化是在所述氟树脂熔融而开始热分解的温度以上且在所述电极活性物质不热分解的温度以下,对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所述碳系导电材料、所述氟树脂、未处理电极活性物质、以及金属氧化物或者该金属氧化物生成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烧成。5.根据权利要求2、3或者4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电极中使用的正电极活性物质是从α层状型Li(Niα/Mnβ/Coγ)O2、尖晶石型LiNiδMnεO4、橄榄石型Li(Feζ/Coη/Mnθ)PO4、Li2(Feζ/Coη/Mnθ)PO4F以及Li(Feζ/Coη/Mnθ)SiO4选择的至少一种锂化合物,其中,α+β+γ=1,δ+ε=2,ζ+η+θ=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电极中使用的正电极活性物质是第一锂化合物和第二锂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第一锂化合物是从α层状型Li(Niα/Mnβ/Coγ)O2以及尖晶石型LiNiδMnεO4选择的至少一种锂化合物,第二锂化合物是从橄榄石型Li(Feζ/Coη/Mnθ)PO4、Li2(Feζ/Coη/Mnθ)PO4F以及Li(Feζ/Coη/Mnθ)SiO4选择的至少一种锂化合物,α+β+γ=1,δ+ε=2,ζ+η+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井岳彦,齐藤慎治,浦尾和宪,中川润,花井一真,
申请(专利权)人:SE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