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托瑞米芬中间体的新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5577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产制备枸橼酸托瑞米芬关键中间体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二苯甲酮(下称中间体1)和1,2‑二苯基‑1‑[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苯基]‑1,4‑丁二醇(下称中间体2)的新方法。中间体1的制备以非水溶性溶媒为主溶剂,水溶性试剂为辅助溶剂,无机碱作缚酸剂,由4‑羟基二苯甲酮和N,N‑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经烷基化反应制得,该反应速度快,后处理简便安全,三废少,中间体1的收率及纯度高,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中间体2的制备由肉桂醛(或肉桂醇)、四氢铝锂及中间体1在醚类溶剂中完成,后处理采用碱液破坏,干燥剂干燥,直接过滤的方式分离中间体2,具有快速、环保、收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枸橼酸托瑞米芬中间体的新制备方法与工艺,属于医药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托瑞米芬(Toremifene)是芬兰Famos公司于1983年开发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类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或不详的转移性乳腺癌,1996年由奥利安公司在欧盟上市,商品名为Fareston。托瑞米芬以枸橼酸形式口服给药。托瑞米芬与他莫昔芬的结构相像、作用机理类似,属三芳基丁烯类的抗雌激素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枸橼酸托瑞米芬是抑制埃博拉病毒的有效药物。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二苯甲酮(中间体1)和1,2-二苯基-1-[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苯基]-1,4-丁二醇(中间体2)是枸橼酸托瑞米芬制备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中间体。枸橼酸托瑞米芬的合成以4-羟基二苯甲酮为原料,与N,N-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发生O-烷基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在四氢铝锂的作用下,中间体1与肉桂醛反应得到中间体2,化学反应式如下:根据文献(徐晓光,枸橼酸托瑞米芬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9),417-418及迟帅等人,枸橼酸托瑞米芬的合成工艺优化,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236-237)的报道,中间体1的合成均以丙酮为溶剂,以水为辅助溶剂,有的还用到了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氯化铵。用丙酮作溶剂的合成工艺,即使反应能定量完成,但避免不了丙酮在碱性条件下的自身缩合,缩合产物与中间体1分离困难就会导致中间体1的纯度下降。中间体2制备过 程中后处理一般采用水或氯化铵水溶液破坏未反应的四氢铝锂,然后分层等常规操作。由于醚类溶剂水溶性较大,致使大量溶剂和部分产品带入水相造成收率降低,还造成水体污染,操作繁琐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保证中间体1和2在工业化生产中的经济、安全、环保等特点,我们专利技术了枸橼酸托瑞米芬中间体1和2的新制备方法,详述如下:以4-羟基二苯甲酮和N,N-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以非水溶性溶媒为溶剂,少量水溶性试剂为辅助溶剂,无机碱作缚酸剂,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至原料4-羟基二苯甲酮基本消失。降温后加入饮用水搅拌分层,有机层用碱液洗涤,再用饮用水洗涤数次。减压浓缩至无溶剂蒸出,降温后得浅黄色固体,即枸橼酸托瑞米芬中间体1,收率92~98%。和原工艺相比,省略了大量丙酮的使用及浓缩的麻烦,减少杂质的生成。上述文献报道的中间体2的制备是由肉桂醛、四氢铝锂及中间体1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完成。我们采用文献方法,只是在反应完全后用碱液破坏,加入干燥剂,再加定量的水,过滤除去无机盐,减压浓缩,可以方便地获得中间体2,收率89~95%。另有文献(张瑞仁等,枸橼酸托瑞米芬的中间体合成工艺改进,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4),29-30)报道了采用肉桂醇直接与中间体1在四氢呋喃中反应,以中等的收率制备获得中间体2的方法。从理论(反应前后化合价态不守恒)和实验都可以证明该方法是不成立的。我们以肉桂醇为原料,以醚类试剂为溶剂,四氢铝锂为还原剂,先制备出肉桂醇的有机金属配合物,而后加入中间体1得到含有中间体2的反应液。采用上述类似的后处理方法,也可以方便地获得枸橼酸托瑞米芬中间体2,收率85~90%。