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601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0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后部结构(10),该飞行器后部结构(10)包括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该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具有第一侧和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该飞行器后部结构(10)还包括水平稳定器(21)和竖向稳定器(1),该竖向稳定器(1)进而包括第一翼梁(2)和第二翼梁(3)。第一翼梁(2)通过第一附接装置(5,6)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的第一附接区域(41),并且第二翼梁(3)通过第二附接装置(7,8)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的第二附接区域(42)。第二附接区域(42)与第一附接区域(41)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部件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飞行器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用于包括在飞行器后部区域中的元件的布置的若干解决方案,特别是用于竖向稳定器至机身的布置的若干解决方案。该接头必须满足飞行器通常经受的所有动力学要求,所述动力学要求包括由于在竖向稳定器中产生的空气动力载荷而引起的剪切力,该竖向稳定器通常通过其端部中的一个端部附接至机身的上部中的区域。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飞行器中,该附接通过一组配件实现,所述一组配件设置在布置在机身中的上部壳体结构上。壳体结构进而附接至机身的若干框架,并且因此,配件中产生的载荷被传递至飞行器的主结构。该附接方式已经在飞行器中使用了几十年,但是意味着机身结构的重量增加,这归因于必须满足的安全标准,以及归因于这样的事实:配件通常在剪切力下工作并且需要是更大且更强的以承受这些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飞行器尾翼布置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飞行器提供了对前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说明书(包括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可以以除了这种特征相互排斥的组合之外的任意组合的方式组合。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后部结构,包括: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该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具有第一侧和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水平稳定器,竖向稳定器,该竖向稳定器进而包括第一翼梁和第二翼梁,其中,第一翼梁通过第一附接装置附接至后压力舱壁的第二侧的第一附接区域,第二翼梁通过第二附接装置附接至后压力舱壁的第二侧的第二附接区域,第二附接区域与第一附接区域不同。附接装置为构造成附接两个部件的元件。特别地,这些附接装置可以是配件、螺栓及其组合或者执行相同技术功能的任何类似元件。有利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适于在不使用壳体结构的情况下附接至飞行器的其余部分。这节省了飞行器的重量,并且将载荷重新分配至整个后压力舱壁,而不是将载荷传递集中在位于飞行器的后顶部中的更小的区域中。后压力舱壁为封闭飞行器的加压区域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该后压力舱壁以大致垂直于机身轴线的方式位于飞行器的后部中。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实施方式中,后压力舱壁不涉及与竖向稳定器的附接,原因在于在这些情况下,竖向稳定器附接至布置在机身的周边中的壳体,并且后压力舱壁布置成覆盖所述机身的横截面。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这两个元件之间是没有相互作用的。该实施方式省去了对于飞行器的一个元件的重量,并且该实施方式允许飞行器后部结构的其余部分免去结构性的要求。在特定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区域对应于后压力舱壁的上部区域,并且第二附接区域对应于后压力舱壁的下部区域。该最佳解决方案允许更好地管理沿着后压力舱壁的载荷分配。在特定实施方式中,第一附接装置包括第一角配件和第一后配
件,并且第二附接装置包括第二角配件和第二后配件.角配件为包括形成角度的两个支承表面的元件。角配件用于附接两个不同的元件,所述两个不同的元件在它们之间形成角度。后配件为这样的元件:所述元件布置在其后侧已经附接至另一元件的元件的背面上,因而固定附接。后配件不需要符合任何特定条件,原因在于后配件仅保持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通常为螺栓或类似物。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后配件具有允许布置成与其他表面相接触的形状,因而加固其位置。在特定实施方式中,第一角配件借助于第一紧固装置将第一翼梁附接至后压力舱壁的第二侧,并且第一后配件从后压力舱壁的第一侧固定这些第一紧固装置。在特定实施方式中,第二角配件借助于第二紧固装置将第二翼梁附接至后压力舱壁的第二侧,并且第二后配件从后压力舱壁的第一侧固定这些第二紧固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飞行器后部结构。附图说明通过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的详细描述将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特性和优点,其通过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而不作为对其的限制,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变得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中的竖向稳定器的附接的细节。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中的竖向稳定器的附接的另一细节。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中的竖向稳定器的附接的另一细节。图6示出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的飞行器。