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859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热流道板下方设有若干热喷嘴,热流道板上设有一个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底部与每一个热喷嘴之间都设有流道A,流道A设置在热流道板内侧,流道A的另一端连接有流道B,流道B贯穿整个热喷嘴;每一条流道A上下两侧的热流道板上都设有独立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沿着流道A方向设置,环形凹槽的直线段A、直线段B分布在流道A两侧;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能调控加热温度的环形结构的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对单条流道实现独立加热且加热均匀的效果,实用性十分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热流道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热流道板下方设有若干热喷嘴,热流道板上设有一个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底部与每一个热喷嘴之间都设有流道A,流道A设置在热流道板内侧,流道A的另一端连接有流道B,流道B贯穿整个热喷嘴;每一条流道A上下两侧的热流道板上都设有独立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沿着流道A方向设置,环形凹槽的直线段A、直线段B分布在流道A两侧;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能调控加热温度的环形结构的加热器,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对单条流道实现独立加热且加热均匀的效果,实用性十分高。【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流道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热流道系统一般由热喷嘴、分流板、温控箱和附件等几部分组成。热流道系统中的热流道板是整套热流道系统的中心组件,热流道板在加热状态下,注射入热流道系统中的塑胶熔体经过热流道板上的各流道分流传输至该系统的各个热喷嘴,再到达模具型腔内,达到成型的目的,现有的热流道系统里面,其热流道板上大多只有一个加热装置,或者是一个加热装置同时给多条流道加热,这样的设置虽然简单,但是往往会导致加热装置对流道内的塑胶熔体加热不均匀,塑胶熔体在成型冷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开裂等现象,生产出的产品很有可能不合格;在连接某条流道的热喷嘴出故障时,例如堵塞时,该热喷嘴无法工作,维修更换又不及时仍需继续生产的时候,此时加热装置仍然对连接该热喷嘴的流道进行加热,造成电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热流道系统中加热装置同时给多条流道加热容易导致加热不均匀,且无法单独控制单独的流道加热状态的弊端,提供了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该热流道系统在连接每一个热喷嘴的流道上下方都设置了独立的加热装置,能对单条流道内的塑胶熔体实现独立加热且加热均匀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热流道板下方设有若干热喷嘴,热流道板上设有一个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底部与每一个热喷嘴之间都设有流道A,流道A设置在热流道板内侧,流道A的另一端连接有流道B,流道B贯穿整个热喷嘴;每一条流道A上下两侧的热流道板上都设有独立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连接有圆弧段A,圆弧段A连接有直线段A,直线段A连接有圆弧段B,圆弧段B连接有直线段B,直线段B连接于连接部,所述的环形凹槽沿着流道A方向设置,环形凹槽的直线段A、直线段B分布在流道A两侧;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能调控加热温度的环形结构的加热器,环形凹槽内设置的加热器,能独立控制单条流道A内的塑胶熔体是否进行加热,能独立控制注入到热喷嘴的塑胶熔体温度,环形凹槽沿着流道A方向设置,即加热器沿着流道A方向设置,流道A上下两侧的加热器均匀分布在流道A四周,加热器能对流道A内的塑胶熔体加热的更为均匀。作为优选,所述的热喷嘴的中线贯穿圆弧段B的中心,即热喷嘴上方位置在环形凹槽的圆弧段B内侧,环形凹槽内侧的加热器能保证塑胶熔体注入热喷嘴之前保持所需要的温度,保证塑胶熔体一直在熔融状态。