化学反应式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四个优点:1、以甲苯等非水溶性的溶媒替代丙酮为反应溶剂,提高反应温度,使得反应时间缩短,节省了制造工时;2、以甲苯等非水溶性的溶媒替代丙酮为反应溶剂,缚酸剂碳酸钾的用量减少,后处理直接在反应釜中进行,且反应溶剂可以回收套用,省去了离心及蒸除丙酮等工序,操作简化,固废减少,工时节省,成本降低,同时也保证了生产人员的健康;3、以甲苯等非水溶性的溶媒替代丙酮为反应溶剂,避免了丙酮在碱性条件下的自身缩合反应,从而使中间体1的纯度及收率都得到提高;4、中间体2制备过程中的后处理采用过滤替代萃取的方法分离出中间体2,操作简化、快速,浪费减少,保证了生产人员的健康,同时解决了生产上的废水问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通过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在装有机械搅拌的10L三口瓶中,加入4-羟基二苯甲酮400g,碳酸钾696g,甲苯5.4kg,95%工业乙醇140g,53~58℃搅拌1小时。冷却至40℃以下,投入N,N-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436g,升温至80~85℃反应4小时。TLC监控至原料4-羟基二苯甲酮基本转化完,冷却至40℃以下,加饮用水2.4kg,搅拌,分层,弃下层水相。甲苯层用4.6升4%氢氧化钠溶液分三次洗涤,再用2升饮用水分二次洗涤。55~60℃下减压蒸出溶剂,得浅黄色油状物521g,冷却后得浅黄色固体,中间体1收率95.8%。实施例2向5L三口瓶中投1.2kg四氢呋喃,54g四氢铝锂,控温20~28℃,缓慢滴加肉桂醛的四氢呋喃溶液(含肉桂醛318g,四氢呋喃960g),滴加完毕,于20~28℃下搅拌45分钟。在该温度下加入中间体1的四氢呋喃溶液(含465g中间体1,1.2kg四氢呋喃)。加毕,于38~43℃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转移至20升玻璃反应釜中,补加四氢呋喃7L,缓慢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132g,搅拌10分钟,加960g无水硫酸钠,再滴加饮用水132g,滴加完毕,搅拌半小时,抽滤。滤饼用1L四氢呋喃洗涤。减压蒸除四氢呋喃,加2.64kg甲苯,加热至90~100℃溶清,缓慢冷却至室温,抽滤,滤饼用2.4kg甲苯再次精制。冷却至室温后抽滤,60℃常压鼓风烘干得类白色固体650g,中间体2收率92.8%,HPLC含量98.7%。实施例3在2000L搪玻璃反应釜中投入甲苯1080kg,95%工业乙醇28kg,碳酸钾140kg,4-羟基二苯甲酮80kg,于53~58℃搅拌1小时。降温至40℃以下,氮气保护下投N,N-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87.5kg,投毕,缓慢升温至80~85℃搅拌4小时。降温至40℃以下,加饮用水500kg,搅拌15分钟,静置分层。上层有机相用900kg 4%氢氧化钠水溶液分三次洗涤,有 机相再用800kg饮用水分二次洗涤。在真空度不低于0.085MPa,内温不高于80℃条件下减压浓缩溶剂至无馏分蒸出,得油状物105.5kg,冷却后得浅黄色固体,中间体1收率97%。实施例4向500L搪玻璃反应釜中投入100kg四氢呋喃,4.5kg四氢铝锂。控温20~28℃,缓慢滴加肉桂醛的四氢呋喃溶液(含肉桂醛26.5kg,四氢呋喃80kg)。滴加完毕,20~28℃下搅拌45分钟。在该温度下加入中间体1的四氢呋喃溶液(含38.7kg中间体1,100kg四氢呋喃)。加毕,于38~43℃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转移至2000L搪玻璃反应釜中,加四氢呋喃600kg,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11kg,继续搅拌15分钟。搅拌下投入无水硫酸钠80kg,滴加饮用水11kg。滴加完毕继续搅拌40分钟。压滤,滤饼用120kg四氢呋喃压滤淋洗,减压蒸出四氢呋喃。加甲苯220kg加热至90~100℃溶清,冷却至室温析晶,离心,得中间体2的粗品。将粗品在500L搪玻璃反应釜中用150kg甲苯加热至90~100℃溶清,降至室温析晶,离心后的固体于70℃减压烘干,得类白色固体53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枸橼酸托瑞米芬中间体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二苯甲酮(中间体1)的方法,其特征是两个反应物在非水溶性溶媒为溶剂,水溶性溶媒为辅助溶剂,无机碱作缚酸剂下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枸橼酸托瑞米芬中间体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二苯甲酮(中间体1)的方法,其特征是两个反应物在非水溶性溶媒为溶剂,水溶性溶媒为辅助溶剂,无机碱作缚酸剂下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中间体1,其特征是非水溶性溶媒为苯、甲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二甲苯、氯苯;水溶性辅助溶媒为甲醇、乙醇、95%乙醇、丙酮、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二甲基亚砜及它们的水溶液,也包括纯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中间体1,其特征是无机碱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液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中间体1,其特征是反应温度为30~140℃,反应时间以原料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骥王毅斌王陈杨赵爱霞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