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103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0:13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折光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折光条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折光条,再由出光面射出折光条。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向折光条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该折光条的全反射临界角,所述入光面设置有向折光条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发光二极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薄型化折光条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为得到一均匀的显示器面光源通常采用导光板,然而单个 LED元件为近似点光源,在使用时,为了避免LED元件的间隔区域由于光源发散角度的因素 导致形成暗带,通常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微结构以扩大光在导光板内部的发散角,但该 发散角度有限,不足以满足均匀出光的效果,则必须通过增设一厚度较大的折光条来增加 混光距离,但是该大厚度的折光条增加了整个背光模组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薄型化折光条的背光模组。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折光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折光条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折光条,再由出光面射出折光条。所述出光面上设置 有向折光条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所述第一凹槽包括 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该折光条的全反射临界角, 所述入光面设置有向折光条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发光二极管间隔设置,所述 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折光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折光条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折光条,再由出光面射出折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向折光条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该折光条的全反射临界角,所述入光面设置有向折光条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发光二极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面与入光面所在平面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辰翰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