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8438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提出的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包括有车架(5)、后叉(1)、后减震器(3)、连杆(2)和连接板(4);连接板(4)为具有三个铰接孔的板状结构;连接板通过位于后轮轴(7)轴心上的铰接孔Ⅰ(4-1)与后轮轴(7)铰接;连接板(4)通过铰接孔Ⅱ(4-2)与连杆(2)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5)上;后减震器(3)的上端与车架(5)铰接连接;后减震器(3)的下端与连接板的铰接孔Ⅲ(4-3)铰接,铰接孔Ⅲ(4-3)在初始位置位于铰接孔Ⅰ(4-1)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后悬挂装置刚度与行程之间的矛盾,车辆行驶过程中更加柔软、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后悬挂装置,是车轮与车体弹性连接的机构,其作用是抑制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振动、冲击传入摩托车车体,提高乘坐舒适性,使轮胎和路面始终保持最佳的接触,并使摩托车的驱动力、制动力、横向力等产生在轮胎和路面之间,保证摩托车的正常运行和行驶稳定性。常见的摩托车的后悬挂装置为双减震系统双臂式后悬挂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后轮、后减震器、后叉和车架组成;具体的说,后叉前端与车架铰接,后叉后端安装车轮,后减震器下端与后叉后端铰接,后减震器上端与车架铰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摩托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舒适性高,则悬架系统刚度要小,后减震器行程尽可能大;但由于悬架系统的结构限制,后减震器行程不能太大;需要解决后悬挂系统刚度与后减震器行程的矛盾,才能使摩托车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该装置通过非线性的增加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行程,使后悬挂系统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呈非线性变化,使后悬挂系统在弱冲击下较“软”,强冲击下变“硬”,提高摩托车舒适性。为完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包括有车架、后叉和后减震器;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还设置有连杆和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为具有三个铰接孔的板状结构;连接板的三个铰接孔:铰接孔1、铰接孔II和铰接孔III;所述的连接板通过铰接孔I与后轮轴铰接,且所述的铰接孔I位于后轮轴的轴心上;所述连接板通过铰接孔II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车架上,使所述的连接板可在连杆作用下绕后轮轴转动;所述后减震器的上端与所述的车架铰接连接;所述后减震器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下部,即所述后减震器的下端与连接板的铰接孔III铰接,所述的铰接孔III在初始位置位于所述铰接孔I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在连杆作用下绕后轮轴转动的同时,压缩所述的后减震器实现总压缩行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使所述的后悬挂系统刚度特性、阻尼特性随后减震器的非线性变化而变化。所述铰接孔III位于后减震器上端与铰接孔I连线的延长线上。本专利技术提出发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非线性变化增加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行程,使后悬挂系统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呈非线性变化,使后悬挂系统在弱冲击下较“软”,强冲击下变“硬”,解决了后悬挂装置刚度与行程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摩托车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图。图中:1、后叉,2、连杆,3、后减震器,4、连接板,4-1、铰接孔I,4_2、铰接孔II,4_3、铰接孔III,5、车架,6、后轮,7、后轮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包括有车架5、后叉1和后减震器3 ;所述后叉1的前端与车架5铰接,后叉1的后端与后轮轴7铰接;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还设置有连杆2和连接板4 ;所述的连接板4为具有三个铰接孔的板状结构;连接板4的三个铰接孔:铰接孔I 4-1、铰接孔II 4-2和铰接孔III 4-3 ;所述的连接板通过铰接孔I 4-1与后轮轴7铰接,且所述的铰接孔I 4-1位于后轮轴7的轴心上;所述连接板4通过铰接孔II 