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1042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6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特点是所述的上横栏、下横栏均为一体管状结构,上横栏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下横栏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圆管立柱由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穿设于上横栏和下横栏中,由螺杆横向固定,纵向通过防水圈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上横栏、下横栏均采用一体管状结构,简化了结构,同时为安装带来了方便,无需使用螺杆,提高了护栏的防水、防锈性能,大大延长了护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护栏,尤其涉及一种拼装组合式的具有旋转体的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被普遍使用。在我国,不同道路的时速限制也不同,例如,市区道路一般限速为40千米每小时,普通公路一般时速为40-80千米每小时,高速公路一般时速为60-120千米每小时,因此在市区的交通事故多为追尾事故,在普通公路或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车速过快,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到路边或路中间的防护栏上,而这些防护栏由混凝土砌砖或者由间隔设置的混凝土块体及连接相邻块体的横栏构成,再或者是由钢结构的横杆与立柱连接构成,但是,这些防护栏无法吸收汽车的冲撞动能,碰撞后受到防护栏的反向作用力,汽车翻转或反转偏离原车道,极容易与高速行驶而来的汽车发生二次碰撞,造成多辆汽车车毁人亡,加剧了事故的危害性。针对上述的交通事故,目前中国技术专利(CN202116999U)公开了一种间隔接地式带旋转体的交通护栏,包括立柱,套设于立柱上的弹性旋转体,分别设置于弹性旋转体的上方和下方的上横栏和下横栏,套设在立柱上并设置在下横栏和弹性旋转体之间的旋转承接件,立柱包括交替设置的长立柱和短立柱,长立柱向下延伸至下横栏下方形成安装落地部,短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栏和下横栏相连接;再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2849974U)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收冲撞力旋转体的SA级旋转式防撞护栏,包括管状立柱,与立柱相连接的横栏,立柱上套设弹性旋转体,该弹性旋转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上横栏和下横栏,上横栏至少包含呈上下排列的上级横栏和下级横栏,弹性旋转体下端与下横栏之间设有套设在立柱上的旋转承接件,旋转承接件为两片。上述公开的两种结构的护栏,其上横栏、下横栏与立柱固定采用U形连接架、螺杆-螺栓连接,这种结构的单根立柱上至少需要使用五根螺杆,螺杆的使用量大,安装工程量也较大,在上横杆、下横杆与立柱的狭小缝隙中安装螺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工程的安装进度;此外螺杆暴露在空气中,极容易产生锈蚀,大大降低了护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安装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包括圆管立柱、套设于圆管立柱上的弹性旋转体、设置于弹性旋转体上方的上横栏和其下方的下横栏、套设在圆管立柱上并设置在下横栏和弹性旋转体之间的旋转承接件,圆管立柱包括交替设置的长立柱和短立柱,长立柱向下延伸至下横栏下方形成安装落地部,短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栏和下横栏相连接,其特点是所述的上横栏、下横栏均为一体管状结构,上横栏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下横栏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圆管立柱由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穿设于上横栏和下横栏中,由螺杆横向固定,纵向通过防水圈密封。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旋转承接件包括底托、法兰和盖板,底托、法兰和盖板依次由下至上套设在圆管立柱上,所述底托上沿中心开设有环槽,所述法兰上沿中心均设有滚珠与环槽对应,弹性旋转体承接在盖板上,可以实现自由地转动。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管立柱上设有端盖,端盖下端设有螺纹,对应的圆管立柱内设螺纹,将端盖拧上,端盖固定牢固且无需焊接,有利于防止立柱内进水,提高了防腐性能。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旋转体为一体式或为分体式,在所述弹性旋转体的沿圆周方向表面设有环形槽,槽内粘接反光带;或者在弹性旋转体的表面复合有与弹性旋转体一体结构的反光层,有利于提醒汽车驾驶者注意路况,保证安全驾驶。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长立柱的安装落地部连接设有底座,底座上均设安装孔,使得本技术的防撞护栏可以安装在混凝土地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上横栏、下横栏均采用一体管状结构,简化了结构,同时为安装带来了方便,无需使用螺杆,提高了护栏的防水、防锈性能,大大延长了护栏的使用寿命;2)本结构中的旋转承接件包括带有环槽的底托、带有滚珠的法兰和盖板,底托、法兰和盖板依次由下至上套设在圆管立柱上,法兰可以沿环槽自由转动,弹性旋转体承接在盖板上,从而弹性旋转体实现自由地转动;3)本技术的护栏可以设置于道路中央、道路边、交叉路转向点、隧道或地下车道入口、桥墩、桥头栏柱,还设置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使用范围广,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的分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的弹性旋转体分体式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没有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下面就通过给出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包括圆管立柱10、套设于圆管立柱上的弹性旋转体11、设置于弹性旋转体上方的上横栏12和其下方的下横栏13、套设在圆管立柱上并设置在下横栏和弹性旋转体之间的旋转承接件14,圆管立柱包括交替设置的长立柱10a和短立柱10b,长立柱向下延伸至下横栏下方形成安装落地部,短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栏和下横栏相连接,所述的上横栏、下横栏均为一体管状结构,上横栏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1,下横栏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1;圆管立柱由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穿设于上横栏和下横栏中,由螺杆16横向固定,纵向通过防水圈密封15。在图2中,所述的旋转承接件14包括底托141、法兰142和盖板143,底托、法兰和盖板依次由下至上套设在圆管立柱10上,所述底托上沿中心开设有环槽,所述法兰上沿中心均设有滚珠与环槽对应,弹性旋转体11承接在盖板上,可以实现自由地转动。此外,为了防止立柱内进水,提高了防腐性能,所述的圆管立柱10上设有端盖101,端盖下端设有螺纹,对应的圆管立柱内设螺纹,将端盖拧上,端盖固定牢固且无需焊接。此外,所述弹性旋转体11为一体式或为分体式,在所述弹性旋转体11的沿圆周方向表面设有环形槽,槽内粘接反光带110;或者在弹性旋转体的表面复合有与弹性旋转体一体结构的反光层,有利于提醒汽车驾驶者注意路况,保证安全驾驶。如图3所示,所述长立柱10a的安装落地部连接设有底座100,底座上均设安装孔,使得本技术的防撞护栏可以安装在混凝土地面上。以上仅以举例方式来详细阐明本技术的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包括圆管立柱(10)、套设于圆管立柱上的弹性旋转体(11)、设置于弹性旋转体上方的上横栏(12)和其下方的下横栏(13)、套设在圆管立柱上并设置在下横栏和弹性旋转体之间的旋转承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栏、下横栏均为一体管状结构,上横栏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1),下横栏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1);圆管立柱由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穿设于上横栏和下横栏中,由螺杆(16)横向固定,纵向通过防水圈密封(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包括圆管立柱(10)、套设于圆管立柱上的弹性旋转体(11)、设置于弹性旋转体上方的上横栏(12)和其下方的下横栏(13)、套设在圆管立柱上并设置在下横栏和弹性旋转体之间的旋转承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栏、下横栏均为一体管状结构,上横栏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1),下横栏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1);圆管立柱由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穿设于上横栏和下横栏中,由螺杆(16)横向固定,纵向通过防水圈密封(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组合式柔性缓冲防撞道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承接件(14)包括底托(141)、法兰(142)和盖板(143),底托、法兰和盖板依次由下至上套设在圆管立柱(10)上,所述底托上沿中心开设有环槽,所述法兰上沿中心均设有滚珠与环槽对应,弹性旋转体(11)承接在盖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运动蒋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铭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