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以不同比例的SiO2、Al2O3为载体,经硫酸铵水溶液浸渍、烘干、焙烧,制备得到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然后以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物作为原料,于高压釜中加入原料以及占原料总重1~10%的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所得的滤液进行精馏分离,从而分别获得N-甲基吗啉、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制备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的同时,副产N-甲基吗啉、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的合成方法,这3种化合物均可用作聚氨酯催化剂。
技术介绍
N-甲基吗啉(简称NMM),其结构通式如S-1所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可用于聚氨酯泡沫合成的催化剂、纺丝助剂、溶剂等。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简称A-1),其结构通式如S-2所示,是重要的聚氨酯催化剂,具有催化发泡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强等特点,常用于软质大块泡沫及高回弹泡沫的生产。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简称THBA),其结构通式如S-3所示,是重要的聚氨酯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挥发性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型聚氨酯催化剂。综合文献报道,目前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制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专利JP2009215386报道了一种以N,N,N’-三甲基-双(氨基乙基)醚在丙烯腈中回流6小时制得THBA,其中N,N,N’-三甲基-双(氨基乙基)醚来源不便。2、专利CN101104674报道了以N,N,N’-三甲基-双(氨基乙基)醚与缩水甘油醚反应制得THBA,并提供了其应用配方。以上文献均涉及原料N,N,N’-三甲基-双(氨基乙基)醚,其来源与制备都非常麻烦,不利于规模化生产。王莉贤、金东元等报道了《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的制备及分离》(化学世界,2009,2,97-99),其具体为:N,N-二甲基乙醇胺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醚化制得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即,A-1),相对于N,N-二甲基乙醇胺,总收率为56.5%。采用该方法不能制备获得THBA。以N-甲基二乙醇胺为原料制备N-甲基吗啉(NMM)的方法有:方法一、中国专利CN100494186C报道了以N-甲基二乙醇胺为原料,路易斯酸为催化剂,经反应制得N-甲基吗啉,所述的路易斯酸为:硫酸、磺酸、磷酸、亚磷酸、次磷酸、硼酸、硅酸、三氯化磷或干氯化氢气体,相对于N-甲基二乙醇胺,收率为93%;方法二、中国专利CN101638397A报道了一种以N-甲基二乙醇胺为原料,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经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反应制得N-甲基吗啉。所述的固体超强酸为:SO42-/MxOy类固体超强酸,其中MxOy是指ZrO2、TiO2、SnO2、Al2O3或及其复合物,总收率为81%。采用上述2种方法均不能制备获得THB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催化剂-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N,N-二甲基乙醇胺与N-甲基二乙醇胺在此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N-甲基吗啉、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备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1)浸渍:将载体浸入质量浓度为24~26%的硫酸铵水溶液中,浸泡20~30小时后过滤,所得滤渣于65~75℃下烘干至恒重;再重复以上操作(即,重复上述浸泡、过滤、烘干)1~3次,得到沉淀物Ⅰ;所述载体为SiO2/Al2O3=10:0~0:10的质量比(即,为单独的SiO2、单独的Al2O3,或者为SiO2:Al2O3=10:1~1:10的质量比的混合物,最佳选择为SiO2:Al2O3=1:1);备注说明:上述浸泡过程中,必须始终保证载体被硫酸铵水溶液所浸没;一般而言,每50g载体配用100~150ml的上述硫酸铵水溶液;(2)焙烧:将沉淀物Ⅰ于380~420℃下焙烧2.5~3.5小时,得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二、制备系列聚氨酯催化剂:1)合成:以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物作为原料,所述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摩尔比=1:0.95~1.05;于高压釜(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原料以及占原料总重1~10%的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于密封状态下升温至115~175℃反应14~16小时(较佳为15小时),反应结束后放空(即,降温后打开高压釜)、过滤,分别得滤液和滤饼;取滤液进行下述步骤的精馏分离;2)精馏分离:将滤液先进行常压蒸馏,取110~122℃组分,该组分为N-甲基吗啉(简称NMM);然后降温至28~32℃(较佳为30℃)开始减压蒸馏(真空度为-0.098Mpa),截取68~75℃组分,该组分为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简称A-1);继续减压蒸馏,截取120~124℃组分,该组分为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简称THBA)。备注说明:所述的系列聚氨酯催化剂是指:N-甲基吗啉、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步骤二的步骤1)所得的滤饼替代步骤1)中的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下一批次的反应(即套用下一批反应)。