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667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萝卜18‑19、粳米8‑12、葡萄皮9‑10、油菜花粉3‑4、茉莉花茶汁200‑250、牡蛎壳100‑110、山楂100‑105、白糖10‑15、槲皮素0.1‑0,2、L‑焦谷氨酸0.7‑1、甘草1.1‑2、绞股蓝1.6‑2.1、南烛叶1.8‑2;本发明专利技术高值化利用了海洋生物资源,以牡蛎加工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牡蛎壳为钙源制备谷氨酸螯合钙,增加花茶的钙含量,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添加有山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该山楂提取物与槲皮素间存在抗氧化协同作用,通过与螯合钙共混改性,得到具有高效抗氧化、高营养价值的添加助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茶
,尤其涉及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饮食方面钠盐摄取过高和缺钙导致的高血压、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出现低龄化趋势,而且现代医学也已证明缺钙比高钠的危害性更大。因此,食物中钙含量的提高是解决缺钙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牡蛎作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产量不断增加,而占其总重80%以上的牡蛎壳大多数作为固体废弃物被丢弃在垃圾场或填海,已成为环境一大公害,迫切需要新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由于牡蛎壳中碳酸钙的含量高达95%左右,以牡蛎贝壳为原料制备生物钙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牡蛎加工废弃物牡蛎壳为钙源制备高纯度谷氨酸螯合钙,不仅可作为补钙剂,又可作为代盐剂及调味剂使用,从而变废为宝,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胭脂果,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我国资源丰富。山楂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常吃山楂及其制品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骼和血液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延年益寿。因此,在人们日益重视自身保健的今天,研究山楂的功能特性及其制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对山楂抗氧化性的研究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萝卜18-19、粳米8-12、葡萄皮9-10、油菜花粉3-4、茉莉花茶汁200-250、牡蛎壳100-110、山楂100-105、白糖10-15、槲皮素0.1-0,2、L-焦谷氨酸0.7-1、甘草1.1-2、绞股蓝1.6-2.1、南烛叶1.8-2。所述的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草、绞股蓝、南烛叶用6-9倍量的水浸提后,滤得药汁,再经喷雾干燥,得到中药粉;葡萄皮、油菜花粉混合置于搅拌机内搅拌成糊状;(2)粳米用温水浸泡2-3小时;白萝卜切段后从一侧挖孔,再将泡好的粳米、中药粉的混合物填塞入挖好的孔内,再将处理好的白萝卜均匀置于蒸锅上隔水熏蒸30-35分钟,取得锅内白萝卜内粳米,晾凉待用;(3)将牡蛎壳先用清水清洗表面杂物,粉碎,加适量水研磨成糊状,加水搅拌,过滤除去滤液,得钙源牡蛎壳粉;(4)取L-焦谷氨酸、钙源牡蛎壳粉混合,加入混合物100-110倍的蒸馏水中,加热到70-75℃,加入醋酸或小苏打调节pH为5-6,保温搅拌1-1.2小时,抽滤,将滤液蒸发浓缩至膏状,加入膏状重量20-33倍的、90-92%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得螯合钙醇液;(5)将山楂粉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47-50%的乙醇溶液中,于功率为197-00W下超声35-40min,过滤得提取液;(6)将提取液滴加到合钙醇液中,滴加完毕后加入上述槲皮素,搅拌均匀,置于50-60℃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12小时,出料,将滤液蒸发浓缩至膏状,得抗氧化螯合钙;(7)将茉莉花茶汁与上述步骤所得物料以及剩余各物料混合均匀,再灭菌灌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高值化利用了海洋生物资源,以牡蛎加工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牡蛎壳为钙源制备谷氨酸螯合钙,增加花茶的钙含量,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本专利技术还添加有山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该山楂提取物与槲皮素间存在抗氧化协同作用,通过与螯合钙共混改性,得到具有高效抗氧化、高营养价值的添加助剂,本专利技术工艺简便易行,且绿色环保;本专利技术入口清甜,香气四溢,营养丰富,还添加有甘草、绞股蓝、南烛叶等食药材,富予了本专利技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安神明目的保健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萝卜18、粳米8、葡萄皮9、油菜花粉3、茉莉花茶汁200、牡蛎壳100、山楂100、白糖10、槲皮素0.1,2、L焦谷氨酸0.7、甘草1.1、绞股蓝1.6、南烛叶1.8。所述的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草、绞股蓝、南烛叶用6倍量的水浸提后,滤得药汁,再经喷雾干燥,得到中药粉;葡萄皮、油菜花粉混合置于搅拌机内搅拌成糊状;(2)粳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白萝卜切段后从一侧挖孔,再将泡好的粳米、中药粉的混合物填塞入挖好的孔内,再将处理好的白萝卜均匀置于蒸锅上隔水熏蒸30分钟,取得锅内白萝卜内粳米,晾凉待用;(3)将牡蛎壳先用清水清洗表面杂物,粉碎,加适量水研磨成糊状,加水搅拌,过滤除去滤液,得钙源牡蛎壳粉;(4)取L焦谷氨酸、钙源牡蛎壳粉混合,加入混合物100倍的蒸馏水中,加热到70℃,加入醋酸或小苏打调节pH为5,保温搅拌1小时,抽滤,将滤液蒸发浓缩至膏状,加入膏状重量20倍的、90%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得螯合钙醇液;(5)将山楂粉加入到其重量20倍的、47%的乙醇溶液中,于功率为197W下超声35min,过滤得提取液;(6)将提取液滴加到合钙醇液中,滴加完毕后加入上述槲皮素,搅拌均匀,置于50℃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小时,出料,将滤液蒸发浓缩至膏状,得抗氧化螯合钙;(7)将茉莉花茶汁与上述步骤所得物料以及剩余各物料混合均匀,再灭菌灌装,即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萝卜18‑19、粳米8‑12、葡萄皮9‑10、油菜花粉3‑4、茉莉花茶汁200‑250、牡蛎壳100‑110、山楂100‑105、白糖10‑15、槲皮素0.1‑0,2、L‑焦谷氨酸0.7‑1、甘草1.1‑2、绞股蓝1.6‑2.1、南烛叶1.8‑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萝卜18-19、粳米8-12、葡萄皮9-10、油菜花粉3-4、茉莉花茶汁200-250、牡蛎壳100-110、山楂100-105、白糖10-15、槲皮素0.1-0,2、L-焦谷氨酸0.7-1、甘草1.1-2、绞股蓝1.6-2.1、南烛叶1.8-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烛茉莉补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草、绞股蓝、南烛叶用6-9倍量的水浸提后,滤得药汁,再经喷雾干燥,得到中药粉;葡萄皮、油菜花粉混合置于搅拌机内搅拌成糊状;(2)粳米用温水浸泡2-3小时;白萝卜切段后从一侧挖孔,再将泡好的粳米、中药粉的混合物填塞入挖好的孔内,再将处理好的白萝卜均匀置于蒸锅上隔水熏蒸30-35分钟,取得锅内白萝卜内粳米,晾凉待用;(3)将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先军陈艳秋彭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杯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