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酒酿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2423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1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莓酒酿造工艺,采摘成熟的蓝莓果,清水冲洗后滤干;将滤干的蓝莓果打浆,向浆液和蓝莓渣的混合物中加入0.018~0.025g/L的亚硫酸钠和0.01g/L的果胶酶,在14~18℃浸渍70~75h后榨汁,汁液转移至25~30℃温度环境下预发酵,预发酵1天后获得发酵液,加入白砂糖控制发酵液中总糖含量为175~185g/L;预发酵第2天,向发酵液中加入酵母营养剂,调节发酵液中可溶性氮的含量为0.175~0.185g/L,继续在20~30℃温度下进行主发酵;待残糖降至4g/L时结束主发酵,过滤得酒液;酒液转移至14~18℃陈酿28~35天后过滤获得蓝莓酒。该发明专利技术发酵蓝莓酒的速度快,获得的蓝莓酒蓝莓酒光泽度好,澄清无浑浊现象,口感圆润、醇厚,残糖量和酒精度达到果酒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酒的酿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酒酿造工艺
技术介绍
果酒,是以可食用果实为原料,经发酵或酒精浸提等生产工艺加工获得的酒。果酒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素,除含有糖、维生素、酯类、氨基酸、矿物质外,还含有酚类化合物、花青素等。其中,花青素是一种水色素,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花青素可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还可以护眼明目、抗老化,是人们口中经常提的口服皮肤化妆品。对皮肤具有防晒、增加皮肤弹性、防皱、美白等作用。常见的果酒有葡萄酒、杨梅酒、蓝莓酒等。通常果酒的含糖量要求低于4g/L,且度数为10~12°,酒液光泽度好、通透澄明,口感圆润、醇厚。不同种类的果酒发酵工艺存在不同,其中蓝莓酒是蓝莓果酿造制得,但是现有技术酿造的蓝莓酒,要达到上述要求所需的发酵时间长,普遍是在12~15天,发酵时间过长,酒液色泽和口感反而会发生不良的变化,通常是色泽深暗、口感粗糙、有涩味;且发酵工艺的效率低,对于企业而言,时间成本大,器具周转利用的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酵时间短,成品色泽透亮,口感醇厚的蓝莓酒发酵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莓酒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摘成熟的蓝莓果,清水冲洗后滤干;步骤二、预发酵:将滤干的蓝莓果打浆,向浆液和蓝莓渣的混合物中加入浓度为0.018~0.025g/L的亚硫酸钠和浓度为0.01g/L的果胶酶,拌匀,在14~18℃浸渍70~75h后榨汁,将汁液转移至25~30℃温度环境下预发酵,预发酵1天后获得发酵液,向发酵液中加入白砂糖控制发酵液中总糖含量为175~185g/L;所述浆液、亚硫酸钠和果胶酶的重量比例为10:1:1.5;步骤三、主发酵:预发酵第2天,向发酵液中加入酵母营养剂,调节发酵液中可溶性氮的含量为0.175~0.185g/L,继续在20~30℃温度下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酒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摘成熟的蓝莓果,清水冲洗后滤干;步骤二、预发酵:将滤干的蓝莓果打浆,向浆液和蓝莓渣的混合物中加入浓度为0.018~0.025g/L的亚硫酸钠和浓度为0.01g/L的果胶酶,拌匀,在14~18℃浸渍70~75h后榨汁,将汁液转移至25~30℃温度环境下预发酵,预发酵1天后获得发酵液,向发酵液中加入白砂糖控制发酵液中总糖含量为175~185g/L;所述浆液、亚硫酸钠和果胶酶的重量比例为10:1:1.5;步骤三、主发酵:预发酵第2天,向发酵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勤义王昊王学英王学前刘敏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凤冈县蓝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