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1146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6),其在手动变速器(4)的档位变化时执行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基于目标发动机转速NT与发动机转速NE之间的差NT‑NE计算发动机转矩需求Dt并且基于发动机转矩需求Dt使发动机(1)运转,并且在NT‑NE的绝对值小于预定值γ并且NIV比稳定时执行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基于NT‑NE计算小于第一模式中的发动机转矩需求Dt的发动机转矩需求Dt并且基于发动机转矩需求Dt使发动机(1)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其中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2014-58909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由用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检测值的平滑处理得到的平滑值与未进行平滑处理的粗糙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在离合器开放之后增大的情况下,判定手动变速器的档位已经变化的方法。在检测到手动变速器的档位变化的情况下,目标发动机转速被设定为取决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值,并且基于目标发动机转速执行用于使发动机转速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同步的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在JP 2014-58909 A中,当判定手动变速器的档位已经改变时,开始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并且当发动机转速与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变得小于预定值时,结束变速旋转同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例如,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并且在降档操作中操作换档杆时,如果加速踏板的释放延迟,则发动机转速有时变得高于输入轴转速(见图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动机转速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在输入轴转速增加到变速后的档位的输入轴转速之前变得小于上述预定值,则变速旋转同步控制结束。即使在变速旋转同步控制结束之后,输入轴转速也增加到变速后的档位的输入轴转速,并且发动机转速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偏离变大。因此,很可能在驾驶员释放离合器踏板时产生大的冲击。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使得能够防止在手动变速器换档时的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在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增加到变速后的档位的输入轴转速之前就结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是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中,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并且该控制装置包括换档检测单元以及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换档检测单元基于在离合器开放期间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变化而检测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在换档检测单元检测到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时开始变速旋转同步控制,通过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发动机转速被控制以使得发动机转速变为根据输入轴转速设定的目标发动机转速,并且在判定发动机转速与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小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并且判定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输入轴转速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的变化在预定范围内之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结束变速旋转同步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能被限定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被构造为使得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该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a)基于在离合器开放期间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变化而检测手动变速器的换档,(b)当检测到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时,开始变速旋转同步控制,通过该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发动机转速被控制以使得发动机转速变为根据输入轴转速设定的目标发动机转速,以及(c)在判定发动机转速与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小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值并且判定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输入轴转速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的变化在预定范围内之后,结束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因此,即使在加速踏板的释放延迟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与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变得小于预定范围,当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输入轴转速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的变化不在预定范围内时,不结束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因此,能够防止在手动变速器降档时的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在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增加到变速后的档位的输入轴转速之前就结束。发动机控制单元具有基于目标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差计算发动机转矩需求的第一模式,以及基于目标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差计算绝对值小于第一模式中的发动机转矩需求的发动机转矩需求的第二模式。发动机控制单元响应于换档检测单元检测到手动变速器的档位变化而执行第一模式,并且在判定发动机转速与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小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并且判定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输入轴转速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的变化在预定范围内之后,发动机控制单元停止执行第一模式并且执行第二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小发动机转速的过调整(overshoot)。在离合器开放后平滑值与粗糙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已经增大的情况下,换档检测单元判定手动变速器的档位已经变化,该平滑值是通过对输入轴转速的检测值进行第一平滑处理得到的值,该粗糙值是通过对输入轴转速的检测值进行第二平滑处理得到的值或者是输入轴转速的检测值,第二平滑处理中的平滑程度小于第一平滑处理中的平滑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基于在离合器开放时产生的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而错误地检测到手动变速器的档位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判定发动机转速与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小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并且判定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输入轴转速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的变化在预定范围内之后,结束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因此,能够防止在手动变速器降档时的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在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增加到变速后的档位的输入轴转速之前就结束。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重要性,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控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换档检测单元的动作(behavior)的流程图;图4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例示用于图1至图4中所示车辆的变速旋转同步控制的时间图;以及图6是例示用于图1至图4中所示车辆的变速旋转同步控制的另一时间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在图1中,车辆包括发动机1、离合器2、离合器踏板3、手动变速器4、换档杆5、控制装置(ECU)6、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0、离合器位置传感器11、输入轴转速传感器12以及车速传感器13。车辆通过从发动机1输出的驱动力而行驶。
发动机1产生的驱动力通过离合器2、手动变速器4等传递到车轮(未示出)。发动机例如是诸如汽油发动机或者柴油发动机的内燃机。发动机1包括多个气缸、将燃料供给到气缸的燃料喷射装置以及将空气供给到气缸的节气门(均未示出)。燃料喷射装置基于来自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而在适当的正时向气缸喷射适当量的燃料,或者停止向气缸喷射燃料。节气门基于来自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而调整供给到气缸的空气量。在气缸中,形成了燃料和空气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形成的空气-燃料混合物通过火花塞被点燃和燃烧,该火花塞基于来自控制装置6的控制信号而被致动。气缸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使发动机1的输出轴(曲轴)1a旋转。发动机1的输出轴1a通过离合器2与手动变速器4的输入轴4a连接。离合器2包括交互放置的多个(例如,两个)摩擦板。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3时,离合器2的多个摩擦板彼此分离,并且中断发动机1的输出轴1a与手动变速器4的输入轴4a之间的动力传递。当驾驶员释放离合器踏板3时,离合器2的多个摩擦板彼此接触,并且动力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1a与手动变速器4的输入轴4a之间传递。手动变速器4包括变速比不同的多个档位。这多个档位例如包括第一至第五档位。变速比是输入轴4a的转速NI与输出轴(未示出)的转速之间的比。变速比随着档位变为低速侧(第一速度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构造为使得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a)基于在所述离合器开放期间所述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变化而检测所述手动变速器的换档,(b)当检测到所述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时,开始变速旋转同步控制,通过所述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发动机转速被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动机转速变为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设定的目标发动机转速,以及(c)在判定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小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值并且判定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所述输入轴转速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的变化在预定范围内之后,结束所述变速旋转同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03 JP 2015-0411521.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构造为使得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a)基于在所述离合器开放期间所述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变化而检测所述手动变速器的换档,(b)当检测到所述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时,开始变速旋转同步控制,通过所述变速旋转同步控制,发动机转速被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动机转速变为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设定的目标发动机转速,以及(c)在判定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小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值并且判定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期间所述输入轴转速与车辆速度之间的比的变化在预定范围内之后,结束所述变速旋转同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d)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手动变速器的档位变化而执行第一模式,以及(e)在判定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输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坪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