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529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解决了后摆臂以增加材料使用量来增加自身结构强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个支撑后轮的支撑部与两个用于枢接的轴套,所述支撑部与轴套之间通过片状的连接钢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钢板包括由两长边板与一短边板形成呈类H状的连接臂板,所述连接臂板的具有一大、一小两端口,大端口的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大半环形加强筋,小端口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小半环形加强筋,两长边板沿长度方向弯折形成垂直的加强翻边,达到将其利用弯折的片状钢板有效的提高了后摆臂自身的结构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后摆臂,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
技术介绍
在二轮机动车中,悬架发动机及车架的前后的前叉及后摆臂在作用操纵性带来影响。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3920987U的中国专利文件后摆臂焊接组件。后摆臂作为二轮机车中用于连接后轮的重要组件,其需要足够的结构强度用于支撑引擎主体,而现有的后摆臂往往通过增加后摆臂材料量,来达到后摆臂所需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的后摆臂,将其利用弯折的片状钢板有效的提高了后摆臂自身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包括两个支撑后轮的支撑部与两个用于枢接的轴套,所述支撑部与轴套之间通过片状的连接钢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钢板包括由两长边板与一短边板形成呈类H状的连接臂板,所述连接臂板具有一大、一小两端口,大端口的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大半环形加强筋,小端口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小半环形加强筋,两长边板沿长度方向弯折形成垂直的加强翻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状钢板较为薄,故在使用过程中影响其结构强度的最重要指标为抗弯曲强度。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连接臂板呈类H形使自身具有较高的抗弯能力强与结构重量轻的性能;大半环形加强筋增加了大端口的内边沿结构强度,且大半环形加强筋的截面为弧形;弧形状杆在受到外部压力时,产生弯折形变,在形变过程中,弧形状加强筋除了会产生与该外部压力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还能产生与该外部压力方向垂直的反作用力,使得弧形状加强筋的弯矩得以减少;弧形状的大半环形加强筋与小半环形加强筋,有效提高了连接臂板意两端口的抗弯强度。连接臂板的长边通过垂直形成加强翻边,加强翻边与长边形成了一个类似角钢的连接关系,从而提高连接臂板两长板边方向的抗弯强度与抗拉伸强度。综上,通过对连接臂板的两端口与两长板边结构强度的增强有效提高片形连接钢板的结构强度。较佳的,所述加强翻边垂直翻折形成三角状的加强翻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翻板与加强翻边垂直的连接关系也是两者构成角钢的结构,增加了长边方向的抗弯能力;而且加强翻板为三角状,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较佳的,所述加强翻边与加强翻筋之间焊接固定有角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钢的焊接加固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翻边与加强翻筋的连接紧固性,从而提高了加强翻边与加强翻筋的抗弯能力与结构强度。较佳的,角钢上焊接有垂直加强翻板的螺纹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翻边为片形,较为薄,将螺纹柱焊接在角钢上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而螺纹柱用于机体中弹性件连接,用于螺纹中的设置,使得后摆臂总成与车体之间增多连接支撑点,使得后摆臂总成受力分散,尽量避免了后摆臂总成应受力点过于集中,而导致扭曲的情况发生。较佳的,短边板向两表面鼓起形成球状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状面的每一位置的截面均是成拱状的,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有效提高了短边板的结构强度;而且由于球状面是鼓起形成,内部为中空,有效减少了短边板的重量。较佳的,所述连接臂板的大口端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臂板的小口端连接支撑部。较佳的,所述轴套与支撑部内安装有橡胶衬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衬套有效减少了传递到车身的冲击与振动,且橡胶衬套重量相对较轻。较佳的,轴套的橡胶衬套内插有连杆,所述连杆通过螺母与垫圈固定于轴套的橡胶衬轴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用于固定于车体,通过螺钉与垫圈可实现牢固连接。