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893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7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通过后部的第三活塞、第二轴杆以及复位弹簧的结构,实现迅速复位的效果,并通过第五气孔结合上述结构实现连续式多级增压的效果。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通过第四腔体内的弹簧与第三活塞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三活塞快速复位,并且及时进行增压操作,实现连续式增压,提高产品的适用范围,结构简单,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增压缸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
技术介绍
增压缸是将一油压缸与一增压器做一体式的结合,使用气压为动力利用增压器的大小活塞截面积的比例,将气压的低压提高数十倍,供应油压缸使用,使其达到液压缸的高压力,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程,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整容易,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油压机之高出力,能耗低,软着陆不损模具。现有的增压缸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活塞运动一次就是进行一次增压,现有增压缸只能对其一次增压,不能连续式的进行增压,这样在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多级升压时就不方便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连续式增压的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包括缸体,在所述的缸体的前端设有前盖,在所述的缸体的后端设有后盖,在所述的缸体的中部依次设有第一中盖、第二中盖以及第三中盖,在所述的前盖与第一中盖之间设有第一腔体,在所述的第一中盖与第二中盖之间设有第二腔体,在所述的第二中盖与第三中盖之间设有第三腔体,在所述的第三中盖与后盖之间设有第四腔体;在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活塞,在所述的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活塞,在所述的第二活塞中部设有第一轴杆,所述的第一轴杆穿过第一中盖和前盖提供压力,所述的第一活塞固定在第一轴杆上;在所述的前盖上设有第一气孔与第一腔体连通,在所述的第一中盖上设有第二气孔与第三气孔,所述的第二气孔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的第三气孔与第二腔体连通;在所述的第三腔体内设有高压管,所述的高压管将第三腔体分为增压油孔以及储油杯,所述的高压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高压管的侧面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一单向阀将增压油孔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的第二单向阀将储油杯与增压油孔连通;在所述的第二中盖上设有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所述的第一油孔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的第二油孔与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的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连通;在所述的第四腔体内设有第三活塞,在所述的第三活塞中部设有第二轴杆,所述的第二轴杆穿过第三中盖插入到增压油孔内,所述的第三中盖上设有第四气孔与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的后盖上设有第五气孔与第四腔体连通,在所述的第三中盖与第三活塞之间的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三中盖上设有第三油孔与储油杯连通,所述的第三油孔与储油杯连通。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前盖上设有用于固定的法兰板。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油孔与第二油孔通过油路块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通过第四腔体内的复位弹簧与第三活塞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三活塞快速复位,并且及时进行增压操作,实现连续式增压,提高产品的适用范围,结构简单,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前盖;3、后盖;4、第一中盖;5、第二中盖;6、第三中盖;7、第一腔体;8、第二腔体;9、第三腔体;10、第四腔体;11、第一活塞;12、第二活塞;13、第一轴杆;14、第一气孔;15、第二气孔;16、第三气孔;17、高压管;18、第一单向阀;19、第二单向阀;20、第一油孔;21、第二油孔;22、第三活塞;23、第二轴杆;24、第四气孔;25、第五气孔;26、复位弹簧;27、第三油孔;28、储油杯;29、法兰板;30、油路块;91、增压油孔;92、储油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包括缸体1,在所述的缸体1的前端设有前盖2,在所述的缸体1的后端设有后盖3,在所述的缸体1的中部依次设有第一中盖4、第二中盖5以及第三中盖6,在所述的前盖2与第一中盖4之间设有第一腔体7,在所述的第一中盖4与第二中盖5之间设有第二腔体8,在所述的第二中盖5与第三中盖6之间设有第三腔体9,在所述的第三中盖6与后盖3之间设有第四腔体10;在所述的第一腔体7内设有第一活塞11,在所述的第二腔体8内设有第二活塞12,在所述的第二活塞12中部设有第一轴杆13,所述的第一轴杆13穿过第一中盖4和前盖2提供压力,所述的第一活塞11固定在第一轴杆13上;在所述的前盖2上设有第一气孔14与第一腔体7连通,在所述的第一中盖4上设有第二气孔15与第三气孔16,所述的第二气孔15与第一腔体7连通,所述的第三气孔16与第二腔体8连通;在所述的第三腔体9内设有高压管17,所述的高压管17将