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658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齿轮泵,其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吸油齿轮组件、喷油齿轮组件、泵轴以及端盖,第一泵体的一端与第二泵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泵体上形成有第一泵室,在第一泵室中容纳吸油齿轮组件,在第二泵体上形成有第二泵室,在第二泵室中容纳喷油齿轮组件,吸油齿轮组件和喷油齿轮组件都由内转子和与内转子配合的外转子构成,泵轴穿过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中部与吸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和喷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连接,端盖覆盖第二泵体的另一端,在第一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第一泵室的吸油侧连通的3个吸油口,在第二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第二泵室的喷油侧连通的喷油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泵
技术介绍
当前,缝纫机在服装制造业中被大量使用,尤其是工业缝纫机,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批量制造服装的生产企业中。在这样的缝纫机中,润滑油是缝纫机运转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只有持续向缝纫机壳体内传动件持续供给润滑油,才能够保证缝纫机整体顺滑地运转。通常在缝纫机的底部安装有油槽,通过齿轮泵将油槽中的润滑油供给至缝纫机的壳体内的传动部件,另外还通过齿轮泵将从各个传动部件回流至回油管的润滑油回收至油槽。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齿轮泵的吸油口通常仅有一个,不能够满足对缝纫机的多个传动部件同时进行吸油的要求,而且分别通过泵来进行吸油和喷油,从而需要在缝纫机壳体中形成较大的齿轮泵容纳空间,造成缝纫机整体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齿轮泵。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的齿轮泵,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吸油齿轮组件、喷油齿轮组件、泵轴以及端盖,所述第一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泵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泵体上形成有第一泵室,在所述第一泵室中容纳所述吸油齿轮组件,在所述第二泵体上形成有第二泵室,在所述第二泵室中容纳所述喷油齿轮组件,所述吸油齿轮组件和所述喷油齿轮组件都由内转子和与所述内转子配合的外转子构成,所述泵轴穿过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的中部与所述吸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和所述喷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连接,所述端盖覆盖所述第二泵体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泵室的吸油侧连通的3个吸油口,在所述第二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泵室的喷油侧连通的
喷油口。技术方案2的齿轮泵,在技术方案1的齿轮泵中,3个所述吸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61°和90°。技术方案3的齿轮泵,在技术方案2的齿轮泵中,在所述端盖的外侧覆盖有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齿轮泵,齿轮泵由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连接而成,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中分别容纳吸油齿轮组件和喷油齿轮组件,泵轴贯穿泵体与吸油齿轮组件和喷油齿轮组件连接,在第一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与第一泵体的第一泵室的吸油侧连通的3个吸油口,在第二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与第二泵体的第二泵室的喷油侧连通的喷油口。通过这样齿轮泵,在第一泵体的第一泵室的吸油侧形成3个吸油口,从而能够通过3个吸油口同时对缝纫机内部的多个位置进行吸油,能够满足缝纫机需要多点回油的要求。另外,通过一个泵轴能够同时驱动吸油齿轮组件和喷油齿轮组件,从而能够通过一个齿轮泵同时实现吸油和喷油的功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配置多个齿轮泵来对缝纫机的多个部位进行吸油,也不需要分别设置吸油齿轮泵和喷油齿轮泵,仅通过一个齿轮泵就能够满足缝纫机吸油和喷油的需要,从而在缝纫机壳体的内部不需要很大的齿轮泵的容纳空间,使缝纫机壳体小型化,更加便于搬运移动。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齿轮泵,3个吸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61°和90°,通过设置在这三个位置,能够充分利用第一泵室的吸油侧的空间分布三个吸油口,只有在这三个角度位置设置吸油口才能够充分提供负压,达到充分吸油的效果。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齿轮泵,在端盖的外侧覆盖有滤网。在存储在油槽中的润滑油中,由于循环使用,通常会含有缝纫机的各部件摩擦而形成的铁屑等,若这样的带有杂质的润滑油持续循环使用,则会对缝纫机中的各个部件造成磨损,通过在端盖的外侧覆盖滤网,能够过滤从端盖的入口吸入而从喷油口喷出的润滑油,避免对缝纫机的各部件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齿轮泵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泵体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泵体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例子的齿轮泵。