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包括机翼和副翼,还包括嵌入设置在机翼内部的舵机、与舵机连接并通过舵机驱动旋转的舵头、由舵头带动旋转并用于驱动副翼上下旋转的角度连杆、以及嵌入设置在副翼内的滑槽;其中,滑槽由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组成,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盖合连接安装后形成滑槽,并嵌入安装在副翼内部;角度连杆的角度端旋转滑动放置在滑槽内部,副翼通过角链与机翼安装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外表美观,连接稳固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机翼副翼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规机翼副翼驱动方式舵机驱动舵片,舵片拉动连杆带动副翼,舵片和连杆外漏在机翼外。此种方式外观非常不美观,舵片和连杆很容易被外物碰撞损坏。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表美观,连接稳固可靠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包括机翼和副翼,还包括嵌入设置在机翼内部的舵机、与舵机连接并通过舵机驱动旋转的舵头、由舵头带动旋转并用于驱动副翼上下旋转的角度连杆、以及嵌入设置在副翼内的滑槽;其中,滑槽由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组成,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盖合连接安装后形成滑槽,并嵌入安装在副翼内部;角度连杆的角度端旋转滑动放置在滑槽内部,副翼通过角链与机翼安装连接。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中,副翼分别通过三角链与机翼安装连接,并且,其连接处,还设置有两加强碳条。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中,还设置有一用于安装放置舵机的机翼舵机座、以及用于盖合机翼舵机座的机翼舵机盖,舵机锁紧固定在机翼舵机座内。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中,还设置有一用于套置角度连杆的连杆套管。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中,角度连杆的连杆角度设置为钝角。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中,舵头设置为圆柱舵头,圆柱舵头通过一基米螺丝与角度连杆连接固定。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各个元件嵌入安装在机翼和副翼内部,外表美观,并且,各元件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损坏,并且,通过舵头、角度连杆和滑槽,通过舵机驱动舵头,舵头带动角度连杆,再通过角度连杆的角度端在滑槽内进行滑动驱动副翼,连接稳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如图1所示,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包括机翼101和副翼109,其中,机翼101和副翼109通过角链108连接,一般角链108可以设置为三个,如此,通过角链连接,副翼109可以相对机翼101上下转动。并且,机翼副翼驱动结构还包括嵌入设置在机翼内部的舵机113,舵机113放入安装在机翼航机座112内,并通过机翼航机盖102进行盖合,在安装时,先将航机放入机翼航机座112内,其中,安装的时候可以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安装好舵机后,再通过螺丝114将机翼舵机盖102盖合锁紧在舵机机翼舵机座112上。并且,还设置与舵机连接并通过舵机驱动旋转的舵头104,舵头104设置为圆柱舵头,圆柱舵头通过一基米螺丝103与角度连杆105安装固定,角度连杆105套置在连杆套管111上,连杆套管111可以对角度连杆105起到保护的作用,如此,舵机113通过动力驱动圆柱舵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圆柱舵头带动角度连杆旋转,并且,角度连杆105通过其角度端115来驱动副翼109,使副翼109相对机翼101上下转动。并且,还设置有滑槽,其中,滑槽由滑槽上盖106和滑槽下盖110组成,滑槽上盖106和滑槽下盖110盖合连接安装后形成滑槽,滑槽嵌入安装在副翼109内部;其中,角度连杆105的角度端115旋转滑动放置在滑槽内部。如此,角度连杆105在圆柱舵头104的带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连杆的角度端115在旋转的过程往上或往下翘起,从而驱动内埋在副翼内的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来驱动副翼上下旋转。例如,副翼109分别通过三个角链109与机翼101安装连接,并且,其连接处,还设置有两加强碳条107,两加强碳条107分别固定在副翼与机翼连接的两侧,通过加强碳条,使副翼与机翼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或者,在设置角度连杆的连杆角度时,可以将角度连杆的连杆角度设置为钝角,设置更加合理可靠,方便放置在滑槽内。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包括机翼和副翼,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嵌入设置在机翼内部的舵机、与舵机连接并通过舵机驱动旋转的舵头、由舵头带动旋转并用于驱动副翼上下旋转的角度连杆、以及嵌入设置在副翼内的滑槽; 其中,滑槽由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组成,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盖合连接安装后形成滑槽,并嵌入安装在副翼内部; 角度连杆的角度端旋转滑动放置在滑槽内部,副翼通过角链与机翼安装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副翼分别通过三角链与机翼安装连接,并且,其连接处,还设置有两加强碳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用于安装放置舵机的机翼舵机座、以及用于盖合机翼舵机座的机翼舵机盖,舵机锁紧固定在机翼舵机座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用于套置角度连杆的连杆套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角度连杆的连杆角度设置为钝角。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舵头设置为圆柱舵头,圆柱舵头通过一基米螺丝与角度连杆连接固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包括机翼和副翼,还包括嵌入设置在机翼内部的舵机、与舵机连接并通过舵机驱动旋转的舵头、由舵头带动旋转并用于驱动副翼上下旋转的角度连杆、以及嵌入设置在副翼内的滑槽;其中,滑槽由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组成,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盖合连接安装后形成滑槽,并嵌入安装在副翼内部;角度连杆的角度端旋转滑动放置在滑槽内部,副翼通过角链与机翼安装连接。本专利技术外表美观,连接稳固可靠。【IPC分类】B64C9/02【公开号】CN105292443【申请号】CN201510840341【专利技术人】李永清, 张焱, 崔艳鸿 【申请人】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翼副翼驱动结构,包括机翼和副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入设置在机翼内部的舵机、与舵机连接并通过舵机驱动旋转的舵头、由舵头带动旋转并用于驱动副翼上下旋转的角度连杆、以及嵌入设置在副翼内的滑槽;其中,滑槽由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组成,滑槽上盖和滑槽下盖盖合连接安装后形成滑槽,并嵌入安装在副翼内部;角度连杆的角度端旋转滑动放置在滑槽内部,副翼通过角链与机翼安装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清,张焱,崔艳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