备注说明:该滤饼主要包括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还包括步骤1)的反应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综上所述,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是以不同比例的SiO2、Al2O3为载体,经硫酸铵水溶液浸渍、烘干、焙烧制得。本专利技术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与N-甲基二乙醇胺为原料,在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反应生成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N-甲基吗啉、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再精馏分离出各组分。各反应式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的反应方程式如S-4:2)本专利技术的联产N-甲基吗啉的反应方程式如S-5:3)本专利技术的联产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的反应方程式如S-6:本专利技术的系列聚氨酯催化剂,主产物为THBA,联产A-1,NMM;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工艺过程简单,精馏分离所产生的副产物为水,易于处理,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危害;2)、反应过程中不涉及到含有卤素的中间体,原料利用率高,减少了排放;即,无卤素引入,产品质量高,排放少;3)、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的选择性好,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转化率高;4)、原料来源广,设备操作要求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方式一、硅铝比为1:1的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SiO2/Al2O3=1:1的质量比为载体,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浸渍:将50g载体浸入质量浓度为25%的硫酸铵水溶液150ml中,25小时后过滤,并于65~75℃下烘干至恒重;再重复2次上述的浸泡、过滤、烘干,得到沉淀物Ⅰ;(2)焙烧:将沉淀物Ⅰ于400~420℃下焙烧3小时,得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实施例1、一种硅铝比为1:1的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上述方式一制备而得),以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合成于1000ml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356g(4mol)N,N-二甲基乙醇胺、476g(4mol)N-甲基二乙醇胺,40g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氮气置换釜内空气2分钟,于密封状态下升温至145~155℃反应15小时,反应时间到后结束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备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1)浸渍:将载体浸入质量浓度为24~26%的硫酸铵水溶液中,浸泡20~30小时后过滤,所得滤渣于65~75℃下烘干至恒重;再重复以上操作1~3次,得到沉淀物Ⅰ;所述载体为SiO2/Al2O3=10:0~0:10的质量比;(2)焙烧:将沉淀物Ⅰ于380~420℃下焙烧2.5~3.5小时,得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二、制备系列聚氨酯催化剂:1)合成:以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物作为原料,所述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摩尔比=1:0.95~1.05;于高压釜中加入原料以及占原料总重1~10%的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于密封状态下升温至115~175℃反应14~16小时,反应结束后放空、过滤,分别得滤液和滤饼;取滤液进行下述步骤的精馏分离;2)精馏分离:将滤液先进行常压蒸馏,取110~122℃组分,该组分为N‑甲基吗啉;然后降温至28~32℃开始减压蒸馏,截取68~75℃组分,该组分为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继续减压蒸馏,截取120~124℃组分,该组分为N,N,N’‑三甲基‑N’‑羟乙基‑双‑氨基乙基醚。...
【技术特征摘要】
1.系列聚氨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备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1)浸渍:将载体浸入质量浓度为24~26%的硫酸铵水溶液中,浸泡20~30小时后过滤,所得滤渣于65~75℃下烘干至恒重;再重复以上操作1~3次,得到沉淀物Ⅰ;所述载体为SiO2/Al2O3=10:0~0:10的质量比;(2)焙烧:将沉淀物Ⅰ于380~420℃下焙烧2.5~3.5小时,得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二、制备系列聚氨酯催化剂:1)合成:以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物作为原料,所述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的摩尔比=1:0.95~1.05;于高压釜中加入原料以及占原料总重1~10%的步骤一中制备得到的硅铝负载固体酸催化剂,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于密封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叶小明,张超,张华,叶开天,张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之江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