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正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931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确保从动侧旋转体的强度的同时容易实现轻量化和装置整体的小型化的阀正时控制装置,其具有驱动侧旋转体、从动侧旋转体、使从动侧旋转体与驱动侧旋转体同轴心地对其进行支承的固定轴部、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流体压室、将流体压室分隔为提前角室和滞后角室的分隔部、和通过固定轴部的内部对提前角室及滞后角室进行加压流体的供给及排出从而控制从动侧旋转体相对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相位的相位控制部;从动侧旋转体具有一体地具有筒状部和凸轮轴的连结板部的内周部件和设有分隔部的外周部件;外周部件与内周部件在同一旋转轴心上一体地设置,内周部件由铁基材料形成,外周部件由比铁基材料更轻质的材料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上述阀正时控制装置具有与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的驱动侧旋转体和与上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同步旋转的从动侧旋转体。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上述阀正时控制装置具有由筒状的外周部件和筒状的内周部件在同一旋转轴心上一体形成的从动侧旋转体,为了在确保从动侧旋转体的强度的同时使其轻量化,上述外周部件由轻质的铝基材料构成,而上述内周部件由比铝基材料强度更高的铁基材料构成。该阀正时控制装置为如下结构:使加压流体从凸轮轴侧经过提前角流路及滞后角流路而相对提前角室及滞后角室供给或排出,从而控制从动侧旋转体相对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相位。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61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以往的阀正时控制装置中,由于外周部件使用铝基材料,因此作为从动侧旋转体的强度与以前仅由铁基材料构成的从动侧旋转体的强度相比要弱。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形成内周部件的仅为用于使加压流体的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阀正时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其具有:驱动侧旋转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从动侧旋转体,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内周侧,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同步旋转;固定轴部,所述固定轴部以使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内周部分在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相同的旋转轴心上自由旋转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流体压室,所述流体压室形成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提前角室以及滞后角室,所述提前角室以及滞后角室通过利用设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外周侧的分隔部对所述流体压室进行分隔而形成;提前角流路以及滞后角流路,所述提前角流路以及所述滞后角流路形成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9 JP 2013-2481641.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其具有:
驱动侧旋转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内燃机的曲柄轴同步旋转;
从动侧旋转体,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驱动侧
旋转体的内周侧,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同步旋转;
固定轴部,所述固定轴部以使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内周部分在与所述驱动
侧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相同的旋转轴心上自由旋转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
流体压室,所述流体压室形成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
间;
提前角室以及滞后角室,所述提前角室以及滞后角室通过利用设于所述从
动侧旋转体的外周侧的分隔部对所述流体压室进行分隔而形成;
提前角流路以及滞后角流路,所述提前角流路以及所述滞后角流路形成于
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并且所述提前角流路与所述提前角室相连通,所述滞后角
流路与所述滞后角室相连通;以及,
相位控制部,所述相位控制部以通过所述固定轴部的内部和所述提前角流
路或所述滞后角流路,对所述提前角室或所述滞后角室选择性地进行加压流体
的供给或排出,从而对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相对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相位
进行控制,
所述从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宪治野口祐司朝日丈雄滨崎弘之井口佳亮梶田知宏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