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420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双层轨道包括:桥墩;跨坐式轨道组,包括至少一套跨坐式轨道,所述跨坐式轨道铺设在所述桥墩的上方;悬挂式轨道组,包括至少一套悬挂式轨道,所述悬挂式轨道铺设在所述桥墩的下方。轨道车辆行驶在双层轨道中的跨坐式轨道的主轨道段上行驶并在道岔区域变道至第一分轨道段或第二分轨道段。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层轨道采用高架形式,结构简单,建设过程中对周边交通、建筑物影响小。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将传统的移动式道岔优化为固定式道岔,降低道岔区域的制造、施工以及维护成本。固定式道岔也无需考虑活动空间,不涉及电机、传动以及同步装置等电气设备,节省空间的基础上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越发重要,轨道车辆在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常见的轨道车辆有传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交通有磁悬浮轨道列车和单轨列车等。

2、当前,城市地上轨道交通形式主要为跨坐式单轨或悬挂式单轨,均存在造价高、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施工难度与风险较大等问题,同时也存在运输能力较小的问题,无法实现跨坐式与悬挂式交通的有效结合。另外,轨道交通沿轨道运行,线路末端折返、站场或以安全角度考虑,都不可避免地会用到道岔。而车辆在通过道岔时,通过信号系统控制,控制道岔在车辆通过前进行相关动作,确保道岔区域于需求的状态,车辆收到相关信号后,行驶并通过道岔。道岔设备是轨道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车辆转线的专用装备。当前主流的道岔形式为移动式道岔,需要电机和同步器来协同工作,并与信号系统高度关联,存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制造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影响行车密度和通信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轨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轨道段包括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和第一枕梁,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横截面均为L型,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之间通过第一枕梁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梁在所述道岔区域内的一段的横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挡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梁在所述道岔区域处存在交叉点,且所述第二轨道梁在所述交叉点处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轨道段包括第三轨道梁、第四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轨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轨道段包括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和第一枕梁,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横截面均为l型,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之间通过第一枕梁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梁在所述道岔区域内的一段的横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挡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梁在所述道岔区域处存在交叉点,且所述第二轨道梁在所述交叉点处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轨道段包括第三轨道梁、第四轨道梁和第二枕梁,所述第三轨道梁和第四轨道梁横截面均为l型,所述第三轨道梁和第四轨道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轨道梁和第四轨道梁之间通过第二枕梁连接,所述第三轨道梁在所述道岔区域内的一段的横截面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挡板与所述第三轨道梁在所述道岔区域处存在交叉点,且所述第三轨道梁在所述交叉点处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杲晓锋王冬卫赵云王艳荣安在秋张天白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