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甘子多味保健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余甘果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余甘果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 缺乏症。在藏药中,余甘果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果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余甘果通常鲜食,不耐贮藏,且属季节性水果,用于加工成余甘子多味保健晶可实现对余甘子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余甘子不易贮藏的问题,提供一种余甘子多味保健晶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甘子多味保健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选料→调配→造粒→干燥→分级→包装→成品的制造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A、选料:选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5%的浓缩余甘子原汁和15%榅桲汁,将黑糖和冰糖粉碎,过120目细筛成糖粉,将麦芽糊精过100目筛备用;B、调配:各种原料所占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甘子多味保健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选料→调配→造粒→干燥→分级→包装→成品的制造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A、选料:选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5%的浓缩余甘子原汁和15%榅桲汁,将黑糖和冰糖粉碎,过120目细筛成糖粉,将麦芽糊精过100目筛备用;B、调配:各种原料所占比重为20%的浓余甘子原汁,15%榅桲汁,10%酸豆粉,45%的糖粉,8%的甘草液,5%麦芽糊精,6%枸杞粉,苹果酸0.3%,柠檬酸0.1%及适量的食用胭脂红;先将柠檬酸、苹果酸、胭脂红色素分别用少许水溶化,并用纱布过滤到浓缩余甘子原汁中,然后将全部原料倒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使全部原料混合均匀,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甘子多味保健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选料→调配→造粒→干燥→分级→包装→成品的制造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A、选料:选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5%的浓缩余甘子原汁和15%榅桲汁,将黑糖和冰糖粉碎,过120目细筛成糖粉,将麦芽糊精过100目筛备用;B、调配:各种原料所占比重为20%的浓余甘子原汁,15%榅桲汁,10%酸豆粉,45%的糖粉,8%的甘草液,5%麦芽糊精,6%枸杞粉,苹果酸0.3%,柠檬酸0.1%及适量的食用胭脂红;先将柠檬酸、苹果酸、胭脂红色素分别用少许水溶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