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187029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4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和进气歧管,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开有与曲轴箱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气缸盖的法兰面上开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口,所述进气歧管的缸盖法兰面上开有与排气口对应、与进气歧管的缸盖进气口连通的出气通道。通过进排气通道取代了曲轴箱通风管、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等零件,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混合气体经过气缸盖输送至进气歧管,混合气体在燃烧前已经冲锋预热,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油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进气系统可用于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模块化开发,实用性强。

Air intake structure of crankcase forced ventilation system

The inlet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cover and intake manifold, the inner cylinder cov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let passage and the crankcase flange, the cylind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passage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let port, the inlet gas cylinder flange the manifold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sponding exhaust port and intake manifold cylinder, an ai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outlet passage. The crankcase ventilation pipe and the crankcase ventilation and heating device are replaced by the intake and exhaust passage,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ixed gas passes through the cylinder head to the intake manifold, and the mixed gas is preheated before combustion, so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fuel consumption is reduced. The air intake system design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modular development of the forced ventilation system of the crank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具体地指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
技术介绍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是指将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强制引入进气系统参与再次燃烧的系统。此系统可防止机油变质、防止曲轴箱内油封泄露及防止各种油蒸汽污染大气。一般情况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是通过外置的曲轴箱通风管引入进气系统的,但外置的风管系统装配复杂,且混合气体在传输过程中会损失热量,造成进入进气系统时温度较低,不利于气体的二次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该结构通过在气缸盖和进气歧管内开设风道取代了风管系统,无需装配,且提高了混合气体在传输过程中的热转换效率。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和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开有与曲轴箱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气缸盖的法兰面上开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口,所述进气歧管的缸盖法兰面上开有与排气口对应、与进气歧管的缸盖进气口连通的出气通道。具体的,所述进气通道包括顶端与曲轴箱连通、底端延伸至气缸盖内部的第一通道和一端与第一通道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封闭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排气口之间连接有第三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方向与气缸盖的轴向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气缸盖的相邻两个法兰面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三通道的轴向方向与第二通道的轴向方向垂直。具体的,所述出气通道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气歧管的缸盖进气口连通的第五通道和两端分别于进气歧管的两个相邻缸盖进气口连通的第六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排气通道取代了曲轴箱通风管、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等零件,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混合气体经过气缸盖输送至进气歧管,混合气体在燃烧前已经冲锋预热,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油耗。本技术所设计的进气系统可用于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模块化开发,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气缸盖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气缸盖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C—C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缸盖,2—进气歧管,3—排气口,4—缸盖进气口,5—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第三通道,8—第五通道,9—第六通道,10—法兰面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的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1和进气歧管2,气缸盖1的内部开有与曲轴箱连通的进气通道,气缸盖1的法兰面上开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口3,进气歧管2的缸盖法兰面上开有与排气口3对应、与进气歧管2的缸盖进气口4连通的出气通道。如图2—5所示,进气通道包括顶端与曲轴箱连通、底端延伸至气缸盖1内部的第一通道5和一端与第一通道5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封闭的第二通道6;第二通道6与排气口3之间连接有第三通道7。如图3所示,第二通道6的轴向方向与气缸盖1的轴向方向相同。如图1所示,排气口3开设于气缸盖1的相邻两个法兰面进气口10之间,如图5所示,第三通道7的轴向方向与第二通道6的轴向方向垂直。如图7所示,出气通道包括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气歧管2的缸盖进气口4连通的第五通道8和两端分别于进气歧管2的两个相邻缸盖进气口4连通的第六通道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在进气歧管2的缸盖法兰面上设计了两个出气通道(第五通道8和第六通道9),在气缸盖的缸盖进气面预留两个缺口(排气口3),当气缸盖1与进气歧管2装配时,两个出气通道分别连接缸盖进气面预留的排气口3,排气口3通过缸盖内部铸造的通道连接到曲轴箱。发动机运行时,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在进气负压的作用下,经过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6、第三通道7、排气口3和出气通道(第五通道8和第六通道9)通过缸盖进气口4引入到燃烧室中燃烧。进气歧管2通道的深度和直径经过设计,保证吸入各缸的曲轴箱混合气体量均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1)和进气歧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的内部开有与曲轴箱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气缸盖(1)的法兰面上开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口(3),所述进气歧管(2)的缸盖法兰面上开有与排气口(3)对应、与进气歧管(2)的缸盖进气口(4)连通的出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1)和进气歧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的内部开有与曲轴箱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气缸盖(1)的法兰面上开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口(3),所述进气歧管(2)的缸盖法兰面上开有与排气口(3)对应、与进气歧管(2)的缸盖进气口(4)连通的出气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顶端与曲轴箱连通、底端延伸至气缸盖(1)内部的第一通道(5)和一端与第一通道(5)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封闭的第二通道(6);所述第二通道(6)与排气口(3)之间连接有第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左学恭刘爽鲍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