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015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23:43
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立体车库路口与电梯之间设有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链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轮盘,所述左侧和右侧的轮盘中间均设有支撑轴,所述左侧和右侧的支撑轴均与支架相连,所述左侧的支架下面与前重量感应器相连,所述右侧的支架与后重量感应器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和后重量感应器均与底座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和后重量感应器均与数据转换模块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的第一个接口与接触器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的第二个接口与显示器相连,所述接触器的第一个接口与杆相连,所述杆设在壳体上,所述接触器的第二个接口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与齿轮相连,所述齿轮与链板相连,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交通
,尤其是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用地开始出现“寸土寸金”的症状,另一方面,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开始逐年递增,据测算,到2010年中国轿车保有量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估计增加了480万个,平均每年需求96万个,而目前,全国已建成的立体停车位不多个,因此,立体停车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立体车库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型城市,立体车库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立体车库的最大特点,就是平均占地面积小,相对于传统的停车设施,智能化立体车库具有不可代替、得天独厚的优势,现有好多立体车库都采用电梯,但是得人为的将车开进电梯时,存在刮伤车体、撞伤车辆或撞伤电梯,甚至有的人开进电梯都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耐用的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来直接有效的对立体停车场进入的车辆进行分离并准确定位,运送到电梯上,进入立体车库进行停车。
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立体车库路口(1)与电梯(16)之间设有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其特征是,由链板(2)、轮盘(3)、支撑轴(4)、支架(5)、前重量感应器(6)、后重量感应器(61)、底座(7)、壳体(8)、数据转换模块(9)、接触器(10)、杆(11)、显示器(12)、电机(13)、齿轮(14)和固定板(15)组成;所述的链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轮盘(3),所述左侧和右侧的轮盘(3)中间均设有支撑轴(4),所述左侧和右侧的支撑轴(4)均与支架(5)相连,所述左侧的支架(5)下面与前重量感应器(6)相连,所述右侧的支架(5)与后重量感应器(61)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均与底座(7)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均与数据转换模块(9)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一个接口与接触器(10)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二个接口与显示器(12)相连,所述接触器(10)的第一个接口与杆(11)相连,所述杆(11)设在壳体(8)上,所述接触器(10)的第二个接口与电机(13)相连,所述电机(13)与齿轮(14)相连,所述齿轮(14)与链板(2)相连,所述电机(13)固定在固定板(15)上。
所述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路口(1)的水平线高于或等于链板(2)的水平线,链板(2)的水平线高于或等于电梯(16)底面的水平线。
所述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采用的规格型号一样,为了更方便直观的表达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用了不同的标注。
所述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当车辆行驶到立体车库路口(1)时,车辆的前轮停在链板(2)的左侧时,前重量感应器(6)将感应到的信号反馈给数据转换模块(9),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一个接口将信号发给接触器(10),接触器(10)闭合,这时杆(11)抬起,同时由于接触器(10)闭合了,导致电机(13)开始转动,随后齿轮(14)开始转动,齿轮(14)转动的同时带动链板(2)向右侧移动,链板(2)上挺有车辆,车辆也随之向右侧移动;当车辆整体脱离本专利技术以后,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都将感应不到信号,这时数据转换模块(9)自动停止工作,同时接触器(10)也停止工作,这时电机(13)也停止工作,杆(11)自动降落;在本产品工作的时候车辆无需启动,本产品自动将车辆拖到电梯(16)里面,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可靠,不用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结构简单,经济耐用;
2、本产品工作的时候车辆无需启动,本产品自动将车辆拖到电梯里面;
3、安全可靠,不用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立体车库路口(1)与电梯(16)之间设有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其特征是,由链板(2)、轮盘(3)、支撑轴(4)、支架(5)、前重量感应器(6)、后重量感应器(61)、底座(7)、壳体(8)、数据转换模块(9)、接触器(10)、杆(11)、显示器(12)、电机(13)、齿轮(14)和固定板(15)组成;所述的链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轮盘(3),所述左侧和右侧的轮盘(3)中间均设有支撑轴(4),所述左侧和右侧的支撑轴(4)均与支架(5)相连,所述左侧的支架(5)下面与前重量感应器(6)相连,所述右侧的支架(5)与后重量感应器(61)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均与底座(7)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均与数据转换模块(9)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一个接口与接触器(10)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二个接口与显示器(12)相连,所述接触器(10)的第一个接口与杆(11)相连,所述杆(11)设在壳体(8)上,所述接触器(10)的第二个接口与电机(13)相连,所述电机(13)与齿轮(14)相连,所述齿轮(14)与链板(2)相连,所述电机(13)固定在固定板(15)上。
所述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路口(1)的水平线高于或等于链板(2)的水平线,链板(2)的水平线高于或等于电梯(16)底面的水平线。
所述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采用的规格型号一样,为了更方便直观的表达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用了不同的标注。
所述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当车辆行驶到立体车库路口(1)时,车辆的前轮停在链板(2)的左侧时,前重量感应器(6)将感应到的信号反馈给数据转换模块(9),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一个接口将信号发给接触器(10),接触器(10)闭合,这时杆(11)抬起,同时由于接触器(10)闭合了,导致电机(13)开始转动,随后齿轮(14)开始转动,齿轮(14)转动的同时带动链板(2)向右侧移动,链板(2)上挺有车辆,车辆也随之向右侧移动;当车辆整体脱离本专利技术以后,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都将感应不到信号,这时数据转换模块(9)自动停止工作,同时接触器(10)也停止工作,这时电机(13)也停止工作,杆(11)自动降落;在本产品工作的时候车辆无需启动,本产品自动将车辆拖到电梯(16)里面,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可靠,不用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立体车库路口(1)与电梯(16)之间设有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其特征是,由链板(2)、轮盘(3)、支撑轴(4)、支架(5)、前重量感应器(6)、后重量感应器(61)、底座(7)、壳体(8)、数据转换模块(9)、接触器(10)、杆(11)、显示器(12)、电机(13)、齿轮(14)和固定板(15)组成;所述的链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轮盘(3),所述左侧和右侧的轮盘(3)中间均设有支撑轴(4),所述左侧和右侧的支撑轴(4)均与支架(5)相连,所述左侧的支架(5)下面与前重量感应器(6)相连,所述右侧的支架(5)与后重量感应器(61)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均与底座(7)相连,所述前重量感应器(6)和后重量感应器(61)均与数据转换模块(9)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一个接口与接触器(10)相连,所述数据转换模块(9)的第二个接口与显示器(12)相连,所述接触器(10)的第一个接口与杆(11)相连,所述杆(11)设在壳体(8)上,所述接触器(10)的第二个接口与电机(13)相连,所述电机(13)与齿轮(14)相连,所述齿轮(14)与链板(2)相连,所述电机(13)固定在固定板(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立体车库路口(1)与电梯(16)之间设有立体车库用车辆分离器,其特征是,由链板(2)、轮盘(3)、支撑轴(4)、支架(5)、前重量感应器(6)、后重量感应器(61)、底座(7)、壳体(8)、数据转换模块(9)、接触器(10)、杆(11)、显示器(12)、电机(13)、齿轮(14)和固定板(15)组成;所述的链板(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轮盘(3),所述左侧和右侧的轮盘(3)中间均设有支撑轴(4),所述左侧和右侧的支撑轴(4)均与支架(5)相连,所述左侧的支架(5)下面与前重量感应器(6)相连,所述右侧的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占峰毕伟徐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北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