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纳米生物传感以及生物检测
,涉及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赭曲霉毒素包括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结构通式:R1=Cl或H;R2=H、CH3或C2H5。其中赭曲霉毒素A(R1=C1,R2=H)毒性最大,在霉变谷物、饲料等最常见。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和稀碳酸氢钠溶液。微溶于水。其苯溶剂化物熔点94~96℃,二甲苯中结晶熔点169℃。有光学活性[α]D-118°。其紫外吸收光谱随pH值和溶剂极性不同而有别,在乙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13nm和332nm。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种生长在粮食(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大米和黍类等)、花生、蔬菜(豆类)等农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动物摄入了霉变的饲料后,这种毒素也可能出现在猪和母鸡等的肉中。赭曲霉毒素主要侵害动物肝脏与肾脏。这种毒素主要是引起肾脏损伤,大量的毒素也可能引起动物的肠黏膜炎症和坏死。还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它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抗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体(Apt)和可与抗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体杂交的单链信号探针DNA(Sp)杂交,形成杂交链;(B)使该杂交链与待测样品作用,当待测样品中有赭曲霉毒素A存在时,杂交链选择性地与赭曲霉毒素A反应释放出单链信号探针DNA;(C)为了消除杂交链的干扰,利用DNA扩增使杂交链成双链DNA,用外切酶,将双链DNA切成碎片;(D)利用银离子在抗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体‑赭曲霉毒素A的结合体中不能还原生成荧光发射峰在650nm左右的银纳米簇,银离子只能在单链信号探针DNA中还原并生成被Sp修饰的荧光发射峰在650nm左右的银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使抗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体(Apt)和可与抗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体杂交的单链
信号探针DNA(Sp)杂交,形成杂交链;
(B)使该杂交链与待测样品作用,当待测样品中有赭曲霉毒素A存在时,杂交链选择
性地与赭曲霉毒素A反应释放出单链信号探针DNA;
(C)为了消除杂交链的干扰,利用DNA扩增使杂交链成双链DNA,用外切酶,将双
链DNA切成碎片;
(D)利用银离子在抗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体-赭曲霉毒素A的结合体中不能还原生成
荧光发射峰在650nm左右的银纳米簇,银离子只能在单链信号探针DNA中还原并生成被Sp
修饰的荧光发射峰在650nm左右的银纳米簇的原理,在银离子还原检测体系中检测体系荧
光强度,测定真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赭曲霉毒素A核酸适体为
GATCGGGTGTGGGTGGCGTAAAGGGAGCATCGGACA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链信号探针DNA(Sp)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守军,冉海宁,林雨欢,曾云龙,邓克勤,唐春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