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334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一背板、一导光板、一光源以及一灯罩。导光板设置于背板上且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且光源设置于邻近入光面位置处。灯罩包含一塑料件及一金属件,塑料件限位于背板的周缘,金属件连接于塑料件的朝向导光板的一侧并至少覆盖光源与入光面间的一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因灯罩的遮光部由连接塑料件的金属件、或金属件直接弯折形成,故可具有较薄的厚度而有利于背光模块的薄型化,且可达到特定的光学规格要求。

Backlight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back plate, a light guide plate, a light source and a lampshade.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plate an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light inlet and a light outlet. The lampshade comprises a plastic part and a metal part, wherein, the plastic part is limited to the periphery of the back plate, and the metal part is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plastic part toward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at least covers a space between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light inlet surface. The backlight module of the utility model for shade shade by connecting pieces of plastic or metal parts, metal parts directly bent to form, it has thinner thickness and thin to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can mee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optical specif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图1为一已知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已知背光模块100包含一背板102、一导光板104、一光源106以及一灯罩108。灯罩108设置于光源106上方,以提高光线利用效率并控制光线进入导光板104的角度。然而,当背光模块100朝向更轻薄的方向设计时,已知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制造灯罩108的方式,受限于射出条件的限制(目前射出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小厚度约在0.3-0.4mm),灯罩108的几何形状与厚度无法进一步薄型化,因而不能被应用于薄型化背光模块中,且无法达到特定的光学规格要求。“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了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背板、一导光板、一光源以及一灯罩。导光板设置于背板上且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且光源设置于邻近入光面位置处。灯罩包含一塑料件及一金属件,塑料件限位于背板的周缘,金属件连接于塑料件的朝向导光板的一侧并至少覆盖光源与r>入光面间的一空间。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背板、一导光板、一发光二极管灯条以及一灯罩。导光板设置于背板上且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发光二极管灯条设于邻近入光面位置处,发光二极管灯条包含一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且两相邻发光二极管于基板上形成一间隙区域。灯罩由一金属件所构成,金属件弯折形成彼此具有一高度落差的一定位部及一遮光部,定位部固定于基板的间隙区域,且遮光部至少覆盖发光二极管灯条与入光面间的一空间。藉由上述实施例的设计,因灯罩的遮光部由连接塑料件的金属件、或金属件直接弯折形成,故可具有较薄的厚度而有利于背光模块的薄型化,且可达到特定的光学规格要求。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已知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依本技术一实施例,显示一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及图4分别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灯罩的局部分解图及组装后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依本技术一实施例,显示塑料件与金属件的接合型态的示意图。图6为依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塑料件与金属件的接合型态的示意图。图7为依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一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2为依本技术一实施例,显示一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一种背光模块10包含一背板12、一导光板14、一光源16以及一灯罩20。导光板14设置于背板12上且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14a、一出光面14b及一底面14c,且光源16设置于邻近入光面14a位置处。光源16例如可为包含一基板16a及设置于基板16a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6b的一发光二极管灯条。灯罩20可包含彼此连接的一塑料件22及一金属件24,塑料件22限位于背板12的周缘,金属件24连接于塑料件22的朝向导光板14的一侧,金属件24可至少覆盖光源16与入光面14a间的一空间M,且空间M可为光源16与入光面14a间的一光腔。于本实施例中,金属件24的远离塑料件22的一端P可延伸至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b与一显示面板26之间,且一光反射层28可设置于金属件24的朝向导光板14一侧的表面上,以反射来自发光二极管16b发出的光线,提高光线利用效率并控制光线进入导光板14的角度。另外,一光学膜片组15设置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b上,以调整自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b发出的光线,一反射片17设置于导光板14的底面14c与背板12之间,以将自导光板14的底面14c射出的部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4再利用。图3及图4分别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灯罩的局部分解图及组装后的局部示意图。如图3所示,金属件24具有纵长的外形,且金属件24的一长轴方向L可实质平行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a。金属件24可具有多个开孔24a,塑料件22可具有多个定位柱22a,且各个定位柱22a可置入对应的各个开孔24a以将金属件24限位于塑料件22上。两相邻定位柱22a之间形成一间隙区域G,各个发光二极管16a位于间隙区域G。于一实施例中,金属件24可直接卡固于塑料件22上,或者例如可将定位柱22a的顶端以热熔方式固定金属件24。再者,塑料件22沿长轴方向L的两端可分别具有一定位结构22b(图3仅示出左端的定位结构22b)。如图4所示,当金属件24限位于塑料件22后,定位结构22b可接触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a,如此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a可抵靠定位结构22b以维持光源16与导光板14之间的间距。另外,因金属件24承靠于定位结构22b而设置于塑料件22上,故定位结构22b上表面的形状可设计与金属件24的形状一致,以确保金属件24于光腔上的准确定位。金属件24的外形并不限定而可视需求变化,例如图3显示金属件24为平面结构与曲面结构的结合,当然金属件24亦可完全为一平面结构或一曲面结构所构成。藉由上述实施例的设计,因灯罩20可包含彼此独立并相连接的一塑料件22及一金属件24,和已知利用一体射出成型制造灯罩的方式相较,灯罩20延伸覆盖于光腔上方的部分因金属件24所构成故得以进一步降低厚度,达到特定的光学规格要求及薄型化的目的。于一实施例中,金属件24的厚度可小于或等于0.2mm。再者,将定位柱22a的顶端以热熔方式固定金属件24的方式仅为一例而不限定。于其他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亦可将一黏结件32设置于金属件24与塑料件22之间,黏结件32例如可为高周波融接塑料片或超音波融接塑料片,利用高周波或超音波融接方式黏结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背板;一导光板,设置于该背板上且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一光源,设置于邻近该入光面位置处;以及一灯罩,包含一塑料件及一金属件,该塑料件限位于该背板的周缘,该金属件连接于该塑料件的朝向该导光板的一侧并至少覆盖该光源与该入光面间的一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背板;
一导光板,设置于该背板上且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及一出光面;
一光源,设置于邻近该入光面位置处;以及
一灯罩,包含一塑料件及一金属件,该塑料件限位于该背板的周缘,该金属件连接于该
塑料件的朝向该导光板的一侧并至少覆盖该光源与该入光面间的一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的远离该塑料件的一端延伸至
该出光面与一显示面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为一平面结构、一曲面结构、或
该平面结构与该曲面结构的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件具有纵长外形且该金属件的一
长轴方向实质平行该入光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塑料件沿该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
一定位结构,且这些定位结构接触该入光面,该金属件连接于这些定位结构而设置于该塑
料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嘉宏袁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