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运车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22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运车吊具,包括含有两根主梁的吊具主结构、连接在吊具主结构两端的端梁、安装在两端梁上的端部导板装置和端部转销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两根主梁中部的四套中部吊装组件,每套中部吊装组件各包括支承框架、一对导轨、一对支承块、转销箱、升降油缸、中部导板装置和中部转销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机械结构紧凑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即能适用40英尺集装箱的吊装作业,又能适用20英尺集装箱的吊装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卸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起重机上的跨运车吊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跨运车吊具都为传统的伸缩式结构,由含有两个主梁的吊具主结构、可沿吊具主结构移动的外伸梁和连接在外伸梁两端的两端梁等组成,其结构复杂、自重大、体积大,影响了跨运车的承载能力和灵活机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跨运车吊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运车吊具,包括含有两根主梁的吊具主结构、连接在吊具主结构两端的端梁以及安装在两端梁上的端部导板装置和端部转销机构,以上结构件共同构成适用4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在两根主梁上各设有两个用于与起升机构相连的吊耳,其特点是,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两根主梁中部的四套中部吊装组件,该四套中部吊装组件与吊具主结构一起共同构成适用2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每套中部吊装组件各包括支承框架、一对导轨、一对支承块、转销箱、升降油缸、中部导板装置和中部转销机构,支承框架固定在吊具主结构上的适当位置,支承框架至少包括两侧板和一顶板,一对导轨对称设置在支承框架两侧板内侧的下部,一对支承块分别固定在一对导轨的下端,转销箱嵌装在一对导轨之间可沿导轨升降,升降油缸连接在转销箱和支承框架的顶板之间可带动转销箱作升降运动,中部导板装置安装在支承框架的外端,中部转销机构设置在转销箱内。上述跨运车吊具,其中,所述的中部转销机构和端部转销机构结构类似,所述的中部导板装置和端部导板装置结构类似。上述跨运车吊具,其中,所述的一对导轨为凹槽形结构件,所述的转销箱两侧分别设有与导轨的凹槽适配的凸块。上述跨运车吊具,其中,所述的支承框架的一侧板内侧上部设有用于限制转销箱的上升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的转销箱内侧设有与该限位机构适配的限位块。上述跨运车吊具,其中,所述的设置在两根主梁上的四个吊耳分别设置在各套中部吊装组件与端梁之间的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机械结构紧凑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即能适用40英尺集装箱的吊装作业,又能适用20英尺集装箱的吊装作业;且吊点位置选择合理,无论是起吊40英尺集装箱还是20英尺集装箱,吊具梁所受弯矩都相等,这样可使主梁的截面简单、截面积缩小,从而使整机重量减轻。另外,在起吊20英尺集装箱时,吊箱的负荷由吊装组件中的支承块承担,升降油缸只承受转销箱的自重,因而油缸可以做得较小,份量轻。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性能和特征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中部吊装组件的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中部吊装组件的结构俯视图;图6为图4所示中部吊装组件的A-A向视图;图7为利用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起吊20英尺集装箱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利用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起吊40英尺集装箱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跨运车的总布置图;图10为图9所示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跨运车吊具,包括含有两根主梁的吊具主结构11、连接在吊具主结构两端的端梁12、安装在两端梁上的端部导板装置13和端部转销机构14,以及对称设置在两根主梁中部的四套中部吊装组件15。吊具主结构11、端梁12、端部导板装置13和端部转销机构14共同构成适用4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四套中部吊装组件15与吊具主结构11一起共同构成适用2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在两根主梁上各设有两个用于与起升机构相连的吊耳111。各吊耳111分别设置在各套中部吊装组件15与端梁12之间的中间位置。在实际制作中,同一端梁上的两吊耳之间的中心距控制在9000±1.5mm。请参见图4,配合参见图5、图6。本专利技术中的每套中部吊装组件15各包括支承框架151、一对导轨152、一对支承块153、转销箱154、升降油缸155、中部导板装置156和中部转销机构157。支承框架151固定在主梁上的适当位置,它至少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顶板,两块侧板焊接连接在吊具主结构11上,顶板焊接连接在两侧板上端,其中一侧板上部设有用于限制转销箱的上升位置的限位机构1511。一对导轨152为凹槽形结构件,其对称设置在支承框架151两侧板的内侧下部。一对支承块153分别固定在一对导轨的下端。转销箱154两端设有与导轨152的凹槽适配的凸块1541,其内侧设有与限位机构适配的限位块1542。转销箱154通过其两侧的凸块嵌装在一对导轨152之间可沿导轨升降,升降油缸155连接在转销箱154和支承框架151的顶板之间可带动转销箱作升降运动。中部导板装置156安装在支承框架的外侧,该中部导板装置156和端部导板装置14结构相似,均为现有技术。中部转销机构157设置在转销箱154内,该中部转销机构157和端部转销机构14结构相似,均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的工作过程原理可结合图7和图8说明如下请参见图7,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在用于起吊20英尺集装箱时,四套中部吊装组件中的转销箱下降至各中部转销机构中的旋锁最低点低于各端部转销机构中的旋锁最低点,然后借助四个中部导板装置准确对箱,着箱后,中部转销机构动作,旋锁闭锁,吊具带箱,跨运车将吊具提升并驶离现场。请参见图8,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在用于起吊40英尺集装箱时,四套中部吊装组件中的转销箱提升至各中部转销机构中的旋锁最低点高于各端部转销机构中的旋锁最低点,然后借助四个端部导板装置准确对箱,着箱后,端部转销机构动作,旋锁闭锁,吊具带箱,跨运车将吊具提升并驶离现场。请参见图9,配合参见图10。图9为跨运车的总布置图,图10为图9所示装置的侧视图。跨运车的主要结构件包括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1、大车运行机构2、起升机构3和平移机构4。本专利技术跨运车吊具1悬挂在起升机构3上,可由起升机构3带动起升或下降,另外还与平移机构4相连可由平移机构4带动作水平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跨运车吊具,包括含有两根主梁的吊具主结构、连接在吊具主结构两端的端梁以及安装在两端梁上的端部导板装置和端部转销机构,以上结构件共同构成适用4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在两根主梁上各设有两个用于与起升机构相连的吊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两根主梁中部的四套中部吊装组件,该四套中部吊装组件与吊具主结构一起共同构成适用2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每套中部吊装组件各包括支承框架、一对导轨、一对支承块、转销箱、升降油缸、中部导板装置和中部转销机构,支承框架固定在吊具主结构上的适当位置,支承框架至少包括两侧板和一顶板,一对导轨对称设置在支承框架两侧板内侧的下部,一对支承块分别固定在一对导轨的下端,转销箱嵌装在一对导轨之间可沿导轨升降,升降油缸连接在转销箱和支承框架的顶板之间可带动转销箱作升降运动,中部导板装置安装在支承框架的外端,中部转销机构设置在转销箱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转销机构和端部转销机构结构相似,所述的中部导板装置和端部导板装置结构相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轨为凹槽形结构件,所述的转销箱两侧分别设有与导轨的凹槽适配的凸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运车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框架的一侧板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运车吊具,包括含有两根主梁的吊具主结构、连接在吊具主结构两端的端梁以及安装在两端梁上的端部导板装置和端部转销机构,以上结构件共同构成适用4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在两根主梁上各设有两个用于与起升机构相连的吊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两根主梁中部的四套中部吊装组件,该四套中部吊装组件与吊具主结构一起共同构成适用20英尺集装箱吊装作业的吊装机构,每套中部吊装组件各包括支承框架、一对导轨、一对支承块、转销箱、升降油缸、中部导板装置和中部转销机构,支承框架固定在吊具主结构上的适当位置,支承框架至少包括两侧板和一顶板,一对导轨对称设置在支承框架两侧板内侧的下部,一对支承块分别固定在一对导轨的下端,转销箱嵌装在一对导轨之间可沿导轨升降,升降油缸连接在转销箱和支承框架的顶板之间可带动转销箱作升降运动,中部导板装置安装在支承框架的外端,中部转销机构设置在转销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