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压缩机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026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主轴承、副轴承、气缸和曲轴,主轴承和副轴承设置在曲轴上并位于气缸的两端,气缸与主轴承和副轴承相接触的部位为油池,主轴承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油槽、第二导油槽、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相互连通,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导油槽和油池,第一回油口连通第二导油槽和油池。润滑油由第一进油口进入第一导油槽,一部分润滑油经由第二导油槽最终通过第一回油口回油池,另一部分润滑油经由第一导油槽继续完成对曲轴和主轴承的润滑,形成了循环油路。使得实际流入流出主轴承的润滑油量减少,降低了对供油量的要求。尤其在缺油的情况下,仍能提供较好的润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空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转式缩机的曲轴上设置一条油路,以润滑曲轴以及轴承座。当出现供油不足时,容易出现缺油润滑,零件容易磨损。因此,如何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润滑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以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润滑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主轴承、副轴承、气缸和曲轴,所述主轴承和副轴承设置在所述曲轴上并位于所述气缸的两端,所述气缸与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相接触的部位为油池,所述主轴承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油槽、第二导油槽、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其中,所述第一导油槽和所述第二导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导油槽和所述油池,所述第一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油槽和所述油池。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第一导油槽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一导油槽的旋向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导油槽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二导油槽的旋向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同。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第一导油槽与所述第二导油槽相互交叉并贯穿所述主轴承。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回油口设置在所述主轴承的端面。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副轴承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导油槽、第四导油槽、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回油口,其中,所述第三导油槽和所述第四导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导油槽和所述油池,所述第二回油口连通所述第四导油槽和所述油池。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第三导油槽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三导油槽的旋向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四导油槽呈螺旋状,且所述第四导油槽的旋向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同。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第三导油槽与所述第四导油槽相互交叉,并贯穿所述副轴承。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回油口设置在所述主轴承的端面。优选地,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中,所述曲轴的中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油池导油通道。—种空调器,包括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与现有旋转式压缩机的区别在于,在主轴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且两个导油槽相互连通,润滑油由第一进油口进入第一导油槽,一部分润滑油经由第二导油槽最终通过第一回油口回油池,另一部分润滑油经由第一导油槽继续完成对曲轴和主轴承的润滑,形成了循环油路。使得实际流入流出主轴承的润滑油量减少,降低了对供油量的要求。尤其在缺油的情况下,仍能提供较好的润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轴承的剖视图。其中,100为曲轴、200为主轴承、201为第一导油槽、202为第二导油槽、300为副轴承、301为第三导油槽、302为第四导油槽、400为气缸、401为油池。【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以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润滑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轴承的剖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主轴承200、副轴承300、气缸400和曲轴100,主轴承200和副轴承300设置在曲轴100上并位于气缸400的两端,气缸400与主轴承200和副轴承300相接触的部位为油池401,主轴承20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油槽201、第二导油槽202、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其中,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相互连通,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导油槽201和油池401,第一回油口连通第二导油槽202和油池401。润滑油由第一进油口进入第一导油槽201,一部分润滑油经由第二导油槽202最终通过第一回油口回油池401,另一部分润滑油经由第一导油槽201继续完成对曲轴100和主轴承200的润滑,形成了循环油路。使得实际流入流出主轴承200的润滑油量减少,降低了对供油量的要求。尤其在缺油的情况下,仍能提供较好的润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能够形成循环油路,同时,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完全润滑主轴承200。且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完成主轴承200的润滑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中至少一个呈螺旋状,曲轴100在旋转过程中能够保证,润滑油在其中的一个导油槽中进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第一导油槽201呈螺旋状,且第一导油槽201的旋向与曲轴100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二导油槽202呈螺旋状,且第二导油槽202的旋向与曲轴100的旋转方向相同。呈螺旋状能够保证润滑油尽快进入第一导油槽201中。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的连通可以通过设置另外的导油槽实现,或者二者相互交叉实现二者的连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导油槽201与第二导油槽202相互交叉,其中,交叉的部位远离油池401的一端。为了进一步提高润滑效率,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中的至少一个贯穿主轴承20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导油槽201和第二导油槽202均贯穿主轴承200。当其中的一个导油槽中的润滑油减少时,另外一个导油槽能够实现整个主轴承200的润滑。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可以通过在主轴承200上设置导油孔实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导油槽201的连通,以及第一回油口与第二导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主轴承(200)、副轴承(300)、气缸(400)和曲轴(100),所述主轴承(200)和副轴承(300)设置在所述曲轴(100)上并位于所述气缸(400)的两端,所述气缸(400)与所述主轴承(200)和所述副轴承(300)相接触的部位为油池(4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20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导油槽(201)、第二导油槽(202)、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其中,所述第一导油槽(201)和所述第二导油槽(20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导油槽(201)和所述油池(401),所述第一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油槽(202)和所述油池(4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范少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