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齿轮泵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泵体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泵体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齿轮泵包括第一泵体10、第二泵体20、吸油齿轮组件30、喷油齿轮组件40、泵轴50以及端盖60。第一泵体10的一端与第二泵体2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泵体10上形成有第一泵室11,在第一泵室11中容纳吸油齿轮组件30,在第二泵体20上形成有第二泵室21,在第二泵室21中容纳喷油齿轮组件40。吸油齿轮组件30和喷油齿轮组件40都由内转子31、41和与内转子31、41配合的外转子32、42构成。泵轴50穿过第一泵体10和第二泵体20的中部与吸油齿轮组件30的内转子31和喷油齿轮组件40的内转子41连接,端盖60覆盖第二泵体20的另一端。具体地说,第一泵体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二泵体的一端的端面对接,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另外,通过第二泵体的端面覆盖第一本体的第一泵室的开口形成吸油齿轮组件的容纳空间,通过端盖覆盖第二泵体的第二泵室的开口,形成喷油齿轮组件的容纳空间。另外,在第一泵体1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第一泵室11的吸油侧连通的3个吸油口12,在第二泵体2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第二泵室21的喷油侧连通的喷油口22。具体地说,在第一泵室的吸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与外转子逐渐分离的部分连通3个吸油口,在第二泵室的喷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与外转子逐渐啮合的部分连通喷油口。在齿轮泵的泵轴转动时,从第一泵体的吸油口吸油,被吸收的油经由第一泵室从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的连接处的出油孔流入缝纫机底部的油槽中。另外,齿轮泵经由端盖的入口从缝纫机底部的油槽吸油,从第二泵体的喷油口喷油。通过这样齿轮泵,在第一泵体的第一泵室的吸油侧形成3个吸油口,从而能够通过3个吸油口同时对缝纫机内部的多个位置进行吸油,能够满足缝纫机需要多点回油的要求。另外,通过一个泵轴能够同时驱动吸油齿轮组件和喷油
齿轮组件,从而能够通过一个齿轮泵同时实现吸油和喷油的功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配置多个齿轮泵来对缝纫机的多个部位进行吸油,也不需要分别设置吸油齿轮泵和喷油齿轮泵,仅通过一个齿轮泵就能够满足缝纫机吸油和喷油的需要,从而在缝纫机壳体的内部不需要很大的齿轮泵的容纳空间,使缝纫机壳体小型化,更加便于搬运移动。另外,3个吸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可以分别为45°、61°和90°。通过设置在这三个位置,能够充分利用第一泵室的吸油侧的空间分布三个吸油口,只有在这三个角度位置设置吸油口才能够充分提供负压,达到充分吸油的效果。另外,可以在端盖60的外侧覆盖有滤网70。存储在油槽中的润滑油,由于循环使用,通常会含有缝纫机的各部件摩擦而形成的铁屑等,若这样的带有杂质的润滑油持续循环使用,则会对缝纫机中的各个部件造成磨损,通过在端盖的外侧覆盖滤网,能够过滤从端盖的入口吸入而从喷油口喷出的润滑油,避免对缝纫机的各部件造成损伤。另外,本技术的齿轮泵,可以由上述的各种结构组合而成,同样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以上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齿轮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技术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吸油齿轮组件、喷油齿轮组件、泵轴以及端盖,所述第一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泵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泵体上形成有第一泵室,在所述第一泵室中容纳所述吸油齿轮组件,在所述第二泵体上形成有第二泵室,在所述第二泵室中容纳所述喷油齿轮组件,所述吸油齿轮组件和所述喷油齿轮组件都由内转子和与所述内转子配合的外转子构成,所述泵轴穿过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的中部与所述吸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和所述喷油齿轮组件的内转子连接,所述端盖覆盖所述第二泵体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泵室的吸油侧连通的3个吸油口,在所述第二泵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泵室的喷油侧连通的喷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吸油齿轮组件、喷油齿轮组件、泵轴以及端盖,所述第一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泵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泵体上形成有第一泵室,在所述第一泵室中容纳所述吸油齿轮组件,在所述第二泵体上形成有第二泵室,在所述第二泵室中容纳所述喷油齿轮组件,所述吸油齿轮组件和所述喷油齿轮组件都由内转子和与所述内转子配合的外转子构成,所述泵轴穿过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的中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钧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