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从药囊包投服药物的吸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35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来从条状药囊包(5)投服药物(38)的吸入器,它具有外壳,外壳的一端设有口承(1),其相反另一端设有进气开口(32),二者之间设有导管(7)和用来插入药囊条(5)的承载座(29),其结构特点在于,在药囊条被插入之后,其密封着含药物囊腔(31)的包裹叶瓣与导管(7)毗连,其特征在于,外壳上具有用来压破药囊条(5)上各个囊腔(31)的装置,而且,这些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头(10),该冲头具有对应于药囊囊腔(31)凸曲形状的凹曲冲切表面(37)。(*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药囊包投服药物所用的吸入器,其中的药囊囊腔由挤压-释放辅具排空。吸入器的作用是将分布在气流中的精细固态药物引入到患者机体内,也就是所谓粉剂吸入器,它目前已被大量地用在许多种吸入疗法实施例中。这种吸入器部分地取代了过去惯用的悬浮物吸入器,后者中的气雾剂是在以卤化烃为推进气体的条件下产生的,目前因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因而不再合乎使用要求。过去常用的粉剂吸入器大都采用了工艺设计较为复杂的装置,患者由此通过其吸入动作获得可以被吸入的粉剂部分(药剂)。使药物具有预定剂量的一种可能性是将其封装在所谓"药囊包"内的适当区域,这种方法也被用在其它场合,例如,用其封装药片将有助于实现较为卫生的个人拆封用法。专利EP-B-211595号,GB-A-2,129,691号以及GB-A-2,142,246号介绍了可从药囊包投服药物的粉剂吸入器,其中的药物以固态且精细分散的形式被封装。一种盘形药囊包被插入专利EP-B-211,595号和GB-A-2,129,691号所述的粉剂吸入器中,使用吸入器时,粉剂部分被一个冲头所释放,在粉剂被完全排空后,药囊盘将被换上一个新的。GB-A-2,142,246涉及这样一种吸入器,其中可插入由单个容腔构成的药囊包,而且使用时需由一种心轴打开药囊包。一种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吸入器见于后来公布的专利DE-A-44 00 084号。该吸入器包括外壳,外壳构成了对外界密封的细长形内腔,其窄端具有口承,而另一端则具有进气开口,含药囊囊腔的部分被布置在外壳的至少一处主要表面上。在某一实施例中,外壳包括一种张开结构,其中可插入一个或多个条状物体,例如,将其推入或插入一个可翻开的结构中。在所有这些吸入器实施例中,使用者必须用手指分别地压开药囊包的各个囊腔,亦即在其外曲的圆顶上施加压力,使比较薄的包裹叶瓣撕开,并使药物能够落入外壳的内腔。这类吸入器的缺陷在于,在药囊囊腔被手指压开时,其中的粉剂将受到机械负荷并被压缩,因而在所吸入气流中将不再具备精细的分散性,或者说只能具备不够充分的分散性。所有这些粉剂吸入器都具有非常笨重这一缺陷,也就是说,仪器相对于其中所用药物剂量的体积比例相当大。考虑到每个仪器的体积及零件数量,患者携带一个上述粉剂吸入器将可能不方便。此外,由于其各种各样往往比较复杂的工作原理,在急症(如急性哮喘发作)或患者一方对使用技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这些仪器存在着可能被误操作或根本无法操作的危险。因此,本专利技术立足于解决以下问题,亦即提出一种合手且操作简便的、使用药囊包的粉剂吸入器,其中,药物的挤压-释放过程避免了对药囊囊腔所含药物的压缩,从而使药物得以精细地弥散在所吸入气流中。可达到上述目的的是一种用来从条状药囊包投服药物的吸入器,它具有外壳,外壳的一端设有口承,其相反另一端设有进气开口,二者之间设有导管和用来插入药囊条的承载座,其结构特点在于,在药囊条被插入之后,其密封着含药物囊腔的包裹叶瓣与导管毗连,其特征在于,外壳上具有用来压破药囊条各个囊腔的装置,而且,这些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头,冲头具有对应于药囊囊腔凸曲形状的曲形冲切表面。以下权利要求子项介绍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入器起着从药囊包投服药物的作用。药囊包是一些包装体,它包括容器薄膜和包裹叶瓣,前者具有被填满的小凹穴或容腔,后者则可以密封住凹穴。