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列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970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具有接收负载的、在行驶机构(24)上被引导的承载框架(12)的挂车列挂车,所述承载框架包括一个在侧面的纵梁(16)和两个从该纵梁的两端部成直角地伸出的横梁(18)。在所述横梁之间平行于所述横梁(18)地在纵梁(16)上固定有中间梁(22)并构成有与纵梁(22)对置的装载开口(46)。在承载框架(12)与行驶机构(24)之间为了相对彼此的高度调节而布置有升降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在中间梁(22)上布置有在纵梁(16)与装载开口(46)之间能在横向上移动的、抓取负载的抓取单元(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带有接收负载的、在行驶机构上被引导的承载框架的挂车列挂车
技术介绍
这种挂车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产品的机械化系列生产中,例如用于机动车制造,在其中通过挂车列以所需构件供应各个工作站。在挂车列中,牵引车带动多个挂车列挂车,所需要的零部件在所述挂车列挂车上被运输。所述零部件一般放置在托板上或者放置在栅格箱中,所述托板或栅格箱本身在运货车(Trolleys)上运动经过短路段。本专利技术从具有承载框架的挂车列挂车出发,所述承载框架可通过安装的升降装置相对于行驶机构在高度上作调节,以避免在工厂内部运输时运货车的转向轮在地面上滚动且行驶性能受不利影响。现有技术的例子是具有俯视时呈E形的承载框架的欧洲专利EP 2161 182 BI以及具有俯视时呈C形的承载框架的技术DE 20 2009 001 933 Ul。由EP2 311 673 BI已知用于挂车列的、带E车架的挂车,在该挂车中,在与在侧面的纵梁连接的横梁的端部上布置有推动器。该推动器用于引起推出运动。该推动器既不能将负载完全推出,也不能将负载引导回承载框架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使得能够针对两种系统(E框架和C框架)实现简化的装载和卸载,所述装载和卸载可以不需要人力且使操作人员的负担最大程度地减轻。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挂车列挂车用于解决所述任务,其中,在平行于两个横梁地从纵梁伸出的中间梁上布置有抓取单元,所述抓取单元在纵梁和对置的装载开口之间能在横向上移动且从而抓住待接收或待放出的负载。在挂车列在待操作的工作站处已停在运货车旁或用于栅格箱的传送站旁后,抓取单元朝侧向移出并在此从下面抓取运货车或者栅格箱,以将其在承载框架降低的情况下拉到承载框架的两个横梁上。该过程自动进行,而操作人员不必干预。在卸载站处该过程反过来进行,其中,运货车或者栅格箱借助抓取单元被从挂车列挂车推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中,抓取单元由至少一个无端部地环绕的链构成,携动指从所述链伸出,所述携动指抓取待接收或待放出的负载。为此,根据另一特征设置,链在能在中间梁上与纵梁成直角地移动的壳体中环绕。在此有利的是,壳体固定在导向轨上并且与其形成滑座,所述滑座在与中间梁连接的承载轨上能伸缩式缩回或移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构型,抓取单元安装在放置并固定在中间梁上的鞍座上。该解决方案首先适用于根据EP 2 161 182的、俯视时呈E型的承载框架,在该承载框架的情况下,在中间梁的下面布置有带两个在侧面支承在轴上的轮的行驶机构以及布置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在所述轴和中间梁之间的液压缸。替代地存在以下可能性,通过两个平行的升降齿形(Hubzinken)形成横梁,所述升降齿形通过其与俯视时呈C型的承载框架的装载开口对置的端部以能调节的方式坐置在纵梁的上边缘上,这在DE 20 2009 001 933 Ul中示出并且详细阐释。鞍座可固定在两个升降齿形上,所述升降齿形在纵梁上推合且以该方式用作横梁。当由挂车列挂车运输的待接收以及待放出的负载不是由运货车构成,而是由栅格箱构成时,有利的是,在两个横梁中的每个上各装一个滚动轨道,该滚动轨道在传送站中从等高的滚动轨道承接所述负载或将所述负载放出到所述等高的滚动轨道上。【附图说明】在下面以两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阐释本专利技术。