4-2与连杆2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车架5上,使所述的连接板4可在连杆2作用下绕后轮轴7转动;所述后减震器3的上端与所述的车架5铰接连接;所述后减震器3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板4的下部,即所述后减震器3的下端与连接板的铰接孔III 4-3铰接,所述的铰接孔III 4-3在初始位置位于所述铰接孔I 4-1的下部,且所述铰接孔III位于后减震器上端与铰接孔I连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的连接板4在连杆2作用下绕后轮轴7转动的同时,压缩所述的后减震器3实现总压缩行程的非线性变化,即初始状态下后减震器3下端孔位于后轮轴下方,铰接孔III4-3切线运动方向与减震器3的轴线近似垂直,连接板4转动对后减震器3的压缩作用较小;随着连接板4转角的增大,铰接孔III 4-3切线运动方向逐渐接近后减震器轴线的近似平行方向,连接板4转动对后减震器3的压缩作用逐渐增大,从而使所述的后悬挂系统刚度特性、阻尼特性随后减震器的非线性变化而变化。【主权项】1.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包括有车架(5)、后叉(1)和后减震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还设置有连杆(2)和连接板(4);所述的连接板(4)为具有三个铰接孔的板状结构;连接板(4)的三个铰接孔:铰接孔I (4-1)、铰接孔II (4-2)和铰接孔111(4-3);所述的连接板通过铰接孔I (4-1)与后轮轴(7)铰接,且所述的铰接孔I (4-1)位于后轮轴(7)的轴心上;所述连接板(4)通过铰接孔II (4-2)与连杆(2)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车架(5)上,使所述的连接板(4)可在连杆(2)作用下绕后轮轴(7)转动;所述后减震器(3)的上端与所述的车架(5)铰接连接;所述后减震器(3)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板(4)的下部,即所述后减震器(3)的下端与连接板的铰接孔III (4-3 )铰接,所述的铰接孔III (4-3 )在初始位置位于所述铰接孔1(4-1)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4)在连杆(2)作用下绕后轮轴(7)转动的同时,压缩所述的后减震器(3)实现总压缩行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使所述的后悬挂系统刚度特性、阻尼特性随后减震器的非线性变化而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孔III位于后减震器上端与铰接孔I连线的延长线上。【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提出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提出的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包括有车架(5)、后叉(1)、后减震器(3)、连杆(2)和连接板(4);连接板(4)为具有三个铰接孔的板状结构;连接板通过位于后轮轴(7)轴心上的铰接孔Ⅰ(4-1)与后轮轴(7)铰接;连接板(4)通过铰接孔Ⅱ(4-2)与连杆(2)的一端铰接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5)上;后减震器(3)的上端与车架(5)铰接连接;后减震器(3)的下端与连接板的铰接孔Ⅲ(4-3)铰接,铰接孔Ⅲ(4-3)在初始位置位于铰接孔Ⅰ(4-1)的下部。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后悬挂装置刚度与行程之间的矛盾,车辆行驶过程中更加柔软、舒适。【IPC分类】B62K25/20【公开号】CN105329396【申请号】CN201510864797【专利技术人】刘晨明, 艾东斌, 范浙勇, 沈晓玲, 邵胜勇, 刘高维, 崔湘豫 【申请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包括有车架(5)、后叉(1)和后减震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托车后悬挂装置还设置有连杆(2)和连接板(4);所述的连接板(4)为具有三个铰接孔的板状结构;连接板(4)的三个铰接孔:铰接孔Ⅰ(4‑1)、铰接孔Ⅱ(4‑2)和铰接孔Ⅲ(4‑3);所述的连接板通过铰接孔Ⅰ(4‑1)与后轮轴(7)铰接,且所述的铰接孔Ⅰ(4‑1)位于后轮轴(7)的轴心上;所述连接板(4)通过铰接孔Ⅱ(4‑2)与连杆(2)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车架(5)上,使所述的连接板(4)可在连杆(2)作用下绕后轮轴(7)转动;所述后减震器(3)的上端与所述的车架(5)铰接连接;所述后减震器(3)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板(4)的下部,即所述后减震器(3)的下端与连接板的铰接孔Ⅲ(4‑3)铰接,所述的铰接孔Ⅲ(4‑3)在初始位置位于所述铰接孔Ⅰ(4‑1)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4)在连杆(2)作用下绕后轮轴(7)转动的同时,压缩所述的后减震器(3)实现总压缩行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使所述的后悬挂系统刚度特性、阻尼特性随后减震器的非线性变化而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明艾东斌范浙勇沈晓玲邵胜勇刘高维崔湘豫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