在此,不论容器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如何,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术语"药囊包"将被广义地理解为上述型式的包装体。容器薄膜的容腔部分具有这样的壁厚可以从外向内挤压该容腔,而且这种压入动作可导致包裹叶瓣被撕裂。在以下的介绍中,上述从外向内挤压容腔的过程和同时发生的包裹叶瓣撕裂及药物释放过程被形容为"挤压-释放"。作为优选方案,如本专利技术所述吸入器的外壳具有细长体形状,其某一窄端设有口承,其相反一侧的窄端设有进气开口。插入外壳中的药囊条具有依次排列的一排囊腔。按照设计方案,吸入器总是只能容纳具有特定数量囊腔的药囊条,囊腔数量取决于所投药物的类型和剂量。所设计的一种吸入器适用于多种场合,其所用的药囊条具有四个囊腔。该吸入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具有可翻开的外壳,该外壳具有至少两个外壳零件,二者通过关节或合页而以翻转方式彼此连接起来。例如,该外壳可以具有彼此以翻转方式连接起来的底段和上段,或者还可以附加一个中段。底段或中段外壳上设有用来容纳药囊条并具有凹槽的承载座。上段外壳还可以具有指向内侧的腹板,其作用是将药囊条压在承载座上,由此将药囊条固定在闭合的吸入器中。如本专利技术所述吸入器的挤压-释放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头,其曲形冲切表面适应了药囊囊腔的形状。普通药囊包的囊腔具有从外侧看上去为球冠形的曲面形状,因此,冲头接合面一般被设计成与球冠互补的曲面形状。冲头接合面的凹曲形状匹配于药囊囊腔的凸曲形状,这样,药物在被挤压-释放时就不会在囊腔内部受到压缩,因而也就避免了不能充分弥散在气流中的问题。该挤压-释放装置可以被方便地组装在外壳中。为了能借助于该挤压-释放装置撕开并排空药囊囊腔,使用者必须用其手指或整个手掌压迫挤压-释放装置的局部或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对挤压-释放装置冲头—其表面接合在外曲的药囊囊腔上—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直接传递,也可以通过杠杆传递。在采用杠杆装置的场合下,该装置可以被设计成多个具有各自挤压-释放冲头的独立杠杆,也可以被设计成具有一个可移动的接合式挤压-释放冲头的单个杠杆。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挤压-释放装置被组装在上段外壳中,而且其动作方式不采用杠杆传递。该挤压-释放装置的结构设计具有独特的简便性,其中,四个挤压-释放冲头通过抓手板被安装在上段外壳中,而且,如果需要,使用者可以通过逐个地压下这些冲头来排空药囊囊腔。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段外壳本身构成了挤压-释放装置。其突出的简便性在于,上段外壳被设计成一个具有可移动的接合式挤压-释放冲头的单体杠杆。作为其变化型,上段外壳也可以由多个单体杠杆构成,各个杠杆在使用时被逐个地压下。冲切表面作用在囊腔上的压力导致药囊包上比较薄的包裹叶瓣被撕裂,而且,药物或者因粘附力而仍然留在囊腔内,或者直接落入外壳的粉剂导管中。在通过吮吸吸入器口承而形成的吸入过程中,使用者对导气管内部造就了轻微的负压,这使得仍留在囊腔内的药物被转移到导管中,并且使空气经由进气开口而进入导管中。此外,导管内的气流在流过开裂的囊腔时会形成局部负压(射流效应),因此,药物将很充分地被吸出囊腔而不会留下残余物。此后,经口承流出吸入器的气流将会携带着与之相随的药物被使用者吸入,从而使药物得以流入肺脏内。为发挥空气在导气管内的有利传导作用,有益的做法将是以确定的方式撕裂或切断药囊包的包裹叶瓣。为此,对于包裹叶瓣上原本封住囊腔的部分来说,它在开裂成某种只附接于某一个点的残片之后将会深入导管的内部,而本专利技术的意图就是使上述残片沿着平行于气流的方向排列。作为一例方法,这一意图可以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药囊包来实现。例如,可以使单个囊腔局部地由环形串珠状焊缝环绕,这样,在挤压-释放过程中,包裹叶瓣在焊缝区域将被切断,而在焊缝中断区域则将仍然连接在残余的包裹叶瓣上;或者,在包裹叶瓣上设置预定的撕裂点。此外,囊腔的非对称设计—例如,其某一侧采取斜切形状—同样有助于限定包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格滕奥尔安德烈·纳罗迪罗约阿希姆·格德
申请(专利权)人:ASTA药物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