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口位于热流道板中心位置,进料口到各个热喷嘴的距离一致,塑胶熔体从进料口流到热喷嘴的时间相同,可以将加热状态保持一致,加工生产时操作起来最便捷。作为优选,所述的热喷嘴至少为两个,多个热喷嘴的设置,能同时进行加工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优选,热流道板内的流道A水平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的流道B与流道A互相垂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每个流道A的上下两侧的热流道板上设有独立的加热器,能单独控制单条流道A的加热状态,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对流道A进行加热,加热器设置在环形凹槽内,除了环形凹槽的开口处,环形凹槽其他地方都将加热器包裹,加热器在工作时的工作有效面积更大,效果更好;流道A上下两侧的加热器沿着流道A流向设置,且流道A四周均匀分布有加热器的加热面,加热器能对流道A内的塑胶熔体加热的更为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图1中A处剖视图;附图标记:1、热流道板;2-热喷嘴;3、进料口;4、流道A; 5、流道B; 6、环形凹槽;7、连接部;8、圆弧段A;9、直线段A; 10、圆弧段B; 11、直线段B; 12、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I,热流道板I下方设有两个热喷嘴2,热流道板I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进料口 3,进料口 3到各个热喷嘴2的距离一致,所述的进料口 3底部与每一个热喷嘴2之间都设有流道A4,流道A4水平设置在热流道板I内侧,流道A4的另一端连接有流道B5,流道B5贯穿整个热喷嘴2,所述的流道B5与流道A4互相垂直;每一条流道A4上下两侧的热流道板I上都设有独立的环形凹槽6,所述的环形凹槽6包括连接部7,连接部7连接有圆弧段A8,圆弧段A8连接有直线段A9,直线段A9连接有圆弧段BlO,圆弧段BlO连接有直线段Bll,直线段Bll连接于连接部7,所述的环形凹槽6沿着流道A4方向设置,环形凹槽6的直线段A9、直线段Bll分布在流道A4两侧;所述的环形凹槽6内设有能调控加热温度的环形结构的加热器12。环形凹槽6内设置的加热器12,能独立控制单条流道A4内的塑胶熔体是否进行加热,能独立控制注入到热喷嘴2的塑胶熔体温度,环形凹槽6沿着流道A4方向设置,S卩加热器12沿着流道A4方向设置,流道A4上下两侧的加热器12均匀分布在流道A4四周,加热器12能对流经流道A4内的塑胶熔体加热的更为均匀,进料口 3设置在热流道板I中心位置,进料口 3到各个热喷嘴2的距离一致,能保证塑胶熔体从进料口 3流到这个热喷嘴2时的温度一致,有利于提尚广品合格率。所述的热喷嘴2的中线贯穿环形凹槽6的圆弧段BlO的中心,即热喷嘴2上方位置在环形凹槽6的圆弧段BI O内侧,环形凹槽6内侧的加热器12能保证塑胶熔体注入热喷嘴2之前保持所需要的温度,保证塑胶熔体一直在熔融状态。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I),热流道板(I)下方设有若干热喷嘴(2),热流道板(I)上设有一个进料口(3),所述的进料口(3)底部与每一个热喷嘴(2)之间都设有流道A(4),流道A(4)设置在热流道板(I)内侧,流道A(4)的另一端连接有流道B(5 ),流道B(5 )贯穿整个热喷嘴(2);每一条流道A(4)上下两侧的热流道板(I)上都设有独立的环形凹槽(6),所述的环形凹槽(6)包括连接部(7),连接部(7)连接有圆弧段A(8),圆弧段A(8)连接有直线段A(9),直线段A(9)连接有圆弧段B(1),圆弧段B(1)连接有直线段B(Il),直线段B(11)连接于连接部(7),所述的环形凹槽(6)沿着流道A(4)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1),热流道板(1)下方设有若干热喷嘴(2),热流道板(1)上设有一个进料口(3),所述的进料口(3)底部与每一个热喷嘴(2)之间都设有流道A(4),流道A(4)设置在热流道板(1)内侧,流道A(4)的另一端连接有流道B(5),流道B(5)贯穿整个热喷嘴(2);每一条流道A(4)上下两侧的热流道板(1)上都设有独立的环形凹槽(6),所述的环形凹槽(6)包括连接部(7),连接部(7)连接有圆弧段A(8),圆弧段A(8)连接有直线段A(9),直线段A(9)连接有圆弧段B(10),圆弧段B(10)连接有直线段B(11),直线段B(11)连接于连接部(7),所述的环形凹槽(6)沿着流道A(4)方向设置,环形凹槽(6)的直线段A(9)、直线段B(11)分布在流道A(4)两侧;所述的环形凹槽(6)内设有能调控加热温度的环形结构的加热器(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秋盛郭秋波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利盛塑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