较佳的,所述连杆于两轴套之间的部分弯折成一个凹状的弯折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状的弯折部扣合在机车上后,相对于圆直杆,弯折部的扣合具有相对机车不发生晃动的性能,使得连杆与机车之间的振动减小。较佳的,轴套朝外径向固定有耳板,耳板上开设有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耳板通过连接孔与机车以螺钉的方式固定,使得后摆臂总成与车体之间增多连接支撑点,使得后摆臂总成的受力分散,尽量避免了后摆臂总成应受理点集中而导致扭曲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车用的后摆臂总成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车用的后摆臂总成的的俯视图,支撑部与轴套伴有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中:1、连接钢板;11、连接臂板;111、长边板;112、短边板;2、大端口;21、大半环形加强筋;3、小端口;31、小半环形加强筋;41、加强翻边;42、加强翻板;43、角钢;5、螺纹柱;6、球状面;7、橡胶衬套;8、连杆;81、弯折部;82、通孔;91、支撑部;92、轴套;10、耳板;101、连接孔;102、螺母;103、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经过弯折的连接钢板1,连接钢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轴套92与圆筒状的支撑部91。图2所示,连接钢板1包括H连接臂板11,连接臂板11有两条片状的长边板111,长边的中间一体成形有短边板112,两长边板111与一短边板112形成H状,并且两长边板111的右端开口较小,形成小端口3,小端口3在短边板112为半圆状以增加了小端口3的抗弯能力;并且两长边板111的左端开口较大,形成大端口2,大端口2在短边板112边沿为圆弧状以增加了大端口2的抗弯能力。如图2与图3所示,小端口3的内部边沿固定有小半环形加强筋31,小半环形加强筋31的截面为圆弧状;小端口3的内部边沿固定有大半环形加强筋21,大半环形加强筋21的截面为圆弧状。短边板112的上、下表面鼓起形成球面。如图1与图2所示,长边板111向下竖直弯折形成垂直的加强翻边41,支撑部91与轴套92固定在加强翻板42的左、右两端,支撑部91位于小端口3,轴套92位于大端口2;加强翻板42的下边板再次垂直弯折形成加强翻板42,加强翻板42呈钝角三角形状且加强翻板42与加强筋板相互平行。加强翻板42与加强筋板之间贴合焊接有角钢43。角钢43的下板面垂直焊接有螺纹柱5。支撑部91与轴套92内过盈配合有橡胶衬套7,轴套92的橡胶衬套7内插有连杆8,连杆8的中间段进行弯折处理形成“凹”状的弯折部81,连杆8的两端通过垫圈103与螺母102固定在轴套92的橡胶衬套7。连杆8在两轴套92之间的两端开设有圆形的通孔82,该通孔82用于与车体螺钉固定,提高了连杆8与车体的连接牢固性,尽量减少了连杆8与车体之间的振动。图2中,相对上方位置的轴套92固定有耳板10,耳板10相对于轴套92径向延伸成形,耳板10上开设有两个圆形的连接孔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包括两个支撑后轮的支撑部(91)与两个用于枢接的轴套(9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91)与轴套(92)之间通过片状的连接钢板(1)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钢板(1)包括由两长边板(111)与一短边板(112)形成呈类H状的连接臂板(11),所述连接臂板(11)具有一大、一小两端口,大端口(2)的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大半环形加强筋(21),小端口(3)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小半环形加强筋(31),两长边板(111)沿长度方向弯折形成垂直的加强翻边(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包括两个支撑后轮的支撑部(91)与两个用于枢接的轴套(9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91)与轴套(92)之间通过片状的连接钢板(1)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钢板(1)包括由两长边板(111)与一短边板(112)形成呈类H状的连接臂板(11),所述连接臂板(11)具有一大、一小两端口,大端口(2)的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大半环形加强筋(21),小端口(3)内边沿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小半环形加强筋(31),两长边板(111)沿长度方向弯折形成垂直的加强翻边(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41)垂直翻折形成三角状的加强翻板(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41)与加强翻筋之间焊接固定有角钢(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的后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角钢(43)上焊接有垂直加强翻板(42)的螺纹柱(5)。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缜余力江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锐泰悬挂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