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稳定器和用于制造该机动车的稳定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8724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的稳定器(10)的方法,其中,稳定器具有扭杆(11)和纵向拉杆(12、13),其中,纵向拉杆(12、13)与扭杆(11)分别通过焊接相连接,其中,对纵向拉杆(12、13)和扭杆(11)在焊接之前进行调质并且相应地在调质之后进行焊接,其中,每个纵向拉杆(12、13)在端部处在两侧分别经由多层的焊缝(14)与扭杆(11)焊接在一起,并且其中,每个焊缝(14)非等边地实施,使得与扭杆(11)邻接的相应的焊缝(14)比与相应的纵向拉杆(12、13)邻接的相应的焊缝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的稳定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稳定器。
技术介绍
从实践中已知机动车的稳定器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工作方式。即,稳定器用于改善车辆的道路附着性能。稳定器具有扭杆以及接合在扭杆的两侧的纵向拉杆,其中,扭杆接合在机动车的车身处,并且纵向拉杆接合在车轮悬架处。稳定器的扭杆也被称作稳定柱管,并且稳定器的纵向拉杆也被称作稳向板(StabiIisatorschwerter)。从实践中已经已知,纵向拉杆或者说稳向板与扭杆或者说稳定柱管焊接在一起。为此,对于从实践中已知的稳定器采用如下方法,即首先将由弹簧钢制成的纵向拉杆与同样由弹簧钢制成的扭杆焊接在一起,在该方法中,接下来对由纵向拉杆和扭杆焊接成的单元在淬火炉中进行调质。当在将纵向拉杆以及扭杆焊接成一个单元之后对稳定器进行调质时,需要相对大的淬火炉。以上所述为不利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的稳定器的新式方法以及一种新型稳定器。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两个纵向拉杆和扭杆在焊接之前进行调质,并且相应地在调质之后进行焊接,其中,将每个纵向拉杆在端部处在两侧分别经由多层的焊缝与扭杆焊接在一起,并且其中,每个焊缝非等边地实施,从而与扭杆邻接的相应的焊缝比与相应的纵向拉杆邻接的相应的焊缝短。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在焊接前对稳定器的纵向拉杆以及扭杆进行调质,从而相应地纵向拉杆和扭杆在调质之后才进行焊接。在此,每个提前调质好的纵向拉杆在端部处在两侧分别经由多层的焊缝与提前调质好的扭杆焊接在一起,其中,每个焊缝非等边地实施。因此,与扭杆邻接的每个焊缝具有比与相应的纵向拉杆邻接的焊缝更小的长度,从而因此与扭杆邻接的相应的焊缝比与相应的纵向拉杆邻接的相应的焊缝短。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行的是,为了构造稳定器,将提前调质好的纵向拉杆或者说稳向板与提前调质好的扭杆或者说提前调质好的稳定柱管焊接在一起,更确切地说,可提供具有期望的使用强度的稳定器。由于焊缝非等边地实施,能够将焊缝的几何形状熔合部(geometrische Kerbe)与焊缝的内部材料恪合部脱离并且将它们移动到应力更小的区域中去。由此,可保证制造的稳定器的期望的使用强度和长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每个焊缝都如此非等边地实施,S卩,在与扭杆邻接的相应的焊缝的长度I和与相应的纵向拉杆邻接的相应的焊缝的长度L之间的比X = I/L在0.36和0.8之间,尤其在0.5和0.8之间,优选地在0.6和0.7之间。这是特别优选的,以将焊缝的几何形状熔合部与内部材料熔合部脱离。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每个焊缝实施成至少三层,即由底层、至少一个中间层和顶层组成,其中,底层、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和顶层借助于金属活性气体焊接经由单独的焊接参数如此实施,即,产生的焊缝在焊缝区以及热影响区中分别具有在200HV1和300HV1之间的硬度。特别优选地,经由金属活性气体焊接在针对焊缝的各个层使用单独的焊接参数的情况下多层地实施焊接,以将几何形状熔合部与内部材料熔合部脱离并且提供具有期望的使用强度的稳定器拉杆。优选地,对于底层来说,焊炬以在240A和340A之间的焊接电流以及在29V和33V之间的焊接电压工作,其中,需焊接的构件相对于固定的焊炬以在0.30m/min和0.50m/min之间的速度运动。对于一个或多个中间层来说,焊炬以在230A和340A之间的焊接电流以及在28¥和31¥之间的焊接电压工作,其中,需焊接的构件相对于焊炬以在0.25111/1^11和0.40111/min之间的速度运动,并且其中,焊炬对于其垂直地实施振幅相对较小的摆动运动。