第三腔体9分为增压油孔91以及储油杯92,所述的高压管17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18,所述的高压管17的侧面设有第二单向阀19,所述的第一单向阀18将增压油孔91与第二腔体8连通,所述的第二单向阀19将储油杯92与增压油孔91连通;在所述的第二中盖5上设有第一油孔20与第二油孔21,所述的第一油孔20与第二腔体8连通,所述的第二油孔21与第三腔体9连通,所述的第一油孔20与第二油孔21连通;在所述的第四腔体10内设有第三活塞22,在所述的第三活塞22中部设有第二轴杆23,所述的第二轴杆23穿过第三中盖6插入到增压油孔91内,所述的第三中盖6上设有第四气孔24与第四腔体10连通,所述的后盖3上设有第五气孔25与第四腔体10连通,在所述的第三中盖6与第三活塞22之间的第二轴杆23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26;所述的第三中盖6上设有第三油孔27与储油杯92连通,所述的第三油孔27与储油杯28连通;所述的前盖2上设有用于固定的法兰板29;所述的第一油孔20与第二油孔21通过油路块30连通。其工作原理为:当增压缸需要工作时,首先,第二气孔15进气,推动第一活塞11以及第一轴杆13向前运动,第一轴杆13带动第二活塞12向前运动,此时第一腔体7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孔14以及第二腔体8内的气体通过第三气孔16排出,由于第二活塞12运动在其后端产生负压的效果,此时负压的吸力通过第一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9以及第三油孔27将储油杯92以及储油杯28内的油液通过增压油孔91吸入到第二腔体8内,完成预压阶段,此时第一轴杆13的前端接触工件;第五气孔25通气,当通入一定程度后,气体的推力克服复位弹簧26的弹力,推动第三活塞22以及第二轴杆23向前运动,此时第四气孔24排气,第二轴杆23插入到高压管17内的增压油孔91内压缩油液,油液产生压力通过第一单向阀18作用于第二活塞12上,实现增压;当第五气孔25的气源开关瞬间关闭之后,第三活塞22与第二轴杆23由于复位弹簧26的作用回复到原来位置,此时第五气孔25再次通气,继续增压,依此动作,反复作动实现多次增压效果。当增压缸不工作的时候,第五气孔25的气源关闭,不再增压,第一气孔14、第三气孔16以及第四气孔24进气,第二气孔15和第五气孔25排气,第一活塞11、第二活塞12以及第一轴杆13向后运动,第二活塞12将第二腔体8内的油液通过第一油孔20、第二油孔21以及油路块30(油路块安装有高压电磁阀,此时已通电)排到储油杯92内,储油杯92内的油液通过第三油孔27进入储油杯28内,第一单向阀18和第二单向阀19实现单向连通的功能。通过第四腔体10内的复位弹簧26与第三活塞22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三活塞22快速复位,并且及时进行增压操作,实现连续式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包括缸体(1),在所述的缸体(1)的前端设有前盖(2),在所述的缸体(1)的后端设有后盖(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缸体(1)的中部依次设有第一中盖(4)、第二中盖(5)以及第三中盖(6),在所述的前盖(2)与第一中盖(4)之间设有第一腔体(7),在所述的第一中盖(4)与第二中盖(5)之间设有第二腔体(8),在所述的第二中盖(5)与第三中盖(6)之间设有第三腔体(9),在所述的第三中盖(6)与后盖(3)之间设有第四腔体(10);在所述的第一腔体(7)内设有第一活塞(11),在所述的第二腔体(8)内设有第二活塞(12),在所述的第二活塞(12)中部设有第一轴杆(13),所述的第一轴杆(13)穿过第一中盖(4)和前盖(2)提供压力,所述的第一活塞(11)固定在第一轴杆(13)上;在所述的前盖(2)上设有第一气孔(14)与第一腔体(7)连通,在所述的第一中盖(4)上设有第二气孔(15)与第三气孔(16),所述的第二气孔(15)与第一腔体(7)连通,所述的第三气孔(16)与第二腔体(8)连通;在所述的第三腔体(9)内设有高压管(17),所述的高压管(17)将第三腔体(9)分为增压油孔(91)以及储油杯(92),所述的高压管(17)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18),所述的高压管(17)的侧面设有第二单向阀(19),所述的第一单向阀(18)将增压油孔(91)与第二腔体(8)连通,所述的第二单向阀(19)将储油杯(92)与增压油孔(91)连通;在所述的第二中盖(5)上设有第一油孔(20)与第二油孔(21),所述的第一油孔(20)与第二腔体(8)连通,所述的第二油孔(21)与第三腔体(9)连通,所述的第一油孔(20)与第二油孔(21)连通;在所述的第四腔体(10)内设有第三活塞(22),在所述的第三活塞(22)中部设有第二轴杆(23),所述的第二轴杆(23)穿过第三中盖(6)插入到增压油孔(91)内,所述的第三中盖(6)上设有第四气孔(24)与第四腔体(10)连通,所述的后盖(3)上设有第五气孔(25)与第四腔体(10)连通,在所述的第三中盖(6)与第三活塞(22)之间的第二轴杆(23)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多级增压缸结构,包括缸体(1),在所述的缸体(1)的前端设有前盖(2),在所述的缸体(1)的后端设有后盖(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缸体(1)的中部依次设有第一中盖(4)、第二中盖(5)以及第三中盖(6),在所述的前盖(2)与第一中盖(4)之间设有第一腔体(7),在所述的第一中盖(4)与第二中盖(5)之间设有第二腔体(8),在所述的第二中盖(5)与第三中盖(6)之间设有第三腔体(9),在所述的第三中盖(6)与后盖(3)之间设有第四腔体(10);在所述的第一腔体(7)内设有第一活塞(11),在所述的第二腔体(8)内设有第二活塞(12),在所述的第二活塞(12)中部设有第一轴杆(13),所述的第一轴杆(13)穿过第一中盖(4)和前盖(2)提供压力,所述的第一活塞(11)固定在第一轴杆(13)上;在所述的前盖(2)上设有第一气孔(14)与第一腔体(7)连通,在所述的第一中盖(4)上设有第二气孔(15)与第三气孔(16),所述的第二气孔(15)与第一腔体(7)连通,所述的第三气孔(16)与第二腔体(8)连通;在所述的第三腔体(9)内设有高压管(17),所述的高压管(17)将第三腔体(9)分为增压油孔(91)以及储油杯(92),所述的高压管(17)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18),所述的高压管(17)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铭黄士轩
申请(专利权)人:匡信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