具体实施方式已经概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下文中将描述具体的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110。在该图中,竖向稳定器101附接至壳体结构106,该壳体结构106布置在机身的顶部部分上。根据现有技术的竖向稳定器101的前翼梁102和后翼梁103两者与若干横向配件107一起附接至壳体结构106。该壳体结构106包括若干配件,所述若干配件接收在竖向稳定器101中产生的载荷并且将所述载荷传递至壳体结构106并且随后传递至机身。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10。该飞行器后部结构10包括: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该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具有第一侧和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水平稳定器21,竖向稳定器1,该竖向稳定器1进而包括第一翼梁2和第二翼梁3,其中,第一翼梁2通过第一附接装置5、6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的第一附接区域41,第二翼梁3通过第二附接装置7、8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的第二附接区域42,第二附接区域42与第一附接区域41不同。在该图中,可以观察到第一附接区域41如何与后压力舱壁11的上部区域相对应,以及第二附接区域42如何与后压力舱壁11的下部区域相对应。在该图中,还观察到位于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上的中央角配
件14。因此,竖向稳定器未附接至包括多个重配件的壳体,而是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竖向稳定器的第一翼梁与第二翼梁的附接与后压力舱壁的定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允许两个附接的共生加固(symbiotic reinforcement)。在特定实施方式中,竖向稳定器的翼梁与后压力舱壁之间的附接通过第一附接装置和第二附接装置执行。图3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的特定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一附接装置的细节。在该图中,可以看到:第一附接装置包括第一角配件5和第一后配件6,第一角配件5如何借助于第一紧固装置(未示出)将第一翼梁2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并且第一后配件6如何从后压力舱壁11的第一侧固定这些第一紧固装置。在该图中,还观察到位于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上的中央角配件14。图4示出了第二附接装置的细节,该第二附接装置进而包括第二角配件7和第二后配件8。第二角配件7借助于第二紧固装置(未示出)将第二翼梁3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并且第二后配件8从后压力舱壁11的第一侧固定这些第二紧固装置。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后部结构的视图。在这种情况中,在该视图中能看到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而不是第一侧,该第一侧从图3和图4中看到。在该图中,看到第一角配件5和第一后配件6将第一翼梁2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并且看到第二角配件7和第二后配件8将第二翼梁3附接至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此外,还观察到位于后压力舱壁11的第二侧上的中央角配件14。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飞行器后部结构10的飞行器100。可以观察到,由于载荷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后部结构(10),包括: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所述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具有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水平稳定器(21),竖向稳定器(1),所述竖向稳定器(1)进而包括第一翼梁(2)和第二翼梁(3),其中,所述第一翼梁(2)通过第一附接装置(5,6)附接至所述后压力舱壁(11)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一附接区域(41),所述第二翼梁(3)通过第二附接装置(7,8)附接至所述后压力舱壁(11)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附接区域(42),所述第二附接区域(42)与所述第一附接区域(41)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08 EP 15382169.91.一种飞行器后部结构(10),包括: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所述大致平坦的后压力舱壁(11)具有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水平稳定器(21),竖向稳定器(1),所述竖向稳定器(1)进而包括第一翼梁(2)和第二翼梁(3),其中,所述第一翼梁(2)通过第一附接装置(5,6)附接至所述后压力舱壁(11)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一附接区域(41),所述第二翼梁(3)通过第二附接装置(7,8)附接至所述后压力舱壁(11)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附接区域(42),所述第二附接区域(42)与所述第一附接区域(41)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后部结构(10),其中,所述第一附接区域(41)与所述后压力舱壁(11)的上部区域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二附接区域(42)与所述后压力舱壁(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迭戈·福尔奇科尔特斯埃斯特万·马蒂诺冈萨雷斯乔塞·安东尼奥·马里夫兰卡洛佩斯利昂内尔·迪奥雄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班牙;E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