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纵梁根部与前围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碰撞安全法规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厂家对汽车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车身作为汽车碰撞的主要承载结构,应当具备通过合理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和耗散碰撞力的功能,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目的。因此车身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成为影响汽车碰撞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常见的车身结构中,纵梁根部与前围板的搭接方式为纵梁根部的边界搭接在前围板上,前围板的型面从中间一直延伸到A柱两端,前围板为一整体结构,前围板内外焊接有加强板,乘员舱内的前围加强板与A柱搭接有结构件,增加此结构的强度。但是,此结构存在的缺点;即结构为相互搭接的结构,纵梁内板后段的结构与其周围部件件的配合不够密切,存在大量的薄弱环节,且搭接边界较小,加上存在现场制作的误差,导致此结构的强度减弱,在整车40%偏置碰撞实验中,纵梁根部对前围的侵入较大,A柱的变形严重,乘员舱的结构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纵梁根部与前围板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纵梁根部与前围板的连接结构,包括A柱内板(1)、前围板(2)和纵梁根部(3),所述前围板(2)搭接在A柱内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根部(3)上具有向A柱内板(1)弯曲的弯曲段(31),所述弯曲段(31)的上部与前围板(2)搭接,所述弯曲段(31)的端部搭接在A柱内板(1)上,所述纵梁根部(3)、前围板(2)和A柱内板(1)搭接为一体,所述弯曲段(31)与A柱内板(1)之间形成有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