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380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1:45
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以及第一光源。导光板具有底面、出光面、第一入光面以及多个微结构。底面与出光面彼此相对。第一入光面连接底面与出光面。各微结构凹入或凸出于底面,且各微结构由至少两个结构单元所组成。各结构单元在平行于第一入光面的第一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曲线,且曲线具有最高点,最高点为曲线与平行于出光面的第二参考平面的切点。各微结构的相邻两个结构单元的两个最高点在平行于第一参考平面且平行于出光面的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结构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宽度总和的一半且大于0。各微结构各自具有垂直于出光面且垂直第一入光面的对称面。光学膜片位于出光面上。第一光源位于第一入光面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且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平面显示器取代了传统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的地位,并成为显示器的主流。在平面显示器中,又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IXD)最为普及。一般的液晶显示器主要可由背光模块与液晶面板所构成。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会发光,因此需背光模块提供显示所需的面光源。—般而言,背光模块可区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与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以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为例,一般包括导光板、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的光源以及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光学膜片。通过全反射原理,光源所发出的光束自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会被导引至整个导光板中。现有技术通过在导光板的底面及出光面设置多个微结构,以破坏光的全反射,让光束自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自出光面出射的光束再通过位于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而形成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然而,随着制程技术的突破,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逐渐取代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作为背光模块中的光源。已知的设计会将多个发光二极管间隔排列在导光板的入光面旁。然而,作为点光源,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在入光面上的光强度并非均匀分布,其中对应于发光二极管的位置会形成亮区,而相邻两发光二极管之间会形成暗区,使得由导光板输出的面光源会产生亮暗纹(mura)现象。换言之,现有此种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在实际应用时会有出光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值得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国台湾专利第1375822、M264503、1296694、M264504号以及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344307号分别揭露多种导光板的微结构设计,用以破坏光的全反射以及提升光利用率。中国台湾专利第1301920、1388891、1407162号、中国专利第102155711号以及美国专利第736341号分别揭露多种导光板的微结构设计,用以提升光的扩散性,并改善光强度不均以及亮暗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具有良好的出光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以及第一光源。导光板具有底面、出光面、第一入光面以及多个微结构。底面与出光面彼此相对。第一入光面连接底面与出光面。各微结构凹入或凸出于底面,且各微结构由至少两个结构单元所组成。各结构单元在平行于第一入光面的第一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曲线,且曲线具有最高点。最高点为曲线与平行于出光面的第二参考平面的切点,各微结构的相邻两个结构单元的两个最高点在平行于第一参考平面且平行于出光面的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结构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宽度总和的一半且大于O。各微结构各自具有垂直于出光面且垂直第一入光面的对称面。光学膜片位于出光面上。第一光源位于第一入光面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出光面具有连接第一入光面的非可视区和与非可视区连接的可视区。非可视区位于第一入光面与可视区之间。微结构至少位于非可视区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位于可视区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结构单元由多个第一结构单元以及至少一第二结构单元所组成,且这些第一结构单元具有相同的尺寸,而至少一第二结构单元的尺寸不同于第一结构单元的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微结构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且至少其中一微结构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位于第一参考平面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二面与第一面彼此不对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一面与第二参考平面在导光板内所夹的第一夹角介于O度至20度之间,且第二面与第二参考平面在导光板内所夹的第二夹角介于O度至90度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入于底面的微结构的第一面位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二面之间,凸出于底面的微结构的第二面位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一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一面在垂直于第一入光面且垂直于出光面的第三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直线,且第二面在第三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直线或曲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入于底面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一面在第一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线段具有至少两个凹陷以及至少一个凸起,凸出于底面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一面在第一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线段具有至少两个凸起以及至少一个凹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一面在第二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线段具有至少两个凸起以及至少一个凹陷,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二面第二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线段具有至少两个凸起以及至少一个凹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彼此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微结构还具有连接面。连接面连接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且连接面在垂直于第一入光面且垂直于出光面的第三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直线或曲线,凹入于底面的至少一微结构的连接面在第一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线段具有至少两个凹陷以及至少一个凸起,凸出于底面的至少一微结构的连接面在第一参考平面上的截线线段具有至少两个凸起以及至少一个凹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面在垂直第一入光面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介于O微米至20微米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微结构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分别由多个彼此连接的曲面所构成,且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分别具有垂直于出光面且垂直第一入光面的对称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还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入光面与第一入光面彼此相对,且第二入光面连接底面与出光面。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光源,位于第二入光面旁。出光面还有可视区和连接于可视区的非可视区。非可视区围绕可视区,其中位于第一入光面与可视区之间且凹入于底面的微结构的第一面位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二面之间,位于第一入光面与可视区之间且凸出于底面的微结构的第二面位于第一入光面与第一面之间,而位于第二入光面与可视区之间且凹入于底面的微结构的第一面位于第二入光面与第二面之间,位于第二入光面与可视区之间且凸出于底面的微结构的第二面位于第二入光面与第一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微结构的尺寸由第一入光面依第一光源至第一入光面的方向增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光源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发光二极管,且位于各发光二极管前的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隙前的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光源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发光二极管,且位于各发光二极管前的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小于位于相邻两个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隙前的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还包括位于出光面的柱状透镜结构。柱状透镜结构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的柱状透镜,其中柱状透镜的纵长方向垂直于第一入光面,且各柱状透镜朝光学膜片凸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光学膜片包括逆棱镜片。逆棱镜片具有基板与多个彼此平行的棱镜,其中棱镜的纵长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且各棱镜位于出光面与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结构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背光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以及一第一光源,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一第一入光面以及多个微结构,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入光面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各所述微结构凹入或凸出于所述底面,且各所述微结构由至少两个结构单元所组成,其中各所述结构单元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入光面的一第一参考平面上的截线为一曲线,且所述曲线具有一最高点,所述最高点为所述曲线与平行于所述出光面的一第二参考平面的切点,各所述微结构的相邻两个所述结构单元的两个所述最高点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参考平面且平行于所述出光面的一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结构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宽度总和的一半且大于0,且各所述微结构各自具有一垂直于所述出光面且垂直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对称面,所述至少一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入光面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彦刘昌成周民俊李清祥李建辉刘冠彣
申请(专利权)人: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