附图示出:图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带有用于抓取运货车的、能伸缩式移出的抓取单元,图2至6抓取单元的其他位置的与图1相应的视图,直至运货车完全被承接到承载框架上,图7在推出运货车时带无端部地环绕的链的抓取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图8在将运货车拉入到承载框架中时与图7相应的图示,图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形方案的视图,其中,两个横梁具有接收栅格箱或者托板的滚动轨道,其中,抓取单元伸缩式地移出,图10图9的机构的带有被拉入的抓取单元的视图,图11图10中示出的情况的、带有通过抓取单元推出之前的栅格箱的视图,图12至14在将栅格箱放出到等高的、固定的传送站的情况下的后续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6以及7和8以第一应用例示出在抓取和接收运货车14时的具有俯视时呈E形的承载框架12的挂车列挂车10。承载框架12如在EP 2 161 182 BI或EP 2 311 673 BI中那样地构造且包括一个在侧面的纵梁16,两个横梁18从该纵梁的两个端部成直角地伸出。纵梁16以及两个横梁18在横截面上都具有L形轮廓,该L形轮廓带有环绕的、水平的边缘凸缘20,负载支撑在所述边缘凸缘上,在这里,处于完全被接收的位置的运货车14与图6相符。在两个横梁18之间,与它们平行地在纵梁16上固定有中间梁22,在该中间梁下面布置有行驶机构24,该行驶机构具有两个在侧面支承在刚性轴26上的轮28。如已在EP 2311 673 BI中阐释的那样并且在这里不再次示出,在中间梁22和行驶机构24的刚性轴26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可将承载框架12相对于行驶机构24的刚性轴26抬高和降低。在图1至6中,挂车列挂车10的承载框架12位于下降后的位置,在该位置挂车列挂车可接收运货车14。为此,在借助螺栓32固定在中间梁22上的鞍座30的两侧上装有抓取单元34。所述抓取单元具有在侧面固定在鞍座30上的承载轨36,导向轨38在所述承载轨上能伸缩式地移动。为此所需的驱动单元可装在鞍座30下面被两个抓取单元34共用,这不进一步示出。在两个导向轨38中的每个上都固定有带无端部地环绕的链40的壳体62,携动指42从所述链朝外伸出。导向轨38与由链40和壳体62组成的链输送器共同构成能伸缩式移出的滑座44。在图1至6中所示的承接情况中,待承接的运货车14位于承载框架12的与纵梁16对置的装载开口 46的前面。在承载框架12的下降后的位置中,两个抓取单元34穿过装载开口46移出,其中,在两侧上,由导向轨38和具有链输送器的壳体62构成的滑座44伸缩式地移出,直至其在运货车14的框架48的下面勾住。在滑座44完全移出的位置中,链40的携动指42抓住运货车14的框架的与纵梁16对置的纵向杠50,并且在链40运转的情况下将运货车拉入到承载框架12中,其中,运货车14的转向轮52在地面上滚动。在运货车14被完全拉入的位置,通过未示出的端部开关使两个链40的驱动马达关断,且同时借助同样未示出的升降装置将挂车10的承载框架12抬高,使得运货车14的转向轮52从地面脱离。为了卸载挂车列挂车10,以相反的顺序进行所阐释的步骤。从图7和8中的侧视图清楚地得知,安装在鞍座30的两侧上的承载轨36分别以能在横向上移动的方式接收一导向轨38。导向轨38与壳体62共同形成滑座44,该滑座在承载轨36上可在横向上移出或缩回。未示出的是在权利要求10中阐明的可能性,在开头提及的、根据DE20 2009 001933的C形承载框架中使两个升降齿形在中间碰合,以形成中间梁,抓取单元34可安装在该中间梁上。图9至1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承载框架12的两个横梁18分别配备有一滚动轨道54。所述滚动轨道用于通过抓取单元34辅助地接收或者放出不像在之前阐释的实施例中那样配备有转向轮的栅格箱56、托板或类似物。在这里,为了承接或者放出栅格箱56,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挂车列挂车

【技术保护点】
挂车列挂车,具有接收负载的、在行驶机构(24)上被引导的承载框架(12),所述承载框架包括一个在侧面的纵梁(16)和两个从所述纵梁的两端部伸出的横梁(18),在所述横梁之间,与其平行地在所述纵梁(16)上固定有中间梁(22)且构成有与所述纵梁(22)对置的装载开口(46),其中,在所述承载框架(12)和所述行驶机构(24)之间为了相对彼此的高度调节而布置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梁(22)上布置有在所述纵梁(16)与所述装载开口(46)之间能在横向上移动的、抓取负载的抓取单元(3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贝格哈默
申请(专利权)人:LR内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