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链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899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05:00
自行车的链轮组件,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轮毂的飞轮体上、直径递减的多个链轮。所述多个链轮包含较大直径的第一链轮和较小直径的最后链轮。所述最后链轮包括多个齿和多个齿喉,每一齿喉布置在两个连续齿之间。所述齿喉包括与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圆周大体正切的底表面。所述链轮组件还包括布置在第一链轮与最后链轮之间的多个间隔物。最后间隔物布置在最后链轮与倒数第二链轮之间,且具有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所述径向内表面装配到飞轮体的自由端部。所述径向外表面具有大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且包含多个凹陷区域,每一凹陷区域定位在相应齿喉处。所述凹陷区域包括基表面,所述基表面与具有小于或等于第一直径的第三直径的第二圆周大体正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的链轮组件,尤其是赛车的链轮组件。
技术介绍
如所熟知的,自行车是通过肌肉力量来移动的机械装置,且在自行车的领域中,尤其是在赛车的领域中,要满足的主要要求之一是允许尽可能最佳地开发此肌肉力量。具体而言,在赛车的领域中,试图通过增加齿轮比的数量来满足此要求。常规运动传动系统在自行车的后部中包括轮毂,该轮毂与自行车的后轮相关联且设有主体,该主体用行话来讲被称为“飞轮体”,且能够在一个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轮毂空转,且在相反方向上推动轮毂旋转。飞轮体大体上是圆柱形体,该圆柱形体在其径向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被构造成接合链轮组件的直径递减的链轮。链轮继而与链条接合且被链条推动而旋转,该链条从至少一个带齿的前链轮接收移动,所述带齿的前链轮与两个曲柄臂中的一者相关联,所述两个曲柄臂与自行车的底部支架组件的轴联接。链轮通常由极强的材料(如钢或钛)制成,以耐受因链条的滑动以及链轮在操作期间所经受的负荷而产生的磨损。链轮可包括径向内表面,该径向内表面具备凹槽,所述凹槽被构造成接合飞轮体的凹槽。
或者,链轮可由支撑元件支撑,所述支撑元件通常由轻质材料(如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链轮组件(10),包括:‑直径递减的多个链轮(12),被构造成安装在自行车轮毂的飞轮体(20)上,所述多个链轮(12)包含较大直径的第一链轮(12a)和较小直径的最后链轮(12d),其中所述最后链轮(14b)包括多个齿(122d)和多个齿喉(121d),每一齿喉(121d)布置在两个连续齿(122d)之间,所述齿喉(121d)包括与具有第一直径(D1)的第一圆周大体正切的相应底表面(123d);‑多个间隔物(14),布置在所述第一链轮(12a)与所述最后链轮(12d)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14)包含最后间隔物(14b),所述最后间隔物(14b)布置在所述多个链轮(12)中的所述最后链...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23 IT MI2014A0022241.一种自行车链轮组件(10),包括:-直径递减的多个链轮(12),被构造成安装在自行车轮毂的飞轮体(20)上,所述多个链轮(12)包含较大直径的第一链轮(12a)和较小直径的最后链轮(12d),其中所述最后链轮(14b)包括多个齿(122d)和多个齿喉(121d),每一齿喉(121d)布置在两个连续齿(122d)之间,所述齿喉(121d)包括与具有第一直径(D1)的第一圆周大体正切的相应底表面(123d);-多个间隔物(14),布置在所述第一链轮(12a)与所述最后链轮(12d)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14)包含最后间隔物(14b),所述最后间隔物(14b)布置在所述多个链轮(12)中的所述最后链轮(12d)与倒数第二链轮(12c)之间,且具有径向内表面(141b),所述径向内表面(141b)被构造成装配到所述飞轮体(20)的自由端部(2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间隔物(14b)包括径向外表面(142b),所述径向外表面(142b)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D1)的第二直径(D2),且包含多个凹陷区域(143b),每一凹陷区域(143b)定位在所述多个齿喉(121d)中的相应齿喉处,其中所述凹陷区域(143b)包括相应基表面(144b),所述基表面(144b)与具有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直径(D1)的第三直径(D3)的第二圆周大体正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组件(10),其中所述最后链轮(12d)具有十个齿,且所述倒数第二链轮(12c)具有十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维德·贝纳代尔
申请(专利权)人: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