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347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以及一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入光面具有一长度方向。光源模块设置于入光面旁。光源模块包含一反射框架、一光学调控膜以及至少一光源。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载板与一反射罩。承载板与反射罩围绕成一空间,且此空间具有一开口。此开口朝向入光面。光学调控膜设置于承载板并覆盖开口。光学调控膜具有多个出光结构。出光结构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在光学调控膜上的投影位置为起点沿着长度方向变化。光源设置于承载板,光源发出一光线。光线射至反射罩并反射至光学调控膜,且部分光线通过出光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液晶面板以及背光模块。液晶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之上,而背光模块可提供光线给液晶面板,使得使用者能观看到液晶面板所显示的画面。一般的背光模块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以及侧入式背光模块。直下式背光模块将光源置于液晶面板正下方,故光源可直接朝向液晶面板发出光线。侧入式背光模块则是在液晶面板下方设置导光板,并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面。在使用时,光源可将光线射入导光板的侧面,而光线在导光板中行进后,可从导光板的顶面射出至液晶面板。由于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光源不是位于液晶面板正下方,无需垂直混光空间,故可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设计,而蔚为主流。除了薄型化设计外,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亦逐渐朝向窄边框的设计趋势发展。在窄边框的设计趋势下,液晶显示装置的非可视区被设计得越来越窄,而由于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光源位于非可视区,故光源至可视区的距离将被迫缩小。当光源至可视区的距离缩小时,因混光距离不足,背光模块的出光将呈现亮暗不均的现象(又称为hot spot现象)。此外,为了节省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制造者往往希望能够减少光源的数量,但若减少光源的数量,势必会增加相邻两光源之间的间距,此间距的增加也会导致上述的hot spot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降低背光模块出光的亮暗不均的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以及一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入光面具有一长度方向。光源模块设置于入光面旁。光源模块包含一反射框架、一光学调控膜以及至少一光源。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载板与一反射罩。承载板与反射罩围绕成一空间,且此空间具有一开口。此开口朝向入光面。光学调控膜设置于承载板并覆盖开口。光学调控膜具有多个出光结构。出光结构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在光学调控膜上的投影位置为起点沿着长度方向变化。光源设置于承载板,光源发出一光线。光线射至反射罩并反射至光学调控膜,且部分光线通过出光结构。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光源容置于反射罩与承载板所围绕的空间内,故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会被反射罩反射至光学调控膜,并由光学调控膜的出光结构穿出,而进入导光板中。因此,光线可经过至少一次的反射过程后,才进入导光板中,故可增加光线从光源行进至导光板的路径长度,从而利于混光,并且利用多个出光结构将光线分配出光,因而降低亮暗不均的现象。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以及一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入光面具有一长度方向。光源模块设置于入光面旁,且光源模块包含一反射框架以及至少一光源。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载板与一反射罩。承载板与反射罩围绕成一空间。反射罩具有一光学调控区。光学调控区正对入光面且光学调控区的范围与入光面相对应。光学调控区具有多个出光结构。出光结构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光源在光学调控区上的投影位置为起点沿着长度方向变化。光源设置于承载板。光源发出一光线。光线射至反射罩并反射至光学调控区,且部分光线通过这些出光结构的其中至少一者。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光源容置于反射罩与承载板所围绕的空间内,故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会被反射罩反射至其光学调控区,并由光学调控区的出光结构穿出,而进入导光板中。因此,光线可经过至少一次的反射过程后,才进入导光板中,故可增加光线从光源行进至导光板的路径长度,从而利于混光,并且利用多个出光结构将光线分配出光,因而降低亮暗不均的现象。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图1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图;图2绘示依据图1的光源模块与导光板的立体图;图3绘示图1的背光模块的等效光路图;图4至第6图绘示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的模拟光形图;图7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8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9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0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1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2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3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4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5绘示依据图14的光源模块与导光板的立体图;图16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以及图17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1、2、3、4、5、9、7、8、9、10、11:背光模块100:光源模块110、110a、110b、110c、110d:反射框架111:凹部112:承载板114、114b、114c、114d:反射罩1142:侧板1144:顶板1146:光学调控区120、120a:光源130、130a、130b:光学调控膜131:第一区域132、132a、132b:出光结构133:第二区域134、134a、134b:反射区域135:凹部200、200a:导光板210:入光面220:出光面300:膜片400:电路板500、500a:背框501:底板502:容置槽600、600a:胶框700:导热件710:凸部CX1、CY1、CX2、CY2、CX3、CY3:曲线d:等效直径F:照射范围I:虚拟位置L:光线O、O’:开口R:照射范围S、S’:空间t:厚度X:长度方向Y:高度方向θ:最大张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图1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1的局部剖面图。如图1所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具有一长度方向;以及一光源模块,设置于该入光面旁,包含:一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载板与一反射罩,该承载板与该反射罩围绕成一空间,且该空间具有一开口,该开口朝向该入光面;一光学调控膜,设置于该承载板并覆盖该开口,该光学调控膜具有多个出光结构,所述出光结构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该光源在该光学调控膜上的投影位置为起点沿着该长度方向变化;以及至少一光源,设置于该承载板,该光源发出一光线,该光线射至该反射罩并反射至该光学调控膜,且部分该光线通过所述出光结构的其中至少一者。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11 TW 103131396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具有一长度方向;以及
一光源模块,设置于该入光面旁,包含:
一反射框架,具有一承载板与一反射罩,该承载板与该反射罩围绕成
一空间,且该空间具有一开口,该开口朝向该入光面;
一光学调控膜,设置于该承载板并覆盖该开口,该光学调控膜具有多
个出光结构,所述出光结构的光穿透量以最接近的该光源在该光学调控膜
上的投影位置为起点沿着该长度方向变化;以及
至少一光源,设置于该承载板,该光源发出一光线,该光线射至该反
射罩并反射至该光学调控膜,且部分该光线通过所述出光结构的其中至少
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调控膜包含一
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所述出光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且该第一区域对应
该入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结构的其中至
少一者具有一等效直径,且该光学调控膜具有一厚度,其中该等效直径与该厚
度的比值实质上小于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直径与所述
出光结构至最接近的该光源在该光学调控膜上的投影位置的距离成正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背框,该背框
具有一底板及一容置槽,该底板与该容置槽相连,该底板承载该导光板,该容
置槽容置该光源模块,且该容置槽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该底板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部分承载于
该底板并部分露出于该容置槽的槽口,且该导光板的露出于该槽口的该部分在
该容置槽的底部上的垂直投影与至少部分该光源模块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鐘炜竣林苏逸黄建歴马启唐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