对于顶层来说,焊炬以在210A和315A之间的焊接电流以及在27V和31V之间的焊接电压工作,其中,需焊接的构件相对于焊炬以在0.20m/min和0.55m/min之间的速度运动,并且其中,焊炬相对于其垂直地实施振幅相对较大的摆动运动。用于金属活性气体焊接焊缝的各个层的上述焊接参数是特别优选的。优选地,刚好在焊接之前将纵向拉杆和扭杆预热到在120°C和150°C之间的温度,其中,在焊接之后对纵向拉杆和扭杆进行喷丸处理。通过预热需焊接的组件,可进一步提高使用强度。同样,通过紧接着焊接的喷丸处理可进一步提高稳定器的使用强度。相应的焊缝的至少一个顶层优选地相切地过渡到扭杆中,并且优选地也相切地过渡到相应的纵向拉杆中。在权利要求14中说明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器。【附图说明】从从属权利要求和接下来的说明中获得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改进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根据附图来详细阐述,但是并不限制于附图。其中:图1示出了机动车的稳定器的示意性的视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的稳定器的在形成在扭杆与纵向拉杆之间的焊缝的区域中的细节II;图3示出了相应于图2的细节II,具有实施成直线的焊缝结构;图4示出了相应于图2的另一细节II,具有实施成椭圆弧(elliptisch)的焊缝结构;以及图5示出了相应于图2的另一细节II,具有实施成椭圆弧的焊缝结构,另外还示出热影响区、几何形状熔合部和材料熔合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稳定器和一种用于制造这种稳定器的方法。图1极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机动车的稳定器10的立体图。这种稳定器10具有扭杆11以及纵向拉杆12、13。扭杆11也被称作稳定柱管,并且纵向拉杆12、13也被称作稳向板。在扭杆11的每端分别接合有纵向拉杆12、13的一端。纵向拉杆12、13以其相应的端部在构成焊缝14的情况下在两侧焊接在扭杆11的相应的端部处。在图1中仅可见到两个焊缝14,S卩,在纵向拉杆12的区域中的焊缝和在纵向拉杆13的区域中的焊缝14。在两个纵向拉杆12、13的在图1中不可见的侧面上同样构造有这样的焊缝14,从而为了将两个纵向拉杆12、13与扭杆11焊接在一起相应地构造了总共四个焊缝14。根据图1,焊缝14构造成圆形,因而焊缝在相应的纵向拉杆12、13与扭杆11之间的连接区域中围绕扭杆11圆形地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中提出,为了制造这种稳定器10,首先需提供提前调质好的扭杆11和提前调质好的纵向拉杆12、13(在焊接之前已对扭杆和纵向拉杆进行调质),从而相应地在对该组件进行调质之后才对其进行焊接。在此,每个提前调质好的纵向拉杆12、13在其与提前调质好的扭杆11接合的端部处在两侧分别经由焊缝14与扭杆11焊接在一起,其中,每个焊缝14构造成多层。此外,每个焊缝14非等边地实施,更确切地说如此实施,S卩,与扭杆11邻接的相应的焊缝14比与相应的纵向拉杆12或13邻接的焊缝短。图2示出了图1的稳定器10在焊缝14的区域中的细节II,其中,从图1中可得悉,与扭杆11邻接的焊缝14具有长度I,并且与相应的纵向拉杆13邻接的焊接具有长度L。相应的纵向拉杆12或13的端部具有倒角(Phase)。焊缝14是HV-焊缝。因为纵向拉杆12、13以其相应的端部在形成焊缝14的情况下在两侧焊接在扭杆11的相应的端部处,所以在每个纵向拉杆12、13处构成双HV-焊缝。在确定长度I时不考虑相应的纵向拉杆12、13的相应的倒角。因此,与扭杆11邻接的焊缝14的长度I从纵向拉杆12或者13的未倒角的表面起开始测量。与扭杆11邻接的焊缝14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3/CN105579179.html" title="机动车的稳定器和用于制造该机动车的稳定器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机动车的稳定器和用于制造该机动车的稳定器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的稳定器(10)的方法,其中,所述稳定器具有扭杆(11)和纵向拉杆(12、13),其中,所述纵向拉杆(12、13)与所述扭杆(11)分别通过焊接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纵向拉杆(12、13)和所述扭杆(11)在焊接之前进行调质,并且相应地在调质之后进行焊接,其中,将每个纵向拉杆(12、13)在端部处在两侧分别经由多层的焊缝(14)与所述扭杆(11)焊接在一起,并且其中,每个焊缝(14)非等边地实施,使得与所述扭杆(11)邻接的相应的焊缝(14)比与相应的所述纵向拉杆(12、13)邻接的相应的焊缝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舍佩S·霍尔茨王小岑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