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自溶型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1036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自溶型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依次通过自溶微球的制备、自溶微球的扩孔、修复剂的负载以及保护膜的装载,制得所述的自溶型多孔微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采用多孔SiO2微球作为修复剂负载载体,结合了矿物自修复修复主体也能参与修复反应的特点和微胶囊自修复缓释激励机制明确的特点,用于水泥基材料结构的裂缝自修复,并且修复速率可根据具体环境控制、修复效果可以长时间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工程
,涉及一种自溶型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水泥基材料矿物自愈合即在水泥基材料体系中加入部分矿物材料,在裂缝处有水渗入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和激励其中有效离子的扩散、迀移和反应,在裂缝处产生有效愈合产物,完成自愈合功能。由于基体材料组成和矿物材料成分不同,其愈合产物也不完全相同,主要包括C-S-H凝胶、碳酸钙结晶沉淀、氢氧化钙等。目前,对于不同水泥基材料自愈合方法的研究较多,实际中更偏向于采用矿物自愈合以及微胶囊自愈合的方法。但是,矿物自愈合法的激励方法不明确,微胶囊破裂后囊壁材料对水泥基材料会产生负面影响。上述两种方法均有待进一步改进。多孔S12微球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流动性好、易分散等优点,其现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吸附分离、药物存贮与缓释等领域。基于无定形多孔S12微球不仅自身对水泥基材料无负面影响,而且还具有二次水化活性;另外,多孔结构可负载修复剂;同时,其表面具有丰富的-OH基团,非常适合作为改性的桥梁,使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多孔S12微球可搭载其他物质亦可缓慢溶于碱环境,可用于自溶型自愈合体系,负载修复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5/CN105565326.html" title="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自溶型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自溶型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自溶型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通过自溶微球的制备、自溶微球的扩孔、修复剂的负载以及保护膜的装载,制得所述的自溶型多孔微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自溶微球的制备(1‑1)将有机溶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表面活性剂,超声混匀;(1‑2)加入碱性溶液,于20‑25℃下,搅拌均匀;(1‑3)一次性注入有机硅酸酯,并充分搅拌;(1‑4)于20‑25℃,静置12‑36小时,过滤,保留固体,洗涤,干燥,后经焙烧处理,即制得SiO2微球;(2)自溶微球的扩孔(2‑1)配制复盐溶液;(2‑2)将SiO2微球置于坩埚中,加入复盐溶液,经超声混合均匀,浸渍,烘干,再进行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正武仇铄李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