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630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该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包括:吸能单元梁基体和分别设置在吸能单元梁基体两端的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为一柱形腔体,腔体内沿着与第一堵板或第二堵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诱导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在受压时产生皱褶的诱导变形板,腔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诱导吸能单元梁基体产生可控的塑性变形的两个“V”形诱导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提高了吸能单元梁吸收能量的能力,提高了司机和乘客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可以根据吸能大小而进行设计上的改变,设计生产费用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乘车出行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轨道车辆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之一,其安全性更是关乎着千家万户。吸能单元梁作为轨道车辆主要的被动吸能部件,当列车发生碰撞时吸能单元梁不仅能够缓和列车的冲击和振动幅度,而且能够吸收列车撞击时所产生的能量以保证司机和乘客的安全,同时不会对列车的主体部分造成伤害。因此对其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图1为一种现有的吸能单元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截面为“日”字型的柱体结构,一端22固定在车体上,吸能单元梁的两个侧梁分布有多个圆形吸能孔21,一般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成一体结构。上述结构的吸能单元梁,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是根据碰撞能量的大小产生随机的塑性变形,吸收能量的能力不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吸能单元梁吸收能量的能力,保证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包括:吸能单元梁基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两端的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为一柱形腔体,所述腔体内沿着与所述第一堵板或所述第二堵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诱导所述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在受压时产生皱褶的诱导变形板;所述腔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诱导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产生可控的塑
性变形的两个“V”形诱导部。进一步地,所述诱导变形板中央设置有一用于使得所述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两侧实现同步塑性变形的吸能孔,所述诱导变形板的四个边分别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腔体的凸起;所述腔体四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诱导变形板的四个凸起匹配的诱导槽。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诱导变形板结构相同大小不同。进一步地,所述腔体沿着垂直所述第一堵板或所述第二堵板方向的截面为梯形。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由相同的两个基体焊接组成,所述基体的两个侧梁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V”形诱导部的“V”形梁。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诱导变形板等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堵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堵板的面积,所述第一堵板用于与防爬装置中的防爬齿焊接,所述第二堵板用于与车体焊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在车体发生碰撞时,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作为主要的吸能部件,首先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受压后通过“V”形诱导部诱导吸能单元梁基体产生可控的塑性变形,接着各个诱导变形板随“V”形诱导部变形后逐渐产生“皱褶”,诱导变形板的个数决定产生“皱褶”的数量,能量逐渐被吸收,随着“皱褶”的产生从而将碰撞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塑性变形消耗了,由于“V”形诱导部和诱导变形板的存在使得塑性变形沿着预期目标进行,有效地降低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和震动幅度,从而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安全空间,提高了司机和乘客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现有的吸能单元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V”形诱导部的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V”形诱导部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诱导变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2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的俯视图,结合图2-图4,本专利技术的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包括:吸能单元梁基体13和分别设置在吸能单元梁基体13两端的第一堵板1和第二堵板9,第一堵板1和第二堵板9可以是焊接在吸能单元梁基体13的两端。其中,吸能单元梁基体13为一柱形腔体,腔体内沿着与第一堵板1或第二堵板9平行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诱导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在受压时产生皱褶的诱导变形板(图3中3-8)。腔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诱导吸能单元梁基体产生可控的塑性变形的“V”形诱导部2和“V”形诱导部12。图5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V”形诱导部的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V”形诱导部的俯视图,结合图5和图6,V”形诱导部可以为一V”形板,“V”形诱导部2和“V”形诱导部12可以是焊接在吸能单元梁基体13的一端。图7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诱导变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诱导变形板中央设置有一用于使得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两侧实现同步塑性变形的吸能孔16,诱导变形板的四个边分别设有用于插入腔体的凸起,结合图2,腔体四周分别设置有与诱导变形板的四个凸起匹配的诱导槽14,具体可为矩形孔。在实际使用时,多个诱导变形板结构相同大小不同,诱导变形板的大小根据位于腔体的位置确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的工作原理为:在实际使用时,将第一堵板与防爬装置中的防爬齿焊接,第二堵板与车体焊接,在车体发生碰撞时,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作为主要的吸能部件,首先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受压后通过“V”形诱导部诱导吸能单元梁基体产生可控的塑性变形,接着各个诱导变形板随“V”形诱导部变形后逐渐产生“皱褶”,诱导变形板的个数决定产生“皱褶”的数量,能量逐渐被吸收,随着“皱褶”的产生从而将碰撞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塑性变形消耗了,由于“V”形诱导部和诱导变形板的存在使得塑性变形沿着预期目标进行,有效地降低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和震动幅度,从而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安全空间,提高了司机和乘客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可选的,本专利技术中的腔体沿着垂直第一堵板1或第二堵板9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如图4所示,因此诱导变形板的大小从第一堵板1到第二堵板9依次增大,可选的,多个诱导变形板等间隔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受力均匀,吸收能量均匀。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的腔体由相同的两个基体焊接组成,图8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中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体15的两个侧梁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V”形诱导部2的“V”形梁,两个基体焊接后是对称的。其中,第一堵板1的面积小于第二堵板9的面积,第一堵板1用于与防爬装置中的防爬齿焊接,第二堵板9用于与车体焊接。现有的吸能单元梁由于是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成一体结构,因此型材断面一旦确定就不能根据吸能大小的改变而做出适应性的变化,若要改变,则需整体进行重新设计,费用很高,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可根据预估的碰撞能量的大小设置诱导变形板的数量和腔体的厚度,就能达到所要的效果,也就是说,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可以根据吸能大小而进行设计上的改变,设计生产费用较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单元梁基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两端的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为一柱形腔体,所述腔体内沿着与所述第一堵板或所述第二堵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诱导所述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在受压时产生皱褶的诱导变形板;所述腔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诱导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产生可控的塑性变形的两个“V”形诱导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单元梁基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两端的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为一柱形腔体,所述腔体内沿着与所述第一堵板或所述第二堵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诱导所述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在受压时产生皱褶的诱导变形板;所述腔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诱导所述吸能单元梁基体产生可控的塑性变形的两个“V”形诱导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变形板中央设置有一用于使得所述轨道车辆吸能单元梁两侧实现同步塑性变形的吸能孔,所述诱导变形板的四个边分别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腔体的凸起;所述腔体四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诱导变形板的四个凸起匹配的诱导槽。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晋罗超刘宇王卉子王峰左银龙刘洋王志俊王国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