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275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顶盖板(5)、顶法兰(2)、底板(11)和底法兰(12),在顶盖板(5)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31),在顶法兰(2)设置有进油口(13),在底法兰(12)设置有出油口(14),在顶外芯片(6)与底外芯片(10)之间设置用于冷却机油的芯片,在芯片内设置油道(15)和水道(16),所述的油道(15)和水道(16)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传热效率高,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耐振动性及可靠的密封性,对机油的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却器
,涉及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机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机油冷却器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由于汽车发动机工作后,温度很高,用于润滑的机油温度也很高,因此需要对机油进行冷却和滤清,传统的方法都将发动机的机油排出后,经过机油冷却器冷却,再经过机油滤清器滤清,然后再送回到发动机中进行循环使用。在申请日为2010年10月31日,申请号为CN201010526562.1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板翅式冷却器芯、冷却器盖垫片、冷却器盖及防冻放水开关,冷却器壳体与冷却器盖之间用冷却器盖垫片密封,板翅式冷却器芯位于由冷却器壳体、冷却器盖垫片和冷却器盖形成的腔室内,并通过螺钉将其固定在冷却器壳体上;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防冻放水开关,在冷却器壳体底面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且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通板翅式冷却器芯上进油口和出油口,冷却器盖的内表面凹坑处通过螺钉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冷却器壳体内设置有多条导流筋板。但上述机油冷却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热效率高的机油冷却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顶盖板和底板,在所述的顶盖板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的顶盖板与顶外芯片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上设置顶法兰,在顶法兰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的底板与底法兰固定连接,在底法兰上有出油口,所述的底板与底外芯片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与底外芯片之间设置用于冷却机油的芯片,在芯片内设置油道和水道,所述的油道和水道间隔设置。上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所述的芯片设置有相互间隔层叠的内芯片与外芯片,所述的油道和水道设置在内芯片与外芯片之间。上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所述的油道一端与进油口连通,油道另一端与出油口连通,在所述的油道内设置有翅片。上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所述的水道的一端与冷却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的水道的另一端与冷却水出水管连通。上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所述的冷却水进水管与顶盖板之间设置水管焊圈,冷却水出水管与顶盖板之间设置水管焊圈。上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在所述的顶法兰上设置有密封圈。上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所述的密封圈材质设置为氟素橡胶密封圈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上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所述的底法兰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环形集油腔,所述的集油腔与设置在所述的底法兰内侧圆弧面上的出油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热效率高,机油冷却效果好,保证了发动机机油温度处于一个理想的温度范围,有利于对发动机内部起到润滑作用;2、设置氟橡胶作为密封圈,用于密封机油,耐热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好;3、通过设置水管焊圈,用于密封冷却水,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耐振动性及可靠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向示意图。图3是图2中H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B-B向示意图。图6是图4中I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仰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密封圈、2-顶法兰、3-冷却水进水管、31-冷却水出水管、4-水管焊圈、5-顶盖板、6-顶外芯片、7-翅片、8-内芯片、9-外芯片、10-底外芯片、11-底板、12-底法兰、13-进油口、14-出油口、15-油道、16-水道、17-集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顶盖板5和底板11,在顶盖板5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31,冷却水进水管3用于把冷却水通入到机油冷却器内部,冷却水出水管31用于把冷却水进行回收排出。顶盖板5与顶外芯片6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6上设置顶法兰2,在顶法兰2上设置有进油口13,通过顶法兰2可以把机油冷却器与发动机回油装置连接,顶法兰2上的进油口13与发动机回油装置的机油排出口连接,这样,经过发动机后的机油流经发动机回油装置,从进油口13流进机油冷却器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顶法兰2上设置有密封圈1,该密封圈1可以使机油冷却器与发动机回油装置密封连接,防止机油泄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该密封圈1材质设置为氟素橡胶密封圈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优选地设置为氟素橡胶密封圈,由于氟素橡胶具有耐热性、耐油性、耐腐蚀性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经过发动机回油装置排出的机油出现泄漏现象。如图2、图4所示,底板11与底法兰12固定连接,在底法兰12上设置有出油口14,经过机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机油,从出油口14流出,再流到机油滤清器,通过机油滤清器后滤清后,再汇集到发动机回油装置内,通过发动机回油装置流回到发动机内,达到机油冷却和滤清的目的。如图2、图3所示,底板11与底外芯片10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6与底外芯片10之间设置用于冷却机油的芯片,在芯片内设置油道15和水道16,油道15和水道16间隔设置。如图2至图5所示,芯片设置有相互间隔层叠的内芯片8与外芯片9,所述的油道15和水道16设置在内芯片8与外芯片9之间。从上往下的层叠中,内芯片8与外芯片9之间的空隙,设置为水道16;外芯片9与内芯片8之间的空隙,设置为油道15;油道15一端与进油口13连通,油道15另一端与出油口14连通,在油道15内设置有翅片7,这样,温度较高的机油从进油口13进入后,流经整个油道15,从出油口14流出。水道16的一端与冷却水进水管3连通,所述的水道16的另一端与冷却水出水管31连通,就样,冷却水就可以从冷却水进水管3流入,流经全部水道16,从冷却水出水管31排出;通过芯片进行热交换,就可以把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冷却水带走热量;通过设置翅片7,可以增加热交换的面积,可以进一步加快热传递,提高传热效果和冷却效果,达到降温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如图1、图6所示,冷却水进水管3与顶盖板5之间设置水管焊圈4,冷却水出水管31与顶盖板5之间也设置水管焊圈4,水管焊圈4可以使冷却水进水管3与顶盖板5之间,以及冷却水出水管31与顶盖板5之间焊接更牢固,密封效果更好,使连接处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耐振动性,防止连接处破裂,防止冷却液泄漏。如图2、图5、图7所示,在底法兰12与底板11之间设置有环形集油腔17,集油腔17与设置在底法兰12内侧圆弧面上的出油口14连通,集油腔17可以把冷却后的机油进行汇集,再经过出油口14排到机油滤清器中,由机油滤清器对机油进行滤清操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油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顶盖板(5)和底板(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顶盖板(5)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31),所述的顶盖板(5)与顶外芯片(6)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6)上设置顶法兰(2),在顶法兰(2)上设置有进油口(13),所述的底板(11)与底法兰(12)固定连接,在底法兰(12)上设置有出油口(14),所述的底板(11)与底外芯片(10)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6)与底外芯片(10)之间设置用于冷却机油的芯片,在芯片内设置油道(15)和水道(16),所述的油道(15)和水道(16)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顶盖板(5)和底板(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顶盖板(5)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3)和冷却水出水管(31),所述的顶盖板(5)与顶外芯片(6)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6)上设置顶法兰(2),在顶法兰(2)上设置有进油口(13),所述的底板(11)与底法兰(12)固定连接,在底法兰(12)上设置有出油口(14),所述的底板(11)与底外芯片(10)固定连接,在顶外芯片(6)与底外芯片(10)之间设置用于冷却机油的芯片,在芯片内设置油道(15)和水道(16),所述的油道(15)和水道(16)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设置有相互间隔层叠的内芯片(8)与外芯片(9),所述的油道(15)和水道(16)设置在内芯片(8)与外芯片(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道(15)一端与进油口(13)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伟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