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587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3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即便电动马达的一部分线圈断线了,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也可以工作。当在步骤4中判断为目标相位变换角度(A)和实际相位变换角度(B)不相等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5而输出电机驱动指令后转移到步骤6,在此,在第一次程序中,在步骤8中,当电机电流值上升时判断为一个系统的电线断线,在步骤9中使电机驱动电流停止,经由步骤10回到步骤6后转移到步骤13。在此,若判断为处于再起动时,则在步骤15中施加电机驱动电流并将凸轮轴(2)的相对旋转相位变更为适合起动的相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即便电动马达的一部分线圈断线了,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也可以工作。当在步骤4中判断为目标相位变换角度(A)和实际相位变换角度(B)不相等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5而输出电机驱动指令后转移到步骤6,在此,在第一次程序中,在步骤8中,当电机电流值上升时判断为一个系统的电线断线,在步骤9中使电机驱动电流停止,经由步骤10回到步骤6后转移到步骤13。在此,若判断为处于再起动时,则在步骤15中施加电机驱动电流并将凸轮轴(2)的相对旋转相位变更为适合起动的相位。【专利说明】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内燃机的进气门或排气门的工作特性进行控制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技术介绍
近来,提供有如下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由电动马达的驱动旋转力变更曲轴和凸轮轴的相对旋转相位来控制进气门或排气门的开闭正时。例如,以下的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通过使用供电用电刷和滑环,仅在变更进气门或排气门的开闭正时时向电动马达通电,从而尽可能减小电力消耗。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1323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公报记载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在上述电动马达的线圈因某些原因而断线的情况下,存在不能进行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即便电动马达的一部分线圈断线了,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也可以工作。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通过向电动马达的线圈通电来变更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旋转的相对旋转相位,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马达具有两个系统的正极侧以及负极侧的切换用电刷,在向上述切换用电刷的一个系统供电的电线断线了的情况下,从发动机起动时起直至规定时间为止向另一个系统的切换用电刷通电后,使该通电停止或使通电量减少。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便电动马达的一部分供电用电线断线了,通过向其他切换用电刷的通电,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也可以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主要结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线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动马达和向该电动马达通电的结构的概略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图。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图。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以及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该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具有:正时链轮I,该正时链轮I作为驱动旋转体,由内燃机的曲轴旋转驱动;凸轮轴2,该凸轮轴2经由轴承02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缸盖01上,利用从上述正时链轮I传递的旋转力而旋转;以及相位变换机构4,该相位变换机构4被固定于链罩49的罩部件3覆盖,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来变更凸轮轴2相对于上述正时链轮I的相对旋转相位。上述正时链轮I包括链轮主体la、齿轮部lb、以及内齿结构部19,该链轮主体Ia整体由铁系金属呈环状地一体形成且内周面呈台阶直径状,该齿轮部Ib—体地设置在该链轮主体Ia的外周,经由卷绕的未图示的正时链接收来自曲轴的旋转力,该内齿结构部19一体地设置在上述链轮主体Ia的前端侧。另外,该正时链轮I在链轮主体Ia与在上述凸轮轴2的前端部设置的后述的从动部件9之间夹设有作为轴承的一个大径滚珠轴承43,正时链轮I和上述凸轮轴2由该大径滚珠轴承43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大径滚珠轴承43包括外圈43a、内圈43b以及夹设在该两圈43a、43b之间的滚珠43c,上述外圈43a固定在链轮主体Ia的内周侧,而内圈43b固定在后述的从动部件9的外周侧。上述链轮主体Ia在内周侧开设切口而形成有在上述凸轮轴2侧开口的圆环槽状的外圈固定部40。该外圈固定部40形成为台阶直径状,上述大径滚珠轴承43的外圈43a从轴向被压入,并且进行该外圈43a在轴向一侧的定位。上述内齿结构部19一体地设置在上述链轮主体Ia的前端部,形成为向相位变换机构4的后述的电动马达12方向延伸出的壁较厚的圆筒状,并且在内周形成有波形的多个内齿 19a。另外,在上述内齿结构部19的前端侧,相向配置有与后述的壳体5—体的圆环状的内螺纹形成部6。并且,在链轮主体Ia的与内齿结构部19在轴向上相反的一侧的后端部,配置有圆环状的保持板61。该保持板61由金属板材一体形成,如图1所示,外径被设定为与上述链轮主体Ia的外径大致相同,内周部61a借助微小的推压力从轴向抵接并定位于上述外圈43a的轴向上的外端面43e。另外,在内周部61a的内周缘规定位置,一体地设置有朝向径向内侧即中心轴方向突出的止动凸部61b。如图1以及图4所示,该止动凸部61b形成为大致扇形,前端缘61c形成为沿着后述的止动槽2b的圆弧状内周面的圆弧状。并且,在上述保持板61的外周部,在周向上的等间隔位置贯通形成有供上述各螺栓7插通的六个螺栓插通孔61e。在上述链轮主体Ia(内齿结构部19)以及保持板61的各自的外周部,螺栓插通孔lc、61e分别在周向上的大致等间隔位置贯通形成有六个。另外,在上述内螺纹形成部6,在与各螺栓插通孔lc、61e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六个内螺纹孔6a,利用插通于上述插通孔的六个螺栓7从轴向紧固固定上述正时链轮I和保持板61以及壳体5。另外,上述链轮主体Ia和内齿结构部19作为后述的减速机构8的壳体而构成。而且,上述链轮主体Ia和上述内齿结构部19、保持板61以及内螺纹形成部6各自的外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如图1所示,上述链罩49以将缸盖01和在未图示的缸体的前端侧卷装于上述正时链轮I的未图示的链覆盖的方式沿上下方向配置并被固定,在与上述相位变换机构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49a。另外,在构成该开口部49a的环状壁49b的圆周方向上的四个部位,一体地形成有凸起部49c,并且,从环状壁49b到各凸起部49c的内部分别形成有内螺纹孔49d0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罩部件3由铝合金材料形成为杯状,包括鼓出状的罩主体3a和在该罩主体3a的开口侧的外周缘一体地形成的圆环状的安装凸缘3b。上述罩主体3a设置成覆盖上述壳体5的前端部,并且,在外周部侧,沿轴向一体地形成有圆筒壁3c。该圆筒壁3c在内部形成有用于保持后述的电刷保持体28的保持用孔3d。上述安装凸缘3b在四个突片3e上分别贯通形成有螺栓插通孔3g,上述四个突片3e在圆周方向上的大致等间隔位置突出设置,利用插通于上述各螺栓插通孔3g的螺栓54,经由形成于上述链罩49的各内螺纹孔49d将罩部件3固定于链罩49。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罩主体3a的外周侧的台阶部内周面与上述壳体5的外周面之间夹设有大径的油封50。该大径油封50形成为横截面呈大致=形,在合成橡胶的基体材料的内部埋设有金属芯,并且,外周侧的圆环状基部嵌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通过向电动马达的多个线圈通电来变更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旋转的相对旋转相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具有两个系统的正极侧以及负极侧的切换用电刷,在向所述切换用电刷的一个系统供电的电线或所述多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断线了的情况下,从发动机起动时起直至规定时间为止向所述切换用电刷通电后,使该通电停止或使通电量减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浦干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