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3624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5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铸井内周边设置有冷却壁,铸井内的底部安装有排水泵,铸井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箱;结晶器的入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事故水管,冷却壁的入口通过第二阀门连接第一阀门;结晶器、铸造小车和冷却壁冷却水管的出口均与集水箱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保证冷却效果,延长结晶器、铸造小车及冷却壁的使用寿命,同时水质不易被污染、损耗小;能有效的控制相应水量及水温情况;二次浊循环水能有效实现铸锭冷却,更加节能环保;在铸井四周的冷却壁能实现红锭铸造时对铸井的有效保护,延长铸井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降低日常维护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用的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的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及导电率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框架铜合金铸造过程中的冷却系统设计的优劣将对提高铸锭质量、降低能耗有着巨大影响,对于减少生产成本起到关键作用。框架铜合金铸锭的传统铸造冷却方式为:采用浊循环水对结晶器进行冷却,经结晶器后的一次冷却水直接喷洒在铸锭上,形成对铸锭的二次冷却,最终实现铸锭的冷却。该冷却系统存在如下不足:①冷却水为浊循环水,水质和导热性较差,要求冷却水量大,能耗高;浊循环水水质差不利于有效提高铸锭质量,特别是对铁含量高的框架铜合金铸锭表面质量影响显著,导致该合金产生严重的表面裂纹,降低铸锭表面质量;②无法采用红锭铸造工艺生产新型框架铜合金材料;③设置独立泵房、冷却水塔、外部管网及水池,增加建设投资费用;并且其仅服务于本设备,效率低,系统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的冷却系统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包括结晶器、铸造小车和冷却壁,所述铸造小车的上面安装有所述结晶器,所述铸造小车的下方设置有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井内周边设置有所述冷却壁,铸井内的底部安装有排水泵,铸井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箱;结晶器的入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事故水管,冷却壁的入口通过第二阀门连接第一阀门;铸造小车的入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有压净循环给水管,铸井内的底部通过第四阀门连接有压浊循环给水管;结晶器、铸造小车和冷却壁冷却水管的出口均与集水箱连接;集水箱的出口连接无压净循环回水管,排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压浊循环回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包括结晶器、铸造小车和冷却壁,所述铸造小车的上面安装有所述结晶器,所述铸造小车的下方设置有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井内周边设置有所述冷却壁,铸井内的底部安装有排水泵,铸井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箱;结晶器的入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事故水管,冷却壁的入口通过第二阀门连接第一阀门;铸造小车的入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有压净循环给水管,铸井内的底部通过第四阀门连接有压浊循环给水管;结晶器、铸造小车和冷却壁冷却水管的出口均与集水箱连接;集水箱的出口连接无压净循环回水管,排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压浊循环回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为潜水泵。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铜合金材料铸造机组冷却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孚胜郭峰张专利王彤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