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耳聋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958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5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检测耳聋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其应用,属于基因测序和生物检验领域。一组检测耳聋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具有序列表SEQ ID No.1至SEQ ID No.170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同时检测4个耳聋基因的全外显子共计9497bp的特异性多重PCR引物及使用该引物进行检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所有位于4个耳聋基因上的突变位点,包括一直热点突变和新发突变。具有高通量、低成本、检出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耳聋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其应用,属于基因测序和生物检验领域。具体为检测4个耳聋基因的全外显子的检测方法,以及所述方法中使用的特异性引物,特别是涉及以多重PCR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耳聋是一种最常见的感觉系统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其中约60%的耳聋患者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按表型特点不同分为综合征性耳聋(SHI)和非综合征性耳聋(NSHI)。根据遗传方式不同将遗传性耳聋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及线粒体遗传五类,其中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最多见,约占75%-80%。大规模耳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致病基因包括GJB2、GJB3、SLC26A4(PDS)、线粒体DNA(12S rRNA)。GJB2基因定位在13q12区域,与DFNB1的表型相关,以轻度至极重度的语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多见,亦可表现进行性听力损害。GJB2基因全长4804bp,编码区678bp,含2个外显子,编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Cx26)。如果缝隙连接复合物中的Cx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组检测耳聋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序列表SEQ ID No.1至SEQ ID No.170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检测耳聋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序列表SEQ ID No.1至SEQ ID No.170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一种检测耳聋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序列表SEQ ID No.1至SEQ ID No.170所示的引物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耳聋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序列的5’端带有一个样本标签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耳聋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标签序列为6~12个碱基的核苷酸序列。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检测耳聋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标签序列选自下述核苷酸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1)CTGCGACT;(2)TGTAGATA;(3)TGATATCT;(4)CGATGCTA;(5)AGACTAGA;(6)TGTCTGTG;(7)CATACTGA;(8)TGCTCGCA;(9)ATGAGTAG;(10)CTCACTAT;(11)GTACTACT;(12)TAGACTAG;(13)TATGCTAC;(14)ACTCGCTG;(15)ATCACGCA;(16)GCATGTGA。6.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检测耳聋基因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耳聋基因的试剂盒,还包括rTaq酶(5U/ul)、10×PCR反应缓冲液、d NTP混合液(2.5mM)、LA Taq酶、2×GC反应缓冲液和灭菌蒸馏水。7.一种检测耳聋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序列表SEQ ID No.1至SEQ ID No.170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同时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辉